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夜!河北博物院約您“NEW”一下!

今年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超級連接”一詞首次出現於2001年,以描述今日社會多渠道的溝通媒介。在超級互聯的今日世界,身處其中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已成為相互連接過程中的一個單元。博物館的藏品橫貫東西,穿越古今,包含廣闊的信息;博物館的觀眾沒有圍牆,任何職業、性別、膚色的人都能與之交互。新公眾不單指核心觀眾群以外的群體,一切能從博物館得到新知識、新體驗的訪問者,都可稱之為新公眾。

三天三夜!河北博物院約您“NEW”一下!

為更好地契合這一主題,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河北博物院積極創新藏品闡釋手段,推廣運用多種智能新方法,策劃舉辦藝術、歷史、非遺系列主題活動,構架實現連接的橋樑,迎接、服務新公眾,推出3個博物館之夜,3個特色展覽、5個專題社教活動、3個新媒體項目、2個新符號、2次學術講座,1次學術研討會,讓從沒有走進博物館的觀眾欣然往之,讓博物館的老朋友常回來看看,獲得新的文化體驗。

三天三夜!河北博物院約您“NEW”一下!

“博物館之夜” 5月18日、5月19日、5月20日連續三晚,19:30至21:30分別推出“藝術之夜”“歷史之夜”“非遺之夜”,觀眾可通過河北博物院官網預約報名(限每晚150人)參加,憑預約號領取歷史文化圖書一本。

“藝術之夜”:開放“北朝壁畫”“名窯名瓷”“曲陽石雕”三個展覽,河博講解員帶領觀眾領略河北古代藝術。同時,組織50組兒童家庭在南區大廳欣賞北齊高洋墓壁畫,瞭解壁畫知識,開展親子DIY、創意T臺秀活動。

“歷史之夜”:開放“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大漢絕唱---滿城漢墓”兩個展覽,河博志願者帶領觀眾領略中山古韻;同時青葵劇社在南區大廳演出歷史經典故事《荊軻刺秦》《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引領觀眾感受燕趙古風。

“非遺之夜”:開放“河北省傳統工藝精品展”“金聲天韻——河北梆子藝術展”“靜藏群壑——畿輔先哲祠名人遺物入藏河北博物院65週年紀念展”“春華秋實來時路——河北博物院65週年掠影”四個展覽,同時由 “博秀劇場”演出梆子劇目“三岔口” “大登殿”“壽州救駕”等節目,讓觀眾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特色展覽 “靜藏群壑——畿輔先哲祠名人遺物入藏河北博物院65週年紀念展”:展覽於5月18日至6月20日在河北博物院北區13號廳展出,遴選楊繼盛、史可法、紀昀等35位畿輔先哲相關的108件套文物予以呈現,古籍廣博紛呈,書法開張跌宕,繪畫清雅蒼秀,使觀者得悟先賢治學與治國並重的思想、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以宏濟民生為己任的情懷。進一步印證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的歷史人文淵源。

“春華秋實來時路——河北博物院65週年掠影”:展覽於5月18日至6月20日在河北博物院二樓陽光大廳開展,展覽以點帶面,圖文結合概述了河北博物院65年的發展歷程。

“河北省傳統工藝精品展”:展覽於5月18日至6月10日在河北博物院北區1、2、7、8號展廳展出,精選河北省非遺項目中最精美絕倫,最能展現工匠精神、最能代表本項目最高技藝水平的作品參展,包括《燕京八絕》、《彩色人生》和《雕琢時光》三個板塊,彰顯非遺多彩魅力。

專題社教活動 “博物館日主題”活動:5月18日上午10點在南區大廳舉辦,包括國寶文物賞析、漢服舞蹈、情景表演、詩歌朗誦和互動體驗等內容。觀眾可通過河北博物院官網預約報名(限200人)參加,憑預約號領取紀念品一份;

“約•會•國寶”:5月18日下午15點由河博講解員帶領觀眾賞析13件國寶文物,探尋國寶背後的傳奇故事,結合導賞內容還將進行有獎問答。觀眾可通過河北博物院官網預約報名(限50人)參加;

快樂學堂:組織8—12歲少年兒童,分別於5月19日、5月26日推出文化體驗 “悠揚古韻——品讀河間歌詩”“白瓷經典——定窯傳統燒製技藝”。

河北傳統戲劇展演:“博秀劇場”將萃選地方傳統戲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膾炙人口的名家名段,分別於5月19日、5月20日推出河北梆子表演,於5月26日、5月27日推出石家莊絲絃表演,於6月2日、6月3日推出評劇表演,於6月9日、6月10日推出井陘晉劇表演,共計演出16場。

傳統文化惠萬民:河博講解員將走出博物館,走進校園,為學生集中講述館藏文物背後的深厚文化。5月16日將走進河北省直第六幼兒園,帶領小朋友們認識博物館裡動物造型的文物,瞭解文物背後的有趣故事。

新媒體項目 三維高清數字化展示:南區大廳14臺高清觸摸屏將81件精品文物進行高精度、可視化三維數字還原展現,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實現了公眾與博物館藏品

之間的“親密接觸”;“博物官”,觀河博:與騰訊聯合打造 “博物官”這一新型智能導覽服務,使用手機拍照即可識別展品並將對應的數字信息反饋給觀眾,向觀眾提供一種全新的智能導覽服務,以一種全面、有趣、便捷的展示方式進一步提高觀眾看展體驗;微視頻開拓傳播新渠道:通過視頻講好文物故事,講述發生在博物館裡的人、事、物,“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首期微視頻“神秘中山國”官網、雙微同時推送。

新符號 河博新符號亮相:“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正式啟用河北博物院標準色彩,推出河北博物院卡通代言形

象。賦有獨特氣質的色彩、萌萌的卡通形象將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河博新印象。

學術講座 5月20日文博講壇由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主講“走進博物館”,通過對中國博物館的產生、發展、主要類型等,以及藏品如何走進博物館,從考古發掘到保護修復到陳列展覽的過程等內容的闡釋,向聽眾解析博物館是什麼,博物館有什麼,觀眾在博物館裡可以獲得什麼; 5月27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毛保中主講“燕文化特質的考古學探析”,由考古學的研究成果深入探析燕文化優秀特質的形成原因,從而增強燕趙兒女、乃至全球中華兒女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學術研討會 5月20日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圖文典籍與金石拓片專業委員會(下稱‘圖文典拓專委會’)”成立大會暨“文字、文物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學術研討會,將有來自全國的包括圖文典拓專委會首批成員單位代表、博物館圖文典籍與金石拓片領域專家學者六十餘人參會。圖文典拓專委會系中國博物館協會的下屬機構,河北博物院作為該專委會的牽頭髮起單位,將以此為平臺加強本院與國內外相關領域的交流合作,從而進一步擴大本院在博物館業界的學術影響力。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將就“文字與人類文明”“文字與文化傳播”“文字載體的研究與保護”“讓文字活起來”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

三天三夜!河北博物院約您“NEW”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