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軍事生涯中的恥辱:因美國“忽悠”就自己放棄35年的努力

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對軍事方面都有比較大的關注,投入了眾多的財政經費,因而二者的軍事裝備水平在當時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可就算是再強大,總歸還是會出現某些方面的漏洞,蘇聯的第一艘核航母就是在建造將近一半的時候被解體。

蘇聯軍事生涯中的恥辱:因美國“忽悠”就自己放棄35年的努力

該艦初步設計於1986年,於2兩年後的冬季在烏克蘭開工,到蘇聯解體的時候,尚未完成整個工程的一半,僅僅只製作了40%。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烏克蘭便徹底得到了它的繼承權,但是可惜的是,烏克蘭因為經費不足,便將該項工程暫停。

可是,倘若僅僅是暫停該計劃,總會還是有重啟的一天,但是負責該項目的船廠造船廠卻因為基金不足開始接收外國的其他訂單。一次因為一個挪威的公司訂單太過龐大且已經繳納不菲的定金,加上船廠的規模有限,於是該負責人就決定把建造該艦的船臺騰出來去讓給挪威的訂單。

蘇聯軍事生涯中的恥辱:因美國“忽悠”就自己放棄35年的努力

在這個時候,該艦被一家美國公司找上門來,該公司試圖以450美元一噸的價格回收該艦。要知道他們提出的價格要遠高於當時市場上的價格,所以烏克蘭和俄羅斯經過商量之後最終決定將該艦解體賣給該公司。

蘇聯軍事生涯中的恥辱:因美國“忽悠”就自己放棄35年的努力

可是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順利。在該艦快被完全解體時,該美國公司藉口美方出價太高,並且只是副總裁簽約的,因而試圖砍價,以150美元每噸的價格收購。而挪威也以各種各樣的藉口進行毀約。就這樣,沒賺到一分錢,蘇聯35年的努力白白被自己給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