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多年後,當美團點評(以下簡稱“美團”)CEO王興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站在玻璃幕牆前,俯瞰腳下車流不息的巨大都市,他也許會想起8年前剛剛成立這家團購網站的那個夜晚,以及曾經那些貧瘠時刻,他一路攀爬留下的窘態。

作者|機場等船

出品|創業最前線

ID:chuangyezuiqianxian

1

6月25日,美團點評招股書正式被披露出來,聚光燈開始過度曝光這隻第二梯隊的獨角獸。據彭博社報道,這次IPO美團的目標是以約600億美元的估值募集60億美元資金。

而且,此番600億美元的估值,還是在王興惜售股權的情況下達成的。這輪IPO融資,出讓的股份是10%左右(香港交易所規定最低要求)。

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美團點評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美團總交易額為3570億元,月活為2.89億。整體收入為339億,經調整淨虧損28億元。而美團2015年至2017年經調整EBITDA分別為淨虧損59億元、54億元、29億元。

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很顯然,這三年,美團一直深陷虧損的泥潭中,而他燒錢的速度還在加快。

起初,美團只是一家團購公司,但王興賦予了美團更多的身份——票務公司、酒旅公司、外賣公司,甚至出行公司。

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他覬覦的位置是排在BAT之後的第四極:“美團會成為下一個巨頭。”

從2012年底,美團憑藉團購業務實現首次盈利,隨後開始多元化擴張。從團購中生長出電影票、酒旅業務;從到店邏輯向到家邏輯延展,涉足外賣、新零售業務;從“吃得更好”向“生活更好”延伸,又進入網約車、共享單車戰場。

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王興曾稱:“美團有機會成為A、T一個量級的公司,因為我們創造的價值足夠多,餐飲、旅遊、到店綜合品類每個領域都可以值幾百億美元。但需要的時間不短,至少五到十年吧。”

但是,五年太久,目前只能爭朝夕。

一方面,真金白銀8年時間燒出來的美團,再想從投資人那裡融錢,已經非常困難;

另一方面王興擴張的模式,比較簡單粗暴,就是通過燒錢補貼換市場換規模,以期在最短時間做大。但美團致力於擴大的客戶群,從用戶屬性來看,無論是團購業務,還是外賣,抑或是美團酒店、打車業務等,都是對價格敏感的人員。一旦有更低的價格出現或者燒錢停止,大多數將會隨之逃離美團。

美團的多線作戰,戰略縱深必須迅速從“吃喝玩樂”覆蓋到“吃住行”等生活服務。所以外賣對抗餓了麼,酒旅單挑攜程系,網約車死磕滴滴都是王興必須要打的硬仗。而對壘各個業務線強有力的對手,王興需要更多的錢。

這也意味著,王興需要找到更多的故事去講給投資人聽,進軍網約車,收購摩拜都是為了描繪出更大的想象空間,此刻尋求上市,不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2

從王興的人生軌跡看:投身團購網站,是他做的一次重要選擇,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決定。

當年,國內數十個團購網站都宣稱自己是“中國版Groupon”,市場颳起了一場團購網站的颶風。王興總結出著名的“四縱三橫”,準確的推斷出了未來的創業機會在移動互聯網與商務的交織點。

於是,他頭也不回地就扎進了團購大戰,創建了一個類似Groupon的團購網站,這成為後來美團的雛形。

那時候,5300多家同類網站混戰,BAT和各路資本一擲千金。作為陪跑小弟,王興硬是不補貼。

雖然從2004年初創業算起,他嘗試的10個項目都失敗了,但團購這場千團大戰的淬鍊讓王興一戰成名。他九敗一勝的創業經歷,趟過了創業者所能犯下的所有坑,正是這些讓他成長為行業內最堅韌、最懂產品、最擅長打硬仗的殺手級創業者。

王興在巨頭環伺的重壓下,活出了一個人對抗全世界的悲壯。從一片紅海入場,到估值600億美金,美團終於成為國內互聯網黑暗森林廝殺壯大的王者。

王興不會想到,也正是2003—2010這8年間校內、飯否創業失敗的淬鍊激發了自己的鬥志,讓他愈挫愈勇,在不斷的摸爬滾打中組建了一個非常典型的“創業樣本”:在核心團隊裡,賴斌強負責前端代碼,王慧文負責後端代碼,而王興負責觀察外部世界的環境和變化,分工明確。

“他是一臺深度學習的機器。”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這樣評價王興,“他做的很多業務,都不是第一個,卻能後來居上,把前人PK掉。”

今天再看,如果王興從一開始就不具備稱王的野心,很難讓美團在廝殺猛烈且更迭迅速的互聯網時代生存下來。

有人曾講過一個段子:

“一群創業者在海南遊艇上聚會,討論完畢說可以游泳,一群人正在猶豫相互觀望時,只聽撲通一聲有一人已經入水,那人正是王興。他的決絕確實罕見。”

一個段子把王興做事果斷,堅決,從不拖泥帶水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王興身上有“狼性”,圍獵前有敏銳的洞察能力,耐得住漫長的等待與蹲守,靜待最好的時機,發起進攻時爆發力驚人,而且奔跑速度極快。

3

今天,在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交叉複雜的戰鬥網上,馬化騰的兩個重要據點是劉強東和王興。

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京東在電商對抗阿里,美團幾乎包攬O2O全版圖:點評VS口碑,外賣VS餓了麼,貓眼VS淘票票,摩拜VS ofo。

可是,年僅39歲的王興,在多次成為資本博弈犧牲品後,再也不會甘心成為別人手中的籌碼。

2018年3月末,美團在上海與滴滴開戰,三天便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他敢在滴滴已拿下市場絕大部分份額時,毅然入場作戰。他還在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不到48小時內拿下摩拜。

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走向,王興比滴滴程維、攜程梁建章看得更清楚,戰略方向更清晰,執行得更堅決。

8年估值千億,王興終於打響了港股的算盤

走在美團的辦公區裡,每個部門上方都懸掛著一個液晶顯示屏。你可以在移動客戶端部實時看到每分鐘註冊了多少用戶,用戶來自安卓、iPhone和iPad的數量及比例,每一分鐘各個終端的成交量,以及每天不同時段成交量的變化趨勢;你可以在客服部門看到今天客服電話的接通比例,用戶滿意度比例,閒置客服人數。

王興每天早晨的第一件工作是看前一天的數據,然後與高管開會分析問題,各業務部門的業績在表格中一目瞭然。

美團內部無論級別多高的員工均無獨立辦公室,與普通員工坐在一起;員工不喊“總”,比如在美團員工的口中,王興不是王總,而是興哥;直到現在,美團高層出差也只選擇經濟艙;為了不影響日常工作,高層領導的會議均安排在週末進行。

從海龜到成熟的創業者,王興審時度勢,在巨大的資金缺口面前忍痛賣掉校內網;從耿直的文青到厚黑的創業者,他曾置身馬雲、馬化騰、程維之間縱橫捭闔,獨善其身。

如今美團新計劃的10個垂直業務,更像是王興的又一場豪賭。但他至今仍堅持自己的想法:做改變世界、影響中國的事情,最起碼能讓大家生活得更好“Eat Better Live Better”。

王興在2017年9月份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不像騰訊可以對標facebook,阿里可以對標亞馬遜,美國沒有哪一個現成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單一對標美團點評。”但他認為這是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在這個領域(吃喝玩樂)已經走到了在世界前列。”

踏上IPO之路,對於美團來說是新的開始,也是他完成對ATM野望最大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