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小紅書是怎樣殺出電商重圍的?

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小紅書是怎樣殺出電商重圍的?

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小紅書是怎樣殺出電商重圍的?

文 | 三三 圖 | 網絡

本文約1900字,約需6分鐘閱讀

半年時間,銷售額就高達7億元,因為《創造101》,小紅書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沉浸1年後,如今用戶量已接近1億,小紅書從購物指南到社區再到電商完成多次轉型,可以說是一本暴走的創業生存教科書。

1

探索市場期,產品打磨

今年1月中旬,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在東京都舉行洽談會,她表示如今的智能手機一代沒有“故事”就不會買東西。面對數百名希望通過該公司在中國銷售商品的日企人士,她斷言稱,對於富裕起來的年輕一代,買東西並非首要目的,重在享受背後的故事。小紅書成立於2013年,起初是海外旅遊點評網站,主要是發佈去日本和泰國等地買什麼好、當地人常去的名店有哪些等經驗分享,“不是一開始就打算做電商”,瞿芳表示。由於海外旅遊熱潮,網站訪問量激增,2014年春節甚至出現服務器癱瘓。於是,小紅書回應“希望在中國也能買到評價好的商品”的用戶呼聲,於2014年年底推出了電商服務。

在智能手機上打開小紅書APP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戶發佈的照片和視頻。這些內容以化妝品、服裝和包等為主,易用度、滿意度和購買過程等都寫得很詳細。用戶可以通過此處點擊購買相關商品,也可以自行搜索商品,邊看點評邊購物。2014年,隨著政策開放,跨境電商興起,各類電商巨頭紛紛入局,天貓國際、京東海外購、蘑菇街、聚美極速免稅店、唯品會、一號店、網易考拉等。小紅書憑藉第一階段沉澱的海外購物筆記分享,天然地打造了一個海外品牌教育基地,獲取的用戶非常精準,而且用戶粘性高、消費能力強,小紅書迎來了自己的風口。

2

進入增長期,穩紮穩打

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小紅書是怎樣殺出電商重圍的?

◆活動代言人胡歌

3

高速發展期,搭乘流量快車

根據數據資料顯示,自《偶像練習生》節目開播,小紅書的月獨立設備數環比增幅1月份達到了4%,2月躍升至20.9%,三月隨著比賽環節愈發激烈,增幅更是達到38.4%,導流效果堪稱強大。根據創始人瞿芳的透露,《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這兩檔綜藝的贊助金額均在千萬級別。而截止到5月,小紅書用戶已接近1億,結合近幾個月飛速躍升的月獨立設備增幅,小紅書的投資回報率非常可觀。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戶的月獨環比增幅在4月有所下降,而從站內熱度來看,《創造101》所引發的討論也不如《偶像練習生》。

截至目前,“創造101”,人氣最高的練習生吳宣儀收穫了14.1萬粉絲,這個數據和《偶練》時剛一入駐小紅書便收穫超過70萬粉絲的蔡徐坤對比顯得有些不夠看。但相比靠著顏值經濟吸引粉絲的男愛豆,這群小姐姐似乎和小紅書的忠實受眾有著更多的話題可聊。這樣的一批選手隨著節目的結束,持續在小紅書上發佈筆記,記錄日常並引發新的粉絲群的可能性也比男性練習生更高,在活躍粉絲保留方向也具備著更大的潛力。這或許才是小紅書真正看重的“偶像甜頭”:節目本身的熱度為它帶來關注和活躍用戶之外,選手們可以在小紅書的內容社區裡創造內容,而它本身的社區內容可以反哺成為娛樂營銷的素材,再通過綜藝節目被更多的年輕人所接受。

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小紅書是怎樣殺出電商重圍的?

◆兩檔網綜的人氣選手相關數據

歸根結底,小紅書這家互聯網企業藉著大勢網綜及成員在站內衍生新鮮話題,確保著社區內容領域的豐富性,並試圖通過更娛樂化的營銷方式將用戶群聚攏,不斷滋生出新熱點,維繫社區的生態閉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