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考生最後應該以怎樣的心態走進考場呢?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我們最後應該以怎樣的心態走進考場呢?

1.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實力,相信自己的努力不會白費,相信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功底,一定能夠考出好成績,帶著這樣的心態迎接考試,對考試的成敗至關重要。因為,自信是積極的心理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我們以一種積極從容的心理面對試題,有助於發揮出我們的最佳水平。相反,自卑,恐懼,擔心失敗,則會使我們處於一種心理劣勢,會妨礙我們能力的發揮。當然,自信並不是自負,它是一種對自己能力和實力的實事求是的肯定和認同,而自負則是對自身實力超出實際水平的一種錯誤的估價,是與驕傲自滿相伴隨的浮華心態,以這樣的心態來面對考試,則會出現諸如粗心大意、輕率麻痺、不認真看題,不仔細檢查等毛病,同樣會造成考試的失敗。

2.鬥志。許多人對考試有一種畏懼心理,尤其是高考之類的重大考試面前,許多人心存膽怯,影響了正常水平的發揮,其中有些“怯場”嚴重者,更會暈得一塌糊塗,平時掌握的東西都亂成了一鍋粥,甚至腦子一片空白,考試自然也就一敗塗地。其實,面臨重大考試,除了極少數尖子學生,幾乎每個人心理都多少有點沒底,也難免有點怯場,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考場如戰場,不管我們準備的如何,既然已經上陣了,我們除了鼓起勇氣,昂揚起鬥志,盡全力一搏外,沒有別的選擇。我們應該拿出“亮劍”的精神,在強大的敵手面前,敢於拼死一戰,決不後退半步,縱然一死,那也是死得其所。

3.專心。為了能發揮出最好的狀態,需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專心致志,把所有的擔心、顧慮,不愉快的情緒,以及親人的囑託,老師的期望,對未來的憧憬和描繪等等,統統放下,什麼都不要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試中,避免任何分心因素的干擾,只有這樣,才能使自我的精力和能量高度聚焦,為高強度的思考提供充足的能源。

4.鎮定。冷靜和鎮定是保持心理平穩,思維敏捷和有序的非常重要的條件。只有冷靜、鎮定,才能充分地利用我們的知識積累,靈活地調整我們的思維策略,儘快地找到解題的思路和辦法;反之,急躁、慌亂、過度緊張,只會為我們的思考增設障礙,平時的水平也難以發揮出來了,那時,該會的也不會了,能想起來的,也想不起來了,有把握做對的,也可能因此而出錯,準確率與正確率都大為降低。尤其是考試中遇到難題或者思考出現“卡殼”時,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頭腦更是制勝的法寶,一旦失去冷靜,亂了陣腳,那解決的可能將更加渺茫。

5.平常心。常言道: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對待考試,我們也必須持這種態度,保持從容應考、勝敗達觀的平常心。因為,勝負其實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即便我們準備的再充分,實力再強,也難免有失手的時候,有很多偶然因素都會使我們發揮失常,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成功的期望值就不要定得過高,態度也要適當靈活一些,對考試時可能的失準甚至失敗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要學會考慮並接受最壞的結果,然後儘量往好處做。有了這樣的態度和思想,當實際中真的出現了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時,我們也能坦然面對,從容應對。

總之,考試既是一場智力和知識的比賽,也是一場心理素質和心理調節能力的較量,良好的心態可以使我們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得到發揮,甚至可以超水平的發揮,而不良的心態則可以抑制我們的能力,嚴重者可以使一個很有實力的人敗得一塌糊塗。

學習方法:考生最後應該以怎樣的心態走進考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