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文|新顏

在《人民的名義》超高收視的夾擊中,《外科風雲》的收視就顯得不夠瞧了,何況它天生命途多舛,一開播遭遇了演員緋聞事件和醫療細節上的質疑。但從電視劇的角度看,在國產劇中,它不僅合格,而且可以達到優秀的等級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好在哪裡?節奏、劇情、演技、感情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他對故事節奏的把控更是讓人讚歎。不注水,這是這部劇對觀眾、對整個國產劇行業的最大良心。從一開始莊恕帶著目的回國,到快速進入傅院長與楊帆的對抗,到陸晨曦如勇士一般的任性妄為被開除又不斷給她機會上手術,再到一個個病患的出場,夾雜著對過去真相的探究,究竟誰是當年的幕後黑手?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大BOSS?每一集的內容與衝突都有意義且滿滿當當,這是觀眾能感受到的最直觀的好看。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他是陸晨曦的引路人,所以相對於陸晨曦的外放,靳東對莊恕的處理方式是相對內斂的,這種內斂又完整表現了莊恕的隱忍,而一旦讀懂這個人物的隱忍,就會讓人心疼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無論是乍見傅院長時候那複雜深邃的眼神,還是回首往事時他的一身落寞與寂寥,亦或是在知曉陸晨曦身份時他無語的凝望、轉回頭卻一行清淚,靳東演出了這種層次感,讓人動容。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但他又並非始終如此壓抑,三人的合租日常裡,在陳紹聰的折騰下,他的表現又是反差萌,特別可愛。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劇中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單純貼上好人或壞人標籤的。人性的複雜,大約也是這部劇探索的方向。陸晨曦的人設一開始很讓人討厭,衝動無腦、過於熱血,但劇集就是以她的成長線貫穿,前期的任性正是為了反襯她後期的轉變。傅院長或許一生都正直,但只做錯了一件事,就是抹不開的汙點;楊帆表現出來的是心機與深沉,卻也能看出他的聰慧與手腕。陳紹聰的插科打諢、賣萌耍賤,更是讓這部劇變得好玩而有趣。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都說正午陽光不太會拍男女感情戲,那麼《外科風雲》簡直打臉。莊恕與陸晨曦的相處,簡直渾身都冒著粉紅氣泡。很久沒有在國產劇看到相處得如此自然而清新的男女CP,沒有任何矯情的橋段,而是在日常中彼此拉近。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一起做手術時的眼神交流是志同道合的信仰交融;不會說甜言蜜語只會講大道理,但莊恕總是在任何一個陸晨曦所看得到的地方給予她力量;陸晨曦受委屈後,莊恕的一句“走,回家”簡直是溫暖人心的大殺器;兩人一邊互懟一邊一起做飯、系圍裙、聊心事,場景太溫馨,莊恕十項全能,居家旅行必備;莊恕對楚珺的好意果斷拒絕,沒見過在感情上這麼不拖泥帶水的男主角;陸晨曦從車上跳下來莊恕接住陸晨曦趁勢抱住他,簡直甜到掉牙。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觀眾唯一的遺憾大約就是,國家欠我一個莊恕!

能夠引發思考的,都是好的醫療劇

以上這些,都是《外科風雲》作為電視劇本身所呈現的優點。那麼比較有爭議的醫療部分呢?醫療劇在我國,真是吃力不討好的劇種。觀眾一邊吐槽行業劇太少,一邊又對認真拍出來的行業劇稍有錯誤就吹毛求疵,所以這種大環境之下,婆媽劇玄幻劇氾濫,怪誰?觀眾其實難辭其咎。《外科風雲》固然有許多細節的醫療錯誤,可以指出改正,但這並不妨礙普通觀眾觀看,並不妨礙它對醫療內核的表現。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醫療劇另一大看點,是在生死之間對生命的考量。劇中那個獨生子女,在面對父母都生病時候的彷徨,或許是我們每個人的切身之痛;對生病孩子的救治,要搭上母親往後的生活,究竟是放棄還是繼續?醫生是人不是神,他們也有救不了的人,面對放棄生命的病人,他們應該如何自處?沒有對錯,也沒有答案。人生從來沒有單一的答案,每個人的思考與承擔,就是你心中最好的回答。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要真實、要絕對沒有錯誤,去看《人間世》啊,還能滿滿感動呢——可紀錄片的推廣力,始終是有限的。為什麼有了紀錄片,大眾還是更喜歡看電視劇?因為那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作品、經過淬鍊的生活,更富娛樂性,才更容易被接受。為了批評《外科風雲》的微末細節,倒是把之前的《心術》、《到愛的距離》拿出來當典範吹噓了,可別忘了,這兩部劇在播出之初,也都是大把錯誤、批評之聲。時間這樣輪迴,真叫人覺得好笑。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為了批評而批評,不去看劇集本身表達的內涵,而抓住細枝末節的錯誤不放,顯然是捨本逐末了。中國的醫療環境已經如此惡劣了,能夠沉下心來去面對、不避諱,《外科風雲》本身就值得稱讚。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不是捧殺就是棒殺,能不能就事論事?

說完這部劇為何是好劇,再來說說那些戲外的惡意,對於研究中國電視劇的生態環境其實不無裨益。這些惡意來自兩個方向:一是劇集播出之前女主角白百合的負面緋聞,二是對正午陽光過高的期待。第一個方向導致了觀眾對於白百合在劇中耿直人設的觀感不好,無法入戲,但這一點是可以克服的,畢竟演員本身的演技還是過硬,臺詞、對手戲、情緒拿捏都在水準之上;第二個方向就更加有些吹毛求疵了,因為你是正午陽光,因為你是“國劇門臉”,所以別人勉強做到60分就能打90分,而你做到89分卻只能打不及格——這合理嗎?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如果說之前的《琅琊榜》、《偽裝者》等劇,讓正午陽光聲名鵲起,那麼之後的《歡樂頌》等劇,其實有過譽之嫌。對於國劇良心的營銷,或許並非正午本意,但已經如烈火烹油,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觀眾與行業的反感。於是捧殺過後,就開始對《外科風雲》進行棒殺。在《外科風雲》還未播出的時候,豆瓣上就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打了一星。這種情緒很能夠理解,卻絕非理智。《外科風雲》裡的傅院長在黑板上寫下“實事求是”的話語,自己卻未能做到,戲裡戲外,似乎都一語成讖。情緒發洩很容易,但無端埋沒了一部好劇,也實在讓人可惜。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再多對《外科風雲》的惡意,也不能抹殺它是一部好劇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