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丁酉初冬,名人畫廊,經張偉介紹與青年畫家劉建國有緣一見。劉建國從他少時學畫說起,談到當年的探索經歷,談到名師的指點,談到意象的營造、線條的磨礪、寫生的堅守,談到題材上的“接地氣”,談到人品藝品的兼修……言語樸實,激情滔滔,活脫脫表現出一個畫家忠實於繪畫藝術的嚴謹形象。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論畫無外乎兩種形式,或從畫作本身評論,或著眼於畫家的整體藝術來評其畫。應該說,將兩者結合才能使評論更為深入而免於流弊。 以線寫形、以墨立意是劉建國作品的重要特點。筆墨不僅是造型手段,更是一種對情結和審美的追尋。筆墨是中國畫的靈魂。水墨人物畫家更應該追求線形的質量和墨色的變化。劉建國既傾情於對局部細節的刻畫,又注重把握畫面整體的構圖與程式。他善於把人物形象組合為具有形式美感的整體構成,令畫面彰顯出富有韻律的力量感。“筆墨從心寫性靈”既是他的審美追求,也是其實現人文關懷的手段。他的人物畫既嚴謹又靈動,展現出深厚的造型功底以及對筆墨的高層次理解和把握能力。他筆下的人物神采飛揚、個性鮮明,充滿生活的意蘊,帶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劉建國人物畫十分注重意象的營造。意象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基本審美理念。這不僅反映在水墨淋漓、“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畫中,同時也體現在以勾線、設色為主的工筆畫中。意象造型不能是空洞的,必須通過筆墨結構進行表現。按照中國畫的要求,根據生活感受形成具有藝術性的意象造型,進而用筆墨進行描繪,這就是筆墨結構對藝術形象的概括。這一過程是將現實生活昇華為意象的筆墨結構,又將意象的筆墨結構上升到一種精神表現。所以我們不僅要具有筆墨功夫,還要對筆墨進行深化,使其達到意象的表現層面。藝術形象的創造不等於生活現象的簡單再現,也不等於對錶現客體直接的描摹,而是從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直接和間接的感受開始的。每位藝術家內心深處都有著自己的理想和審美意象的追求,再以豐富的實踐並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使藝術形象更純粹、更具有意味。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劉建國人物畫十分注重線條磨礪。線條是畫家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在創作中,畫家對線條傾注深厚的感情,使其成為自己繪畫的鮮明特徵。古代畫家運用線條不僅構築起自然物象的形質和空間,反映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抽象的概括,還凝聚著其主觀意識和情思,形成了形、意、情的綜合表述,完成了一種“形而上”的追求。基於對畫面構成方式的直接影響,線條對於中國畫的形式美產生了決定作用。畫家們在漫長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將線描發展成獨立的藝術形式,甚至表現出“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的效果。中國畫在相當程度上是靠富有韻味的線條取勝的。一根線看似簡單,卻包羅萬象,想要駕馭好它很不容易。中國畫的筆墨是通過線條來體現的。這些線條飽含富有穿透力的質感,抽象而富有意味,單純到極點,也美到極致。線條是造型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獨立的藝術要素。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人物畫

劉建國人物畫十分注重對寫生的堅守:從生活中來,到群眾中去。用激情擁抱生活,尋覓生活激流中感人的內容、情節、細節,藝術地再現人們的理想、信念與希望,創作出人們愛著、又能深深打動心靈的藝術。在寫生過程中尋覓自己的藝術夢幻,也收穫著個人的理想和希望。中國畫是一種需要表達思想和情緒的藝術,更強調寫生的獨立性和主觀性。中國畫作為藝術當然不能脫離實際和生活。但它是一種從眼觀到思想的內化過程,需要自然而然的、潛移默化的感悟匯成人生閱歷。而不是計劃性很強的、一哄而上的拍照+臨摹,它需要安靜的思考和體驗。人物畫是一種有難度的藝術,無論中西概莫能外。作畫是眼、手、心的成功聯動,是造型的藝術。人物畫之所以有難度,是因為畫家要把人物畫好,不僅要具有很高的造型能力,通曉解剖、透視等規律,更因為人是活的,是有思想有精氣神的萬物之靈。古人早就把人物畫稱為“傳神”的藝術。從寫生到創作,離不開物象、心象和墨象三個要素。畫家都要經歷一個“由物象轉化為心象,再由心象轉化為墨象”的過程。

劉建國自言其人物畫在題材上非常“接地氣”,其人物畫作品大多為身邊人,大多為普通群眾,大多為小人物。因為他喜歡錶現他們,關注他們,並樂於表現他們。這其中也包括一些藏族、彝族、羌族同胞。劉建國用畫筆關注他們並表現他們,歌頌他們,對普通群眾表現出極大興趣和樂趣,畫家的人品和藝術亦由此可見。人品為藝術家之“德”,畫品為藝術家之“藝”。畫家只有具備較高的道德觀、哲理觀和美學修養,才能創作出表現真善美的作品,畫面所反映出的內容才能經得起時代的考查和時間的檢驗。嚴謹準確的造型、靈動冼練的筆墨有助於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具有更豐富的表現,並流露出獨特的中國畫氣象。縱觀歷史長河,那些銘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大師都是德藝兼備者。所謂“德高為師,藝高為範”乃為此理也。

文泊月

2017年11月18日

王華超,筆名文達、文竹君、文泊月、白髮行者。作家、書法家、書畫評論家、新聞名專欄撰稿人、央視“子午書簡”訪談學者、“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曾任徐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現為徐州市全民閱讀促進會會長。曾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時代潮等刊物發表詩、散文、言論、隨筆2500餘篇,出書40餘部,其代表作為紅旗出版社向全國重點推薦的《仰望星空》《迎著太陽生活》等5部。

相關鏈接:

以線寫形 以墨立意——劉建國人物畫欣賞

劉建國

劉建國簡介:

筆名,寒雨。1971年生於河南省修武縣,1994專科畢業於安陽師範學院, 2000年本科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2001年結業於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人物畫高研班,2011年研究生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2017年結業於中國國家畫院陳鈺銘人物畫工作室。

現為中國民盟盟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孔子畫院副院長,中國雲臺山藝術畫院院長,《中國書畫市場報》藝術總監,世界華商(北京)聯合會理事,河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師從著名畫家陳鈺銘先生,現居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