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百萬雄兵的吳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為何最後卻一敗塗地?

R_Sammi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吳三桂其人。

吳三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身世顯赫。自幼熟讀兵書,能文能武,十七歲中武舉人。明崇禎時期隨父鎮守山海關抵禦清兵,官至遼東總兵,封平西伯;後助崇禎平叛李自成,晉封平西王;與耿精忠、尚可喜並列“三藩”。長期總理雲貴兩省事務,百姓戲稱為“土皇帝”。康熙年間,“三藩”成為康熙爺心頭巨患,不得已強行撤藩,逼反吳三桂,自立為帝,稱周王。

吳三桂一生幾易其主,從最初效忠明朝,而後投大清降大順,再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近70年起伏沉浮,滄海桑田,譭譽參半,功過相抵。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不想再以道德的高度去綁架吳三桂的所作所為,或許,他的行為,都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必然結果。不過,我們稍加揣摩就不難發現,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利益”。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利而往。”就如同吳三桂後來再次舉西南虎狼之師反康熙一樣,同樣為利益而來。

(吳三桂與陳圓圓)

不過,為什麼手握重兵的吳三桂,最後還是敗給了康熙呢?

其一,他非正義之師。

首先,他沒法師出有名。吳三桂雖擎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吳三桂不過是為了自己“藩王”的利益和手中的兵權,他想繼續偏安一隅,做雲南的土皇帝;況且,他沒有擁立一位朱家後人,也沒能召集到哪怕一位明朝舊臣。

其次,他是大明的漢奸和罪人。

自從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放清人入關,他就已經被明朝臣民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了,終生揹負漢奸罪名;直至後來,他入緬親手絞死大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時,他也掐斷了自己和明朝的最後一絲聯繫,再也無法洗涮漢奸的罪名。

師出無名,則非正義之師,就會失去民心;非民心所向,焉有不敗之理?

其二,他決心不夠。

當初撤藩時,他只想學耿精忠和尚可喜表個態,主動上奏請求撤藩。他心中斷定,年幼的康熙不敢准奏。不曾想康熙爺撤藩之決心猶如磐石:"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

結果,吳三桂弄巧成拙,康熙居然照準了!

(康熙畫像)

而後,在他率領所部幾十萬鐵騎,攻陷大清半壁江山,飲馬長江時,他再次猶豫了:"駐兵松滋,三月不進"。他只想和康熙爺劃江而治,抑或仍做回自己的雲南王。於是,他向康熙提出了條件,放回兒子吳應熊,取消撤藩。但他嚴重低估了康熙爺的心智,這位締造了“康乾盛世”的千古明君,怎可將大清江山割讓與你。也虧得吳三桂給了康熙三個月的喘息,待康熙爺舉全國之力,進行反撲時,吳三桂已處於“三而竭”之勢,時移運轉,江河日下。

其三,他後勤保障不足。

吳三桂雖然經營雲南十多年,但他擅長的是帶兵打仗。至於治理國家,發展經濟等確實非他所長。在他入主雲南期間,百姓雖然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也算穩定,但始終戰事不斷,消耗了一部分戰略物資。而康熙帝文治武功前無古人,朝中又有一幫能臣幫助打理,舉全國之物資,後勤保障自然強過國吳三桂許多。

其四、他不具備康熙的戰略眼光。

起兵之初,吳山桂憑藉當初遼東將士的餘威,一度攻城掠地,勢如破竹。但我們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出,他所攻佔的地方並非戰略要地,如貴州、湖南的衡州等地,對今後的戰事發展作用不大。

(絕代佳人陳圓圓)

反觀康熙爺,在戰事伊始,面對吳三桂的強勢,他選擇避其鋒芒,暗中籌備,待時機成熟,便斬殺其子吳應熊,向三軍將士示其擊敗吳三桂的決心,至後來吳三桂一敗塗地,思子致疾,鬱鬱而終。

清初張茂稷這樣評價吳三桂:“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永夜角聲應不寐,那堪思子又思親。”

這個評價甚是貼切。


張生全精彩歷史

已經六十二歲的吳三桂,在油盡燈枯之際奮力的燃燒了一把,本有希望推翻清廷恢復漢人江山,卻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讓人著實為之惋惜。

儘管吳三桂在投靠清人後極盡鷹犬本色,為清朝平滅漢人反抗勢力立下卓著功勳,但剛繼位的小皇帝康熙對吳三桂這個叛將降臣很不感冒,尤其對他手握重兵極為忌憚,政治上略顯稚嫩的康熙一道道撤蕃令將縱橫沙場幾十年的平西王吳三桂逼到了懸崖邊,吳三桂本不想造反,只想舒舒服服的當平西王爺,天高皇帝遠,在雲南平西王吳三桂的腳跺一跺整個西南得顫三顫,在這裡他比皇帝更威風,用同胞鮮血換來的榮華富貴也是自己一刀一槍拼命得來的,他要在這裡盡情享受應得的富貴並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

撤蕃意味著什麼?_?征戰沙場多年的吳三桂比任何人都清楚,奪去兵權對他來說,就好像是將老虎拔了利牙,今後只能仰人鼻息,任人宰割!吳三桂憤怒了,難道又要應驗“卸磨殺驢”這句老話?拖了兩個多月,想等康熙收回詔書,可他等到花兒也謝了,康熙不為所動,執意撤蕃。不能坐以待斃,吳三桂在身邊人的攛掇下終於下定決心起兵,以六十二歲高齡披掛上馬,要以武力維護自己的尊嚴。

起兵之初,形式對吳三桂十分有利,部下全是百戰之兵,所向披靡,很快便攻陷江南大部,各地兵馬紛紛歸降,此時吳三桂擁兵百萬,勒馬長江,以洶洶之勢遙指清廷。估計此時的康熙才後悔自己的操之過急,清廷兵馬調動捉襟見肘,若吳三桂聽從手下將領的建議,乘機催動百萬雄兵渡江北上,將根基不穩的滿清政權驅逐中原,也未可知。但此時的吳三桂早喪失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豪勇之氣,搖擺不定,勒兵不動,失去了大好的進軍時機,給康熙有了喘息之機。到這種情勢下,吳三桂居然還抱有以此來威逼康熙收回詔命的想法,要“裂土封疆”。這充分暴露了吳三桂的短視無謀,與他在戰場上的運籌帷幄判若兩人。

吳三桂手下有識之士曾獻策應立明朝後裔收攬人心,但從勒殺永曆帝那一刻開始,他已經徹底割裂了與明朝的最後一絲聯繫,深深的負罪感讓他無法接受這個合理建議,這也就讓心存復明大業的天下人大失所望,從此吳三桂內部暗流湧動,敗亡之兆已初現端倪。

康熙政治上的幼稚源於年輕,沒有經驗,但他能用英武果敢來彌補,吳三桂卻恰恰缺乏這樣的能力,或許是美色富貴侵蝕了他的雄心,現在的平西王只是個惜命保身的昏庸老頭而已,居然不明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當康熙一切準備就緒,處斬了在京城的質子吳應熊後,吳三桂的失敗已註定了。


澹臺燭滅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吳三桂戰略錯誤,不得人心,其實當康熙主動給撤藩的時候,吳三桂最佳得天下的時機已經錯過了。



有人說:三十年前吳三桂剃髮無恨,降女真,獻山海關,成為清入關時第一個主動投降的將領。三十年後吳三桂高呼“漢賊不兩立”大義凜然地“反清復明”;吳三桂是反覆無常的小人。表面上看確實是這樣,“成王敗寇”大家這麼評判吳三桂也無可厚非。

其實我們稍微分析下,不難發現吳三桂的歷史是抗清的歷史,他一生都在抗清,“成王敗寇”,沒有對錯,從民族大義來說,吳三桂是一直在抗清,滿清是外族,清廷把他當作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他在雲南十四年,幾乎是建立國中之國,滿清對他有恨又怕,足見他不是死心塌地漢奸,對他來說,從來都沒有心甘情願的臣服滿清。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吳三桂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此時,三藩走投無路,有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然而於彌留之際,吳三桂留給家族的遺言竟是“何苦!何苦!”。可以看出,吳三桂不後悔,但是絕對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滿清哪裡是吳三桂的對手,天下就改姓“吳”了。但是歷史沒有如果,為時晚矣。我們來看看吳三桂都犯了哪些錯誤?

錯誤之一:引狼入室,漢奸的帽子好戴不好摘,名聲臭了幹什麼都臭了。



1644年,吳三桂是一個能夠決定歷史走勢的人物。就明朝方面而言,三桂所部是當時關外唯一可以依賴的軍事力量;就清朝方面而言,扼守遼東最後屏障的吳三桂,絕對是其進取中原的關鍵;就李自成方面而言,爭取了吳三桂就等於爭取到了自身政權的大門。1644年初,李自成攻取北京後,吳三桂決定投降李自成,但得知家產被奪、愛妾被掠後,立即反戈一擊。與李自成的決裂後,為圖本身生存之計,吳三桂不惜引狼入室,向清朝致信求援,並許以“子女玉帛”和部分土地作為酬謝,但卻沒有料到多爾袞哪裡稀罕這些,人家要的是天下、是政權。結果吳三桂成了天字第一號的大漢奸,成了清軍入關、屠戮華夏的開路先鋒,成了國家民族的千古罪人。

錯誤之二:雖不甘心為滿清鷹犬,但不能韜光養晦,擁兵反叛意圖過早暴露

吳三桂降清後,率部從西北打到西南邊陲,為清朝統一建立了特殊的功勳,遂開藩設府,鎮守雲南,割據一方,做起了土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藩王地位,吳三桂特向他的老上司洪承疇詢問自固之策,洪承疇老謀深算地說:“不可使滇一日無事也。”吳三桂恍然大悟,乃以邊疆不靖、土司作亂為藉口,要挾清廷給予他節制督撫、專制一方的全權。自此,吳三桂在雲貴一手遮天,獨攬軍事、用人、財稅大權,並與西藏、蒙古互市茶馬,不斷擴大勢力。

殊不知大一統的天下,豈能容忍割據勢力的存在?吳三桂勢力的惡性膨脹,必然引起了清廷的極大不安。度過困難期的清廷一旦緩過勁來,鑑於歷史上的藩鎮之禍,不可能不對吳三桂等三藩痛下殺手。而吳三桂竟不知收斂,尚作著“世鎮雲南”的美夢,部下亦“殺人越貨,毫無畏忌”,搞這些豈不是招來更大猜忌?如果說做漢奸尚有些不得已的原因,但在天下已經統一卻還要以一己之私而擁兵反叛、再起戰爭、禍國殃民實為不智。

錯誤之三:缺少戰略眼光、未進而先思退,猶豫不決開弓還拉回頭箭

吳三桂反叛,若能真的將清廷趕出北京,尚能為自己挽回一點惡名。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鋌而走險,叛於雲南。反叛之初,吳軍勢如破竹,至康熙十三年三月,吳三桂已擁有云、貴、湘、蜀等數省,兵鋒直抵長江。此時,謀士劉玄初建議吳三桂乘勢“疾行渡江,全師北向”,三桂若行此舉,反清復明,號召遺民,或能成就大事。但吳三桂卻猶豫不決,竟幻想與清廷劃江求和。須知造反這事自古華山一條道,有去而無還,吳三桂這種缺少戰略眼光、未進而先思退的愚蠢做法,令其喪失了絕佳的機會。這也是唯一一次吳三桂君臨天下最佳的時機。



此後,吳三桂雖已失去了北渡長江、與清廷逐鹿中原的戰機,但他若按照謀士們的建議,“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亦有可能如南北朝故事。若“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建立鞏固的後方,也有可能與清廷做長久對峙。但吳三桂卻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池,進一步貽誤了戰機,給了康熙帝以從容佈置反擊的時間。這些都說明吳三桂戰略短視,絕非成大事之人!

錯誤之四:為了榮華富貴,鎮壓抗清義軍,一失足成千古恨

吳三桂儘管發出的“反清復明”的號召,但這傢伙還圖虛名,自立為王。這個舉動註定讓人們覺得他是一個見利忘義、口是心非、反覆無常的野心家。而且在1644年民族矛盾最尖銳、民族鬥爭最激烈的時刻,吳三桂開關引敵,並對各地抗清義軍極盡鎮壓之能事,使得很多漢族知識分子恥與之為伍。漢奸的帽子坐實了。因此,呵呵,一失足成千古恨呀!所以,對於吳三桂的舉兵,很多明朝遺民置身事外,當時著名的大學者顧炎武就指出,“世乏劉荊州,託身焉所保?”,認為吳三桂絕非可以成就大事的人。

錯誤之五:乞求蒙古出兵,南北夾擊滿清,如法炮製,故伎重演

吳三桂錯失先機後,穩住了陣腳的康熙帝開始從容調度,迅速反擊。康熙十五年,局勢逆轉,三桂在戰場上連連失利,只能據守衡陽,苦苦支撐,其黨羽也紛紛離心離德,各有圖謀。此時,吳三桂為做最後掙扎,竟又學石敬瑭故事,許割地納款,乞求蒙古出兵,以挽回敗局。看來對於當漢奸賣國這事,吳三桂真是樂此不疲呀。但蒙古人並未理會他,吳三桂的最後希望也破滅了。老吳啊記吃不記打啊,難道你忘了多爾袞是怎麼讓你做漢奸的了?

錯誤之六:敗局已定,始稱帝登基,圓南柯一夢

走投無路之際,吳三桂自感無力迴天,大勢已去,乃“姑稱帝以自娛”。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吳三桂稱帝,定國號為“周”。據說吳三桂稱帝時,突然有一條黑狗登其案而坐,吳三桂因受強烈刺激,頓時口不能言,很快就病死。如果這條記載可靠的話,這真是對吳三桂稱帝做了一個幽默的註釋。康熙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吳三桂在“何苦,何苦!”的悲嘆中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吳三桂死後,他苦心經營一生的割據集團分崩離析,可謂樹倒猢猻散。康熙二十年十月,清軍攻克昆明,吳三桂家族被屠戮殆盡。

時也命也!成王敗寇,認命吧!


marvinyyyyyyyyyyy



從清入關以來,不少人和組織喊著“反清復明”的造反口號,可都沒成什麼氣候,唯獨吳三桂造反,給康熙統領的大清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為什麼會如此?

吳三桂只求安穩,無心造反



大清入關,是吳三桂開了山海關的大門,可謂功勳卓著,因此也被封為“平西王”。

據說吳三桂是個帥哥,人雖帥,但他並沒有“造反”的大志,也許曾經想過,也偶爾做過些準備,可是從他的行動軌跡來看,他只是想當他的平西王爺,並無十足的造反意志。

可平西王爺不好當,因為有人不願意讓他當,這人就是康熙。公元1673年,康熙提出要“削番”,這讓62歲的吳三桂惱羞成怒,於是,被迫開始造反。

由於當皇帝的“雄心壯志”並不充分,所以吳三桂對造反成功的信心並不大,這一點非常致命,因為在關鍵時刻會要了自己的老命。



果然,在和清朝開戰時,吳三桂方面雖然打了不少勝仗,可是吳三桂很猶豫,遲遲沒有渡過長江,這給清朝官兵給了極大的緩衝時間。

一個不具備堅定造反信念的人,想取得勝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吳三桂的民心支持不夠



清朝剛入關時,吳三桂幫助清朝滅了不少“反清復明”的人士,而且還深入緬甸,將南明永曆帝殺於屠刀之下。

這讓廣大的老百姓,以及“反清復明”的人士,深深地鄙視。更關鍵的是朝中任職的很多漢族官員,對吳三桂的造反舉動也並不看好。

真要造反,那麼在康熙剛上位時,是最佳時候,可是吳三桂卻為這個小皇帝四處滅火,夯實了康熙的江山,結怨了很多老百姓。

對於支持力有所欠缺的吳三桂,想造反成功是不容易的,曾經做下的因,終於結下了現在的果。關鍵時刻,雖有不少人響應造反,但後繼還是有些乏力,群眾基礎還是薄弱。

吳三桂的錢不夠多,無法持久戰



大家都知道,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打仗就是打錢,吳三桂偏安一隅,所掌握的財力,無法和掌控全國的康熙相比,如果短時間不能拿下大清朝,那麼就會進入持久戰,吳三桂輸的可能性就會變大了。

可是,吳三桂卻沒有把握住機會,讓康熙拖入了持久戰。時間一長,精力、物力、財力都不夠了,於是,除了失敗,沒有其它之路了。

果然,公元1678年,先是妻子張氏死了,不,應該說是張皇后,因為吳三桂已經稱帝了。

張皇后一死,又想到死在京城的兒子,再看到膠著的戰事,吳三桂急火攻心,先是“中風”,接著又患“下痢”病症,被幾個“名中醫”調理半天,還是不見好轉,無奈,吳三桂交代了後事,然後到泉下找老上級“袁崇煥”去了,死時六十七歲,做了五個月的“皇帝”,有孫子繼了位。

沒有了吳三桂的造反大軍,很快潰敗了,三年後,吳三桂的孫子也被圍剿,然後自殺了。

吳三桂年事已高,早已沒有了衝勁,也耗不起



大凡開創盛世者,血氣方剛者最為合適,年齡大了,不太好使,因為會少一些銳氣。少了銳氣,難以成事。

62歲的吳三桂,和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康熙比,一個如初升的太陽,一個如落山的夕陽。

年齡大了,身體就差了,思維上更希望穩定;年齡輕了,渾身充滿著力量,強烈的想要改變這個世界。

另外,年齡大了後,如果一時半會拿不下戰爭時,身體就扛不住了。 吳三桂確實是身體扛不住了,才“駕崩”了。



由於年老的吳三桂準備不足、信心不足,又多猶豫,而且民間支持和財力也明顯不夠,最終耗死了自己,成全了大清。


藍風破曉

吳三桂以大漢奸的名頭而換來平西王,鎮守雲南的殊榮,也算是有失有得了。他其實只想在雲南一畝三分地上過著自己土皇帝的小日子而已,所謂的雄心壯志早已被時間和歲月磨礪殆盡,現在就只想安穩下半身了。

可是年輕的康熙來了個削藩,這對於手握重兵的吳三桂而言,自然明白沒有兵權的他就如同是無牙的老虎,他怎麼容忍。所以就有了康熙初年的三藩造反,而吳三桂打出的旗號就是反清復明,還別說,開始真有不少的志士仁人響應和投奔,一時間,天下震動,歸於平靜的九州又亂了起來,清廷在三藩浩大的聲勢下可謂是節節敗退,一直打到了長江邊,勢如破竹,此時更進一步,相信滿清被驅逐出中原是大有可能之事。

正待關鍵時機,吳三桂停戰了,表達了想劃江而治的打算,正所謂戰機稍縱即逝,吳三桂大軍雖是百戰之師,精銳非常,可是其政治智慧,好像不怎麼高啊,首先是有人提出既然是反清復明口號,那不如直接扶植明朝朱家後裔,從此聚集天下人心,辦法不錯,可是自從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之後,吳三桂註定和明朝對立,所以對此建議就沒有考慮,而本來憑著聲勢,打過長江,直搗北京,那天下局勢將改變,可是他卻沒有坐擁天下的雄心壯志,只想半壁江山,需知道,自古一統天下才是最終的目標,就是因為這兩個因素,而最終導致了浩大的聲勢出現瞬間的冷卻,加上清廷的絕不妥協和天下勤王之師的開拔,這就已經決定了吳三桂最終的敗亡之路。

思想上的錯誤,縱使百萬雄兵也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其一敗塗地的下場。


歷史風雲天下



康熙帝在中國歷史上也算千古一帝,由於其自小聰慧,熟讀聖賢書,知道歷史興衰,深諳治國之道,少小當政,就有明確的治國目標。其於16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掉了權傾朝野的鰲拜之後,信心爆棚,決定開始下一個目標:削三藩。

削哪三藩?就是為韃子打下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鷹犬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

這三個白眼狼親爹大明都敢背叛,自然不會任滿清這個乾爹隨意宰割,於是一言不合就在清軍帶路黨吳三桂的號召下起兵造反。

在起兵的初期,由於吳三桂歷經清朝三帝在朝廷中有強大的勢力,吳三桂起兵後四川之鄭蛟麟、譚弘、吳之茂,廣西之羅森、孫延齡,陝西之王輔臣,河北之蔡祿等也先後揭起叛旗,紛紛響應。戰爭的形勢也對叛軍逐漸有利,當初驍勇善戰的八旗兵被吳三桂打的節節敗退。

這個時候康熙這個少年天子才知道厲害,但為時已晚,眼看天下時局就要不可收拾。但康熙畢竟是康熙,並沒有慌亂,而是果斷任用人才,組織反擊。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貪戀虛榮,登基稱帝,如此一來,在道義、人心團結上先失了一局。要知道當時他安心做狗時絕情的勒死南明皇帝已經盡失天下士子之心,倘若他能夠高舉反清復明大旗原本可以再聚人心,但是他自己當皇帝了,一個賣祖求榮的東西要當皇帝,在中國禮法上是無法接受的。再說朱元璋當年反元遲遲不稱帝,就是為了推遲起義軍爭權奪利,吳三桂卻事猶未成先稱帝,這就是愚蠢。這之後,

陝西的王輔臣被清廷軍隊擊敗而投降,耿精忠部因為受到臺灣鄭經部的襲擊導致腹背受敵,只有投降了清朝。尚之信見耿精忠投降後也隨之請降。這樣三藩已經去掉了兩藩,自此吳三桂失去了外援。吳三桂起兵之初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早年為清廷賣命吳三桂屠殺了很多南明義士,反清復明的口號並沒有給他帶來見效的政治資本,到後來他乾脆自己稱帝,在一定程度上又讓他喪失了民心。康熙十七年吳三桂雖然派大將馬寶在永興重創清軍,但在八月的時候吳三桂卻突發疾病去世,被天收了。

吳三桂的病死導致了叛軍群龍無首,雖然其孫吳世璠繼承了帝位,但由於缺乏威信導致軍心瓦解,不久清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克昆明,三藩之亂徹底告終。

終上所述,吳三桂失敗有三:其一,短視;其二,自私稱帝;其三,不得人心。


謝金澎

事情的起因是,平南王尚可喜在廣東啥事不管,任其兒子尚之信獨斷專行,被兒子尚之信奪了其權,尚可喜無奈之下,就奏請清廷歸老遼東,其實尚可喜也不是真要歸老,他是想讓朝廷詔回,以便當面陳奏,結果是朝廷沒有詔尚可喜回朝,而是准許歸老。

這個消息讓吳三桂、耿精忠知道後,就知道朝廷放出了一個信號是要削藩了。為了確定朝廷的意圖,吳、耿二藩王是雙雙奏請主動撤藩來證實,結果朝廷准許撤藩。弄得吳、耿二藩王為了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開始造反了。吳三桂殺了雲南巡府朱國志。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推崇禎家的三太子為主,發出反清檄文,廣東耿精忠,廣西孫延齡等紛紛響應,先後攻下了雲貴、川粵、湖廣、陝西、江西、福建十多個省。

吳三桂造反的消息傳到清廷,聖祖皇帝問臣下如何料理,當時索額圖主張撫,聖祖說,都反了還如何撫,索額圖說撫也容易,就是把主張削藩的臣子立即治罪,再派專使到雲南,宣佈德意,準他世守雲南。而當時主張削藩的,“明珠”莫洛就在跟前,嚇的是顏面失色。聖祖說削藩這件事原是我的主意,治罪也應該先治我,嚇的索額圖趕緊跪下告罪。聖祖說,不必如此,你也無非是為國家打算,做主子的一味軟弱,還能做什麼事?然後清廷就派,勒爾錦、傑書、希爾根等剿藩。

吳三桂雖然能攻下半壁江山,但大多都是漢人投降拱手讓出來的半壁江山,雖然是歸三藩佔領區,但軍隊不是一個統帥,各地一盤散沙,被清軍個個擊破,孫延齡、耿精忠都是被清軍打敗,投降的投降,勸降的權降。這就是吳三桂一敗塗地的原因。


夏有涼風61

古代是很講究宿命、因果輪迴的,吳三桂的一生就是一個完美的證明。

一、成也蕭何

吳三桂早年那可是朝廷棟樑,統領關寧鐵騎在東北一帶與滿清作戰,拱衛大明江山,他絕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反賊,之後又二次造反,成為了反覆無常的小人。與滿清征戰多年的吳三桂深知對方實力,在北京被李自成攻破的時候,吳三桂是猶豫的,不知何去何從,但有人幫他做了決定。李自成霸佔了他的愛妾陳圓圓,綁架了他的父親,要挾他歸順;而皇太極此時伸出了橄欖枝,對他許以厚待。猶豫不決的吳三桂投向了滿清的懷抱,兩支當時最強的軍隊組合在一起,所向無敵,打下了神州大地,吳三桂為了表忠心,深入緬甸,親手勒死了明朝最後一個皇帝,他被就地封王,鎮守西南。

二、敗也蕭何

吳三桂反清之前的事蹟表明了他並非帝王之才,失敗是必然的。他起兵初期勢如破竹,直取江南,卻沒有長驅直入進展北京,因為他對於滿清還是畏懼的,不認為自己有必勝的打算;而他當時背信棄義勒死明皇,早已失去了明朝遺老的支持,他是孤軍作戰,焉有不敗之理?


北侖區834

細數大清王朝的開國功臣,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比得上吳三桂。公元1644年,統領大明王朝關外兵馬的總兵吳三桂,背棄了與李自成已經達成的默契,打開關門,將潮水般的大清軍隊引進關內,導致大明王朝和大順政權(李自成)的功敗垂成,更是因為他緊緊咬住敗退的李自成窮追猛打,直至剿滅,在此以後,又替大清王朝剷除了南明政權,因此說其是大清王朝的開國奠基人,也一點不為過,吳三桂也由此位及親王(平西王),達到了一個漢族官員所能達到的最高點。

直到康熙皇帝削藩的聖旨一到,他才如夢初醒,知道好日子到頭了,吳三桂開始扯開了反清的大旗,走上了反叛之路,曾一度聲勢浩大,佔據雲貴川陝甘贛閩浙十省之地,成為了康熙地頭痛之患。但明明佔著軍事優勢,為什麼會走向失敗。我認為主要有以下方面因素:

(1)殺死永曆皇帝和他反覆無常的背叛(敗於道義),我認為這和吳三桂最終失敗是有著密切關係的,也是吳三桂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只要永曆在,朝廷就要依靠他,不敢動他。可以說,永曆非但不是吳三桂的敵人,反而是他的護身符。他殺死了永曆,使自己失去了護身符,增加了天下漢人有志之人對他的憎恨;同時他反覆無常的背叛,也因此失信天下之人(呂布既是如此,下場慘烈)。康熙說:吳三桂反覆亂常,不忠不義,不仁不義,為一時之叛首,實萬事之罪魁……。因此人們很快地發現吳三桂起兵並不是為從前的明朝復仇,而是為了自己,至此吳三桂的遮羞布找不到了,眾人紛紛叛離,他的霸業也很快沒了支柱,戰局急轉直下,到最終一敗塗地。

(2)戰略上的失誤,吳三桂人到年老,思考的能力已開始退化。在其軍事形勢最有利的時候,她突然間崩潰了,只想佔據半壁江山後,只想和大清朝劃江而治,希望以憑藉長江天險來保住他的小朝廷,所以失去了進攻的最好時機。殊不知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這是在戰略上犯下的最大錯誤。如果吳三桂只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佔據江南財賦重地,則滿清王朝統治危急存亡之秋也。

(3)盟友的不給力,內部起火(一群豬隊友)。其他兩藩王以及臺灣的鄭經,作為和吳三桂一起起兵的盟友,可是當吳三桂大力進攻的時候,他們之間卻起了內訌。鄭經全無戰略大局觀念,僅僅為了爭取福建幾府的地盤,在耿精忠和吳三桂合力進攻江南時,擊殺漳州黃芳度,直取汀州,逼和尚之信,也致使耿精忠兩面受敵,無奈之下投降清軍。也導致吳三桂的孤軍奮戰,最終走向失敗。有這樣的豬隊友,能成功才見鬼?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教。如果大家喜歡我的話,歡迎大家關注我,你們的認可,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Lee說

但凡出征,必師出有名!只有正義之師,方能得人心,受擁戴!

吳三桂出兵反清,雖然掛著是反清復明的大旗,但是在當時的局勢下,但凡有些見識的人都知曉,吳三桂反清並非是骨子裡要恢復漢人的江山,而是因為當時清廷削藩,威脅到了他的利益,才迫不得已起兵造反。所以,他的起兵是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師出無名,至少是師出非正名。

其次,清廷前期的統治頗得人心,儘管大明王朝在漢人的心裡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主流。但是清廷前幾任的統治者並非昏庸,相對於後期明朝的幾個皇帝,文治武功都得甩上幾條街,所以,老百姓即便不擁戴,也不會有太多地怨恨去反抗。

再則,吳三桂起兵之初,所到之處,皆是清廷勢力薄弱之處,在這些地方清廷的控制能力也相對較小,所以一路殺來,反抗甚少。以至於一路破竹,而到了長江以北,清廷實力覆蓋的範圍,相反,吳三桂的輜重運輸線拉長,就有些強弩之末了。

再則,畢竟,吳三桂是以西南一隅對抗清廷的全國之力。這種戰鬥就在於速戰速決,後期只會被拖住。而且吳三桂犯了最大的錯誤就是,在取得前期的勝利以後,出現了猶豫,有了與清廷談判的想法,這就給了清廷很大的喘息和調整,從而形勢逆轉。

最後,吳三桂的個人格局是這場戰役的勝負關鍵。吳三桂也算是大英雄,但是,他並非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去一統江山的戰略和眼光。他心裡裝的可能僅僅是安逸和陳圓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