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标配”,夹缝中的金立手机还有一线生机吗?

“成功人士的标配”,夹缝中的金立手机还有一线生机吗?

“成功人士的标配”,夹缝中的金立手机还有一线生机吗?

文 |丁悦 图 | 网络

本文约1900字,约需6.5分钟阅读

金立的十六年,见证了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的转变。

1. 跌宕起伏,撑不住的进度条

2017年全面屏遍地开花,主打商务机型的金立没有放过新一轮抢占市场的机会,在深圳11月26日的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发布8款全面屏新机,覆盖M安全系列,S四摄系列、F时尚系列以及金刚续航系列全线产品,分别是M7(2799元)、M7 Plus(4399元)、S11(1799元)S11S(3299元)、大金刚3(1399元)、F205(999元)以及F6(1299元)。加之频繁赞助包括《欢乐喜剧人》在内的爆款综艺,颇有在手机行业的寒冬里开出美丽的花,结下丰厚的果的势头。

而今年初金立却被曝欠款百亿,近日又被曝资金链断裂危机,更有多名通过金立集团校招并签署就业协议的应届毕业生,包括长安大学、广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在内的近90多名校招生陆陆续续地收到了金立集团的解除就业协议函。这样大起大落的格局有些让人看不懂。

金立的十六年,见证了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的转变,与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同样在小霸王工作过的段永平,现在已经是OPPO、vivo的幕后老板,后者在智能手机时代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对比金立,最初是主打高端商务市场的一个机型,品牌中的 “金”字似乎也是 “金领阶层”的隐喻。但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手机市场购买力的前移,商务手机这个场景被不断入侵,iPhone、三星这种“老少通吃”品牌让商务与非商务的场景界限变得模糊,使得金立的品牌地位根基动摇,不得不重新建构以抵抗行业洗牌的浪潮。

2. 玩法雷同,金立却掉队了

相较于同是国产机的华米OV,金立明显掉队了。在流量缺乏,手机市场份额饱和的当下,手机厂商的玩法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以OV为代表的品牌在新媒体运营上不断借势自己的冠名活动,借助泛资讯平台放大这些活动冠名的行业影响力。而金立在这方面的投入就比较粗浅,虽然也压到了许多爆款综艺,在品牌转化与传播方面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此外,选择与用户画像高度匹配的流量明星,大规模的综艺广告投放和线下广告铺设,“ov”硬生生在苹果、三星双雄争霸的局面下砸出一条生路。“柔光自拍照亮你的美”“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逆光也清晰”这些朗朗上口的魔性洗脑文案成功放大了手机特点,借助明星和综艺投放锚定了绝大多数潜在用户,让你无法逃出“ov”精准营销的魔掌。

“成功人士的标配”,夹缝中的金立手机还有一线生机吗?

反观金立手机,大剧热综和明星的套路没少用,却总是收不到预期的反响。事实上“全面屏、自拍、续航、配色、创新”这些引流的惯用伎俩金立并没有落下,问题的关键在于金立在紧随市场风潮的时候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品牌定位,最热门的功能和产品形态都被囊括其中却没有一个可以真正提高辨识度和不可替代性的杀手锏。

3. 凛冬将至,春风何来

曾有人说2017年是手机产业的寒冬,而2018则是凛冬。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角逐早已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而且用户的换机周期越来越长。荣耀总裁赵明此前曾表示:“互联网手机已进入下半场的竞争,借互联网手机捞一票的人会离开,到了拼内功的时候”。

2018年以来,除了金立资金链危机愈演愈烈,诸如魅族、摩托罗拉等拥有一定体量的中部玩家也纷纷爆出裁员。手机的寒流掠过小众手机厂商,终于对金字塔腰部的中部玩家发动了进攻。

手机市场的寒潮需要一股暖流化解,诸多人以为5G就是那一根救命稻草。对于头部企业来说,5G能够带来新一波的移动互联网红利,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可以进一步稳固市场,拉开差距。而早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中小企业则期待着5G的到来能够让他们转败为胜,在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中重占先机。

“成功人士的标配”,夹缝中的金立手机还有一线生机吗?

然而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往往骨感。目前,距离5G正式在国内商用至少还有2~3年时间。持续亏损,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中小企业究竟能撑多久还是个大大的问号,更何况头部玩家对于5g这一块蛋糕早已是虎视眈眈,摩拳擦掌,藉由自己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的优势,狠狠甩开所有的非头部玩家也并不令人意外。

况且,5G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还有待商榷,社会热度不乏有炒作的成分。华为总裁任正非不久前曾表示“对于5G,这个社会是不是真正有需求了?如果社会没有真正的需求,那么全身心投入进去就没有意义。科学技术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相关领域的社会需求已经产生了”。5G的商用会否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预想中的颠覆性变化还很难讲,遑论这一杯羹或许早已是头部玩家的囊中之物的凄凉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