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大理為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南端,居於蒼山之下,洱海之濱。大理古城位於孟加拉灣西南季風帶的迎風區,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具有如下氣候特點:寒暑適中,氣候溫和,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唐宋時期,大理相繼建立過南詔、大理國兩個地方政權。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詔國選做其都城。太和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外城築有南北兩道城牆,兩道城牆的西端在金剛山頂相連接,南城牆長約3350米向東延伸;北城牆長約3225米。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唐天覆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南詔天應元年(927年),楊幹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太和城遺址是南詔立國時的都城。南詔在751年和754年與唐王朝發生了兩次戰爭,史稱“天寶戰爭”,並取得了最終勝利。776年,為“立此存照”,南詔王閣羅鳳立“南詔德化碑”於“國門”之外,“論阻絕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佈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五華樓最早是南詔王的國賓館,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時,曾經駐兵樓前。明朝初年,五華樓在戰亂中被燒燬。明洪武年間,重修大理古城時,在五華樓舊址上修了鐘鼓樓,其規模格局已遠不如南詔的五華樓。

老照片: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

1927年的雲南大理古城:“大理三塔”,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之一,位於大理以北1.5公里蒼山應樂峰下,崇聖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上書“永鎮山川”四個大字,頗有氣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簷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製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