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咖啡:哪有什麼逆襲?有的只是一個創業品牌的堅韌與打拼

連咖啡:哪有什麼逆襲?有的只是一個創業品牌的堅韌與打拼

前不久,騰訊社交廣告、騰訊社交洞察、騰訊CDC聯合發佈了《騰訊00後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一代,00後獲取知識的工具和渠道越來越多、且日益便捷,他們更向往專注和有信念的品牌和偶像,願意付出興趣和愛好深入探索某個領域,當然也包括美食。

在此份報告的“熱愛排行榜”一項中,咖啡以11.56%的支持率高居00後“零食類愛好榜”的榜首位置,分別超過了第二名的可樂和第三名的巧克力。

有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超萬億,不難預見,一場由咖啡觸發的“飲品革命”已悄然拉開了大幕。

連咖啡:哪有什麼逆襲?有的只是一個創業品牌的堅韌與打拼

一、中國品牌超車之“道”何在?

說到咖啡,不得不提到一直被視為行業標杆的星巴克,據其2017年Q4財報顯示,在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速僅為3%的情況下,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增速卻高達8%。由此可見,國內咖啡市場還存在著很大的爆發空間。

同樣的,市場也要感謝星巴克,在深耕國內市場數十年的時間裡,它教會幾代中國人如何品嚐咖啡、什麼是咖啡文化,也奠定了咖啡店社交的基礎。

儘管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階段、成長速度與國外大不相同,但是顯然,星巴克對國人“咖啡文化”的初級教育依然是成功的。而這,也從某個側面驗證了國內消費者對於咖啡飲品背後所蘊藏的深厚內涵有著極大興趣。

作為一種舶來品,咖啡已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而眼下,在星巴克佔據半壁江山的國內市場,中國的咖啡品牌會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嗎?

連咖啡:哪有什麼逆襲?有的只是一個創業品牌的堅韌與打拼

據央視報道,連咖啡單日銷售峰值已達到40萬杯。僅從結果來看,連咖啡似乎已經在用耕耘三年的成長經歷,為市場帶來了肯定的答案。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空間、時間邊界均已被打破,所謂“服務”甚至已沒有觸達不了的地方。在這種大背景下,為商務洽談、好友會面、內容創作提供物理場所的咖啡服務,逐漸由線下向線上發生轉移。

與此同時,90後、00後日漸成為主力消費群體,這一代人自帶安全感,不再存在裹腹危機,他們更是品質生活的擁躉者,追求健康營養、有調性又自帶社交屬性的消費體驗,在此驅動下,咖啡零售也將迎來新的增長。

新品牌、新渠道和細分人群快速湧現,而由此延伸出來的咖啡創業機會遠勝於前,然而這又是遠遠不夠的,如何保持工匠精神、同時善用技術進步,將零售產業與新市場需求相結合,才是以連咖啡為代表的新晉咖啡品牌加速超越的關鍵所在。

二、品牌價值背後的匠心與實力

摸準這些特性,連咖啡也設定了自己的打法並得到持續爆發:打造自下而上的供應鏈、不走“燒錢”的營銷路線,用實實在在、細緻入微的服務打動用戶:讓已有愛好者成為日常,讓沒有愛好者養成習慣,做用戶消費咖啡的剛需品牌。

野心有了,下一步,去實現它。

社會和市場的變化很快,純技術和純人力的產業,其抗風險能力和續航能力都是未知的,只有“技術+人力”的混合產業才是未來最大的產業:技術保證效率優化,人力保證產品與服務離用戶體驗更近,兩者結合才能形成最有前景的商業模式。

連咖啡:哪有什麼逆襲?有的只是一個創業品牌的堅韌與打拼

儘管連咖啡在線上優勢重重,日銷量40萬杯的峰值,也是憑藉強大的線上運營預定體系得以實現,但品牌線下展示的缺失,依然難免會成為外界詬病的軟肋。

在小規模實現盈利可能,跑通商業邏輯的前提下,連咖啡多次向外界表示,今年最大的任務就是“規模化”。在這樣的認知下,連咖啡定下了年內在北上廣深增設至500家咖啡車間的死任務。

除此之外,連咖啡CMO張洪基在媒體採訪中透露,連咖啡正在籌備具備品牌展示能力的線下店,而具有互動體驗功能的旗艦店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連咖啡有這樣的規劃,很讓人興奮。這些所謂的“旗艦店”,實現了從智能硬件屏面到實體場景空間的結合,短期內將注重體驗和展示功能,不承受盈利壓力。這也正解決了連咖啡此前線下部分以負責製作和配送的“咖啡車間”形式存在的軟肋。

然而,從戰略規劃上來看,連咖啡未來除了在規模上必然有大進步之外,兼具實力的同時又有飽含匠心的另一面。

現代咖啡專家認為,評估一份咖啡品質是否極致,已不單單是氣味、醇度、酸度和風味等口味上的基本要素,更包含了產品創新與服務外延等新的考量標準。

抓機遇拼策略,但市場接受一個品牌的根本,還是要用好的產品與服務“說話”。

可以看到的是,連咖啡今年上線了精品咖啡,精選咖啡豆,在產品細節上做了不少升級,也與百加得合作共同推出了多款酒精飲品——“雞尾酒”系列(莫吉托品類、長島冰茶、柚見佳人等)。送到用戶嘴邊的東西是不是好喝,這可能將成為連咖啡未來除了規模之外最迫切需要去考慮的問題了。

連咖啡:哪有什麼逆襲?有的只是一個創業品牌的堅韌與打拼

三、寫在結尾

咖啡,從剛開始是精英們的藥用飲品,後來逐漸成為現代年輕人喜愛在休息時飲用的提神劑、中產階級家庭廚房裡閒聊的開胃餐、情侶們你儂我儂的愛情粘合劑。在市場需求的指引下,咖啡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如果說,連咖啡的成功是基於深耕新時代用戶需求,那麼更加重要的一點是,它選擇尊重市場規律、願站在“巨人(星巴克)”肩膀上,去探索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