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成了“扒路軍”?看看他們在對越反擊戰中的表演吧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幾十萬解放軍部隊採取大兵團戰法,從700餘公里正面上全線發起攻擊,打得越軍顧此失彼,防線千瘡百孔。特別是解放軍組織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搭載步兵,從廣西佈局關突破邊境,神速奇襲搶佔東溪,插上4號公路,直取省會高平。戰前越軍沒有判準這個突破口,用以阻擊的兵力大多是地方軍和民軍,因此不得不手忙腳亂地重新部署進行堵截。

越北地區地形複雜,山高林密,河溪縱橫,路少橋脆,並不適合於機械化部隊行動。為爭取時間調動兵力,越軍利用當地特殊地形組織防禦,並使出一記狠招,主動斷橋、毀路、炸壩,硬是當了一回外國“扒路軍”,竭力遲滯我軍前進。

越軍成了“扒路軍”?看看他們在對越反擊戰中的表演吧

2月17日拂曉,我軍坦克和步兵協同組成的快速梯隊從佈局關殺出邊境。不久就開上了風化石路段,有的坦克被石頭卡住底盤,有的坦克落入陷坑。繼續前進時,又被一處山埡口兩側巖壁突出的巨石攔住去路。先頭坦克毅然加速向前衝擊,連續衝撞四次,終於將巨石撞碎,開闢出了道路。

前方是一片河谷,河上只有一座竹製便橋,坦克上不去。先頭坦克毅然開入河中,交替掩護,堅決涉水通過。再往前是約2公里長的水網稻田地,先頭坦克毫不猶豫地衝進去,低檔行駛,嚴密監視周圍,安全通過泥水地域。

後續坦克在通過一個山埡口時,越軍用炸藥炸落兩塊巨石,將道路堵住。坦克指揮員當即命令工兵上前作業,用炸藥將巨石炸碎,開通了道路。繼續進至班波河時,由於河上橋樑不能通過,坦克遂下水涉渡。但因河底被先頭過去的坦克不斷壓深,造成連續兩輛坦克陷住。此時兩側山上的越軍開火射擊,封鎖了河面。坦克指揮員接到報告後,命令步兵下車搶佔陣地,以火力壓制山上的敵人。同時運動保障隊趕到前方,從河中作業搶修道路。經過炸橋取石和用束柴、裝土麻袋、車轍板等材料填河墊路,終於搶出一條迂迴路,保障後續坦克通過。

越軍成了“扒路軍”?看看他們在對越反擊戰中的表演吧

此時,先頭坦克已插到東溪縣城,撕開了口子。越軍被迫炸開班翁上游水庫,洪水下洩,形成一大片泥水區域,企圖堵住後續中國軍隊。坦克指揮員和步兵指揮員當機立斷,命令坦克和裝甲車堅決涉水通過繼續前進,步兵下車涉水追趕坦克,其餘搭載步兵和牽引火炮、運輸彈藥物資的輪式車輛原地警戒,同時組織工兵和部分步兵近千人取石掘土搶修道路。

後續坦克到達東溪東北,涉渡東溪河時又發生淤陷。坦克乘員和步兵立即行動,以坦克上攜帶的自救木、樹幹、土麻袋下水排淤。經過6個小時辛苦作業,從河中開闢出道路,保障所有坦克進至東溪。

奪取東溪後,步坦快速梯隊繼續上4號公路向高平穿插。越軍緊急在弄梅隧道以西進行爆破,將公路炸壞8、9米方圓一段。我工兵保障隊迅速前出,在步兵火力掩護下,從兩側山上炸石取土,用3個小時左右修復了道路。

繼續前進至雅南東北側公路橋時,越軍又將橋樑炸斷。運動保障隊和步兵立即進行作業,不顧越軍火力封鎖與河深岸高,用炸藥將斷橋兩端橋基炸塌,開闢斜坡路,再以泥土沙石和束柴填河,連續苦幹6小時,再次成功開闢出一條道路,保障坦克部隊通過。

越軍成了“扒路軍”?看看他們在對越反擊戰中的表演吧

越軍已經輸紅了眼,又在楠囊南側盤山公路上用炸藥爆破,一口氣炸出3個長5-8米、深2.5-4米的大坑,各處相距約200米,而且都在急轉彎處,結結實實堵住了路。然而我裝甲兵和步兵毫無懼色,奮戰搶險,採用爆破盤山路內側、土麻袋壘墊外側、中間填土石的方法,冒著越軍火力封鎖,不畏流血犧牲,艱苦作業14個小時,終於修通道路,坦克部隊得以繼續攻擊前進。

在突擊高平的70公里道路上,越軍利用山口、河流、斷橋、破路等方法,給我軍制造了很多困難。然而英雄的人民解放軍無可阻擋,攻堅克敵,一往無前,徹底粉碎了越軍的層層抵抗封鎖,一舉攻克省會高平,最終取得了高平戰役的偉大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