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滋滋——滋滋——”

“哇啊!”

牙科診室裡,已經長了好幾顆齲齒的東東掙脫了幾位牙醫的束縛,哭著躲 到牆角里。

相信很多自閉症孩子家長對於這一幕並不陌生,因為自閉症孩子對聲音或其它因素敏感,讓他們乖乖躺下看牙簡直比登天還難。

在5月27日,在廣州進行的揚愛家長交流會上,“大米和小米”認識了一名在障礙人士復康服務領域工作了十年的社工,她和幾名牙醫朋友在香港,在政府資助下推行了一項專為障礙人士看牙的服務計劃,還設立了專門為障礙人士看牙的門診中心。

如今,這項服務計劃已執行到第五年;今天,是離這項服務計劃結束執行的倒計時一個月。

在那裡,心智障礙孩子看牙問題真的能夠順利解決嗎?這項計劃又為何要結束?

阿東媽媽:“能洗到三顆牙,

我都已經覺得很感動”

阿東今年二十歲,是香港的一名心智障礙人士,因為已經成年,他失去了獲得免費牙科學童保健的權利。在遇到盈愛之前,他已經有兩年沒完整地洗過一次牙。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連媽媽也說,陪他去看一次牙醫,她的血壓都會飆高。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以前阿東去看牙醫,往往需要把他拖到牙醫椅上,阿東也會極力掙扎。

阿東的後腦勺有兩根引流腦積水的喉管,每次看牙醫時,媽媽都很害怕牙醫會因為按壓阿東就診,而壓迫到喉管。

而且阿東和其他有心智障礙人士一樣,恐懼牙醫之餘,還會反抗牙醫,讓看牙的程序延長。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但是遇到了盈愛無障牙科中心之後,牙醫的耐性,也讓阿東感受到友善。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終於在去年,阿東完整地洗了一次牙,媽媽也感動到哭出聲。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心智障礙人士很難表達自己的傷痛,

一些坐著輪椅的病人甚至連診所大門都進不去“

“普通人牙疼,會找牙醫看病,知道如何向牙醫描述自己的病症,對他們來說,看牙醫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對於障礙人士來說,則不一樣。”現任香港無障牙科學會理事的梁小琴,在揚愛家長交流會上講到她創立無障牙科學會的初衷。

2013年,在障礙人士復康服務領域工作了十年的社工梁小琴,洞悉了這個群體最細微、卻也最切實的困難和阻礙。

“由於特殊障礙人士身體和智力的限制,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如經常含飯,加上不能很好地學習如何刷牙,家長也常忽視了孩子‘看不見’的口腔健康問題。日積月累下來,他們的牙疾其實要比普通人多得多。

並且,一些心智障礙人士很難表達自己的傷痛,甚至有些牙醫診所沒有設置障礙人通道,坐著輪椅的病人連診所大門都進不去。

在香港,所有的未成年人都享有政府的免費牙科學童保健,但心智障礙的成年人到哪裡看牙醫呢?我們明白了這個服務空隙,所以特意為他們服務。”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建立無障牙科社群,是盈愛的終生願景

在這裡,是怎麼給障礙人士看牙齒的?

做社工的這些年,讓梁小琴明白,有些障礙人士的確十分恐懼牙醫,害怕聽到洗牙儀器等發出的聲音。

對於他們的反抗,有些醫生甚至會叫上幾個人用毛巾和毯子把他們包在椅子上,這不免會讓障礙人士越來越害怕踏進牙醫診所的大門。

鑑於有些障礙人士之前有過不愉快的看牙經歷,盈愛從門口開始,把診所佈置得溫馨可愛,甚至將診室裡白色的躺醫椅換成了綠色,藉以消除他們對傳統診室的印象。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從門口看起來,盈愛牙科中心更像是兒科診室

很多障礙人士到盈愛無障牙科中心就診,通常表明他們的牙疾已經很嚴重,不是可以一次性解決的問題。

對於不肯進診室門口的障礙人士,無障牙科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先帶他們在門口走走,陪他們聊聊天,帶他們熟悉環境。

盈愛在去年還推行了清醒鎮靜方法,這也是現在他們在使用的方法之一。

對於自閉症病人來說,他們其實很想配合醫生,只是因為緊張而無法做到,這時候就可以用清醒鎮靜的方法。

如果清醒鎮靜仍然不能讓患者躺下就診,或者出現強烈攻擊行為,那麼可能會選擇全身麻醉。

與此同時,盈愛無障牙科中心在日本考察,明白日本牙醫會用出示圖卡的方法,告訴障礙人士他們將會經歷什麼。盈愛無障牙科中心亦同樣採用各種方法講解示範,令障礙病人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安心面對療程。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牙醫在用圖卡告訴病人接下來將會經歷什麼

“我們要為病人留下他們的牙齒,

越多越好,越久越好。”

對於這些障礙人士,盈愛制定了“四不”原則——不約束,不勉強,不掙扎,不痛楚

所以盈愛還附加了“來者不拒”原則,不僅是不拒絕,還要做到一站式服務:只要是在盈愛能解決的問題,就在牙科中心內解決。不能解決的,就直接轉介給其他醫生,免去了障礙人士要重新排隊侯期的麻煩。

因為在梁小琴和障礙人士的家屬看來,一次性失去很多牙齒,對普通人來說已經難以適應,更何況是障礙人士。就算裝假牙也需要適應期,障礙人士需要的時間則更多。對於情緒波動大的障礙人士來說,暫時失去進食的能力,也足以讓他們崩潰。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給家長們的建議:

防勝於治,口腔健康管理最重要

梁小琴告知,有很多障礙人士的牙疾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是他們從小就沒有養成口腔清潔的習慣,不注重牙齒健康,才導致今天的悲劇。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當然這個鍋不能只讓病人來背——有很多障礙人士的家長也疏忽了這方面的教育。

所以在每次就診完之後,盈愛的牙醫都會教病人和家屬如何護理口腔,適當刷牙,還有一些良好的飲食習慣,儘量不讓他們因為舊疾復發而回到盈愛來。

因此,梁小琴在交流中也將盈愛對病人和家長們的建議帶給了我們:

1. 一定要學會刷牙。無論是耐心地教會他們,還是自己動手幫他們刷;

2. 每天早晚刷牙

3. 使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

4. 不要過多吃甜食喝汽水

除此之外,盈愛無障牙科中心按時會設立開放日,提供社區教育和專業培訓服務,梁小琴理事也表示,非常歡迎大家到港進行交流學習。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盈愛無障牙科中心往年交流日

本計劃執行4年的項目

因許多障礙人士排期未就診後延期1年

梁小琴告訴“大米和小米”:“盈愛.笑容服務計劃是一項非營利性的服務計劃,願景是建立無障牙科社群,它提倡

‘一次性服務 ’,即儘量一次性解決障礙人士的牙疾問題。障礙人士第一次到盈愛無障中心就診,費用全免,下一次就診才適當收取一定的費用。這項計劃是針對香港地區的成年障礙人士制定的。

而盈愛.笑容服務一開始就計劃推行四年,本將於2017年結束,但政府考慮到還有許多障礙人士排期未就診,決定將計劃延長至今年的7月13日。”

大米和小米瞭解到,雖然盈愛.笑容服務將在下月13日結束運營,但牙科中心還會繼續服務,並且由於盈愛.笑容服務試行成功,接下來,香港政府也會支持更多牙科機構加入,提供無障牙科服務。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6月12日,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俱樂部副理事長盧瑩也參觀了這家位於香港的無障牙科中心,那她對此行有

什麼看法呢?

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俱樂部副理事長盧瑩

揚愛的孩子們有牙疾,一般會找我們組織裡的一位牙醫家長看牙。那位牙醫家長有耐心,有愛心,每到寒暑假,揚愛家長群上都會為孩子踴躍報名”組團“看牙。但是那位家長也表示,一次(天)來三個就好,不然工作量也會很大。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大陸能開設無障牙科中心,但也深知困難重重。首先是麻醉師的緊缺,譬如在全麻時,必須要有一位麻醉師在現場,手術時負責監察全麻病人的狀態,這不止是無障牙科方面的困難,也是整個醫療系統面臨的醫療人員緊缺問題;再之,建立無障礙牙科中心,始終是一件成本高,但回報速度較慢,回報率較低的事情。

那麼大陸到底何時能開始有無障牙科中心呢?這是需要等待的事情。

編者後記:

只要是心智障礙人士及家庭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大米和小米”關注的一個方向 ,心智障礙人士的牙齒問題也一樣是。就如前面盧瑩所說,我們都希望大陸能開設無障牙科中心,但也深知困難重重。

寫下這一篇文章,並非不意在推廣這一個中心,而香港盈愛.笑容所推行的無障礙牙科中心也並非適合所有人,但我們看到的是他們願意去開始做無障礙牙科的先行者,而他們希望“建立無障牙科社群”的願景也是我們未來期待看到的事情。

在大陸地區,甚至全國範圍內的無障礙牙科都少之未聞,香港有了這樣細緻的障礙人士牙齒關懷,無疑是一大進步。

我們也期待著國內可以有越來越多的無障礙牙科中心可以慢慢推行起來,一起為心智障礙人士提供越來越多便利的福利措施。

終於讓兒子成功洗牙,東東媽媽感動到痛哭!

圖源 | 盈愛無障牙科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