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練樂器時,用的方法對了嗎?

對於廣大打爵士鼓的兒童家長來說,怎樣在付出了時間、精力和金錢的同時,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呢?在此,僅以自己想到的幾點“忌諱”和學生家長交換意見。

一忌:目的狹隘,功利當頭。有些家長過於看中“考級考試”忘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致使孩子在學鼓過程中根本體會不到音樂的美好和打鼓的快樂。

二忌:急於求成,拔苗助長。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總嫌孩子進步慢,常常要求老師拔高程度、提高級別,違反了事物的客觀規律,產生了事與願違的效果。

孩子練樂器時,用的方法對了嗎?

三忌:盲目攀比,浮誇虛榮。 家長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也不能正確對待他人。

四忌:缺乏毅力,遇難則止。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有些家長不是鼓勵孩子堅持下去,而是知難而退,輕言放棄。

五忌:溺愛縱容,姑息遷就。 有些家長從孩子學鼓開始就准許其以鬆懈、懶散的態度練琴,孩子一說累就休息;日久必造成孩子不思進取、沒有毅力。

孩子練樂器時,用的方法對了嗎?

六忌:要求過高,嚴厲過度。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苛刻且態度粗暴、動責打罵,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七忌:不聞不問,漠不關心。有些家長認為已經給孩子買了鼓、請了老師、交了學費,一切萬事大吉,對孩子的學習進程、困難一概不管不問,甚至孩子參加比賽、演出也不出席,使孩子感受不到學鼓的快樂、自信與表現。

孩子練樂器時,用的方法對了嗎?

八忌:盲目自大,表揚過多。 有些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味吹捧,極易造成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盲目驕傲、目中無人。

九忌:指手畫腳,干涉過多。 有些家長自覺比教師還高明,上課時在旁邊說三道四,過多幹預教學,弄得孩子無所適從。

十忌:缺乏認識,埋沒天才。 有些家長的孩子本身是一個打鼓的音樂人才,樂感、四肢協調、姿勢都明顯好於同齡人,但是家長對孩子學鼓的認識不夠,造成了音樂天才的埋沒:1、好的苗子一定要重點去培養;2、多讓孩子參加歷練的活動;3、要清楚每天練習與每週練習的重大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