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總決賽的硝煙已經退散,但是勇士是怎麼贏的,騎士是怎麼輸的,依舊被人們討論到了現在。

通常來說,給出這兩支球隊誰贏誰輸最為客觀的評判,應該是輸在了球員的整體實力上。詹姆斯雖然說是聯盟第一人,但是他身邊的隊友可以做到不給他挖坑就已經阿彌陀佛了。而勇士這邊,或許就個人能力而言沒有人可以直接和詹姆斯掰手腕,但是他們有四位核心,哪怕是替補和新秀,都不是省油的燈。用一個通俗的例子來說,就是一個王者帶著一群青銅,是怎麼都無法戰勝一幫黃金和鉑金段位選手的。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有句話說得很好:“一個騎士,如何戰勝一群勇士”,應該是對於本賽季總決賽的最好概括和詮釋,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不僅僅只適用於本賽季,適用於最近四年總決賽,除了2016年之外的三年時間。在今年騎士3-0大比分落後於勇士的時候,有一位匿名的騎士老將表示,倘若說歐文還在球隊裡的話,那麼最後的結果或許是騎士3-0領先於勇士。但是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球員,似乎高估了自己前隊友的實力,去年總決賽歐文還在的時候,騎士也是4-1輸掉了比賽。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都說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現在的這支勇士,是四拳八手。他們擊敗的不僅是當年詹姆斯和歐文的二人組,擊敗的還有杜蘭特和韋斯布魯克的雙子星,以及和他們在西部決賽當中大戰七場但是最後落敗的登炮組合。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手下敗將,大多數都是雙核建隊的球隊。在NBA的歷史長河當中,有不少球隊是雙核心的球隊,他們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不過在最近幾年,似乎雙核建隊的思路,也開始變得不那麼保險起來,比如上面提到的幾個例子。

或許,雙核建隊的風潮和思路,已經逐漸失去效用,進入“一去不復返”的倒計時了。

2

由兩位頂尖的球星並肩作戰,彼此都是球隊的核心,共同去率領球隊前進。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不過也有相當多的遺憾和劣勢。尤其是當現在有了勇士這樣的無解存在的情況下,雙核就顯得更加微不足道了。

騎士其實一直都只有詹姆斯和歐文兩位巨頭,樂福到了季後賽不能被叫做巨頭。其中2015年的時候,歐文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只剩下詹姆斯單打獨鬥,最後也遺憾地早早讓比賽失去懸念,今年西部決賽當中,保羅在第五場比賽中因傷缺陣,最後間接導致了火箭輸給勇士,無緣總決賽。從這些點上可以看出,就是當雙核當中的其中一位出現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的傷病時,另外一位核心會陷入獨木難支的情況,也將會讓勝利的天秤向對方傾斜。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突如其來的傷病固然是一方面,還有就是發揮不穩定的問題。我們看到了哈登在保羅受傷之後的低迷慘淡和精疲力盡,也看到了2015年,詹姆斯在歐文和樂福雙雙缺陣之後的單打獨鬥,完全無法擊敗有多位球星的勇士。如果說在常規賽,一支球隊只有一個核心,那麼有好的戰術輔助之下,或許可以摸到季後賽的門檻,而有雙核心的球隊,才能談更深入的階段。至於說要挑戰勇士這樣的強者,至少有兩位以上(不包括兩位)似乎成為了剛需。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除此之外,聯盟風氣的悄然變化,也使得雙核帶隊甚至是單核帶隊成為了不合時宜的存在。或許超強的個人力量,有可能延伸到賽場的每個角落,而類似的例子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但是這樣的情況終究走不了太遠。極致的個人主義,成功的或許只有喬丹和科比,但是籃球界又能有多少個喬丹和科比呢?籃球始終不是一個個人項目,而是團體運動,團隊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看勇士最可怕的地方,並不是他們有一群個人能力極強的球員,而是一群個人能力極強的球員,都可以遵循團隊至上的安排,在場上做出最為有利於球隊的選擇。但是當一支球隊是奉行單核或者是雙核模式的話,那麼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多數資源集中在少數球員手上的無奈。

3

從歷史定律上來看,其實那些歷史上那些無比成功的球隊,球隊裡都不止兩個核心在裡面。

歷史較為久遠的,我們暫且不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湖人的“Show Time”組合,說的是魔術師約翰遜和“天鉤”賈巴爾,兩人一起為湖人拿下了五個總冠軍,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在他們兩位傳奇的背後,還有史上最頂級的前鋒球員詹姆斯-沃西,從1982年被球隊用狀元籤摘走開始,他就一直在湖人效力,陪伴著兩位老大哥走過這一段崢嶸歲月。同樣,曾經科比和大加索爾帶領湖人拿下了兩座總冠軍,不過當時他們身邊,還有奧多姆,還有拜納姆,以及還處於巔峰期的慈世平。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另外,當年的公牛,除了喬丹和皮蓬之外,還有籃板痴漢羅德曼。就算是喬丹第一個三連冠,羅德曼不在芝加哥的時候,球隊裡都仍然有四屆防守陣容成員霍雷斯-格蘭特。不過談到這點,馬刺自然是邁不過去的坎。除了鄧肯,他們還有吉諾比利和帕克,這一對組合到了暮年,球隊裡都仍然有萊昂納德以及阿爾德里奇。這些球隊,都是至少有兩個以上的核心,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也許湖人當年的“OK”組合是一個例外,但是要知道他們是歷史前十位當中的兩人合作。當然,日後現在這支勇士,也會被加入這個豪華大禮包當中。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君不見,詹姆斯每次做決定,每次要求自己的球隊圍繞著自己“組閣”的時候,都是三巨頭模式最為保險,在熱火時,他和邁阿密的“土著”韋德交情匪淺,還招募了當時還被叫做“龍王”的波什。到了騎士之後,也是走同樣的模式,和“本地人”後衛搭檔,隨後要求球隊不惜一切代價弄來一個大個子。只是現在來看,第一次經驗是成功的,但是第二次不怎麼算成功。不過也說明,他心裡清楚得很,給自己上一重保險,才是最重要的。蝙蝠俠和羅賓漢的模式,已經過時了——或者說,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可能兌現成績。

4

“雙核陣容或許已經不再奏效”,是強大的勇士給他的對手們的啟示。從今年的自由市場上那些風言風語的細節上來看,其實就明白球隊的總經理們,已經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凱爾特人已經有了歐文、海沃德和霍福德,以及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塔圖姆,但是他們依舊在尋找通過交易得到萊昂納德甚至是安東尼-戴維斯的機會;湖人自打去年情人節魔術師走馬上任成為球隊總裁之後,就瘋狂囤積到期合同以及選秀權,直到能夠一口氣裸籤兩位頂薪合同為止才罷休;火箭的老闆在球隊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都仍然強調為了維持陣容甚至是在原基礎上繼續補強,願意繳納奢侈稅,可見他們心裡明白地佷。很多時候“軍備競賽”集中在個別球隊上,這樣的做法的確會讓人厭惡,但是對於那些有機會奪冠,卻不得不面對勇士的球隊,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如果說單核球隊,在今時今日只能在常規賽和季後賽的邊緣轉圈,而雙核球隊也許可以進入季後賽,但是距離奧布萊恩杯永遠都將停留在有緣無分的情況。三巨頭模式最為保險,但是也僅僅只是保險而已,它或許可以讓你奪冠,但也有可能顆粒無收——比如說2011年的熱火,以及2014年的熱火。真正想要建立起一支王朝球隊,興許擁有四個對於比賽和球隊舉足輕重,並且並肩作戰多年的球員才說的過去。

詹皇歐文、登炮組合和雷霆雙少的失敗,是否證明雙核建隊已過時?

很多時候,前人的所作所為,會給他後面的時代帶來深刻的影響。正如奧尼爾給他身後十年裡幾乎所有的大個子帶來了一筆大合同,詹姆斯讓球員、球迷和媒體都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商業聯盟,“忠誠”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必須一樣,勇士在這個時代的成功,也告訴了人們兩點:小球時代到來,三分球無比重要,傳統大個子終將走向衰退;想要打遍天下無敵手,光靠兩人不行,靠三人勉強,唯有四個人才能高枕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