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連著寫了幾天自己的琴,效果器等使用感受,很多朋友給了鼓勵,雖然不太懂一些技術參數,只能籠統的談自己的感覺,能給大家一點點參考或者共鳴也好。

那今天就寫點我在用的音箱系統,一直不願意從網上找圖,自己又老是忘了拍。又沒哪個品牌付我廣告費,改天我認真拍點照片吧。那就還是網上弄點圖湊合看吧。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Marshall DSL100

這個分體是我用的比較多的,因為我喜歡彈吉普森Les Paul的琴,那和馬勺音箱應該算是絕配了。我對這個音箱的總體感覺就是很舒服,有四個通道,切換也方便。清音,crunch,失真,高增益失真四個通道,也有混響效果,調節頻率很方便。

在Marshall系列裡應該算很實用而且性價比高的一款吧。用吉普森直插這個音箱不用效果器都能得到很經典的搖滾音色,也挺耐用,好幾年只換了一次電子管。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箱頭旋鈕挺簡潔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面板各旋鈕調節功能一目瞭然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背面控制面板

這個箱頭有50瓦和100瓦的一鍵切換,這個功能為了方便小音量也獲取不錯的增益音色,不過從我日常使用的經驗,差別不明顯。想得到好的聲音,還是需要開大音量,但是家用肯定沒問題。清音不是特別清澈,還是有些輕微過載的感覺。Crunch是清音通道里一個特色,略帶一點過載的感覺,彈起來特像70年代那個搖滾味道。失真兩個通道我一般把中頻,高頻略調高低頻調低。在樂隊裡聲音會比較紮實,不被淹沒,如果按下高增益按鈕,就可以把中頻調低,低頻中間位置,高頻調高,做比較重的歌的節奏部分。清音和失真通道音量和gain都是獨立調節的,調好兩個參數就可以放鬆演奏了,切換時很好控制,不會發生一進失真音量就特大的問題。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隨箱子附帶踏板

踏板左邊踩釘控制清音和失真通道的切換,右邊踩釘控制臨場效果,就是共振低頻混響等效果,很適合排練和演出使用,不用彈琴過程中回頭按箱頭上的換擋開關。不過箱頭和箱體連接線原裝的質量一般,要換好的專門用於箱頭箱體的連接線,一萬七八都花了,別省那幾百塊。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orange th30

這一款分體也是比較適合自己的,當初買它是因為看很多樂隊在用,不僅英倫樂隊,甚至活結也在用,我想也許是因為適用範圍廣吧。還一個原因,到處都是黑箱子,有點橙色調節一下環境氛圍。等用上,發現確實和Marshall差別很大。按說這個功率比Marshall小那麼多,可是音量卻大了很多,據說是什麼A級的原因。有兩個通道,清音很清亮,失真從英式到美式一鍵旋轉調節,增益也很大。Marshall有點粘的感覺,這個呢就比較利索點,我倒是兩種感覺都覺得有特點,不錯。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很少的旋鈕吧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我在想是不是故意做這麼簡潔的呢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背面控制面板

清音和失真通道音量是獨立調節的,不同的是高頻低頻是統一調節的。清音通道沒有Gain旋鈕,也就是彈清音就是清亮的吉他音,箱頭不過載,增益旋鈕控制另外通道的失真度。特別是那個音色調整旋鈕,Shape那個很有意思,從左往右旋就是從英式到美式的感覺。有點像傻瓜相機的意思,方便自己選擇合適的音色。也有輸出功率減半的開關,不過音量都很大,很少開到三分之一,耳朵就受不了了。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切換踏板需要額外購買,不含配件內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Marshall AS100D

這個音箱我用來彈電箱琴。看起來體積小一點,實際很重,搬起來很費力,所以我倒是理解這些大功率的箱子為什麼大多數分體了,連一塊是太重了。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前面板旋鈕很多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懶得一個個旋鈕介紹,看圖吧

這個箱子應該說很適合電箱琴了,有四個輸入通道,理論上可以接兩把吉他兩個麥克風,不過我沒那麼用過,又不是去地下通道賣唱,我沒事接那麼多幹嘛啊。有效果器旋鈕,什麼延遲合唱顫音飄忽的周邊效果都有,也有腳踏板支持一鍵切換,有48伏電源開關支持使用電容麥,相位調節掃頻等功能避免電箱琴很容易發生的嘯叫回授問題,不過這個我不是很會用,有時嘯叫我趕緊把音量調小,那個相位旋鈕好像扭一點確實就回授沒有了。這個音箱我覺得比較適合歌手彈唱,又麥克風又各種效果的,音量也足夠大。因為我平時都不進DI盒調音臺的,所以我比較喜歡先進箱子再拾音或者線性輸出到聲卡再返回舞臺監聽,這個音箱以後我估計會用的多一點,電吉他彈不好,就多練練彈電箱琴算了。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安培小分體貝斯箱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面板和背板

這個安培的小分體在工業設計上我幾乎想打滿分,真的做得太好了。貝斯箱普遍問題就是太重了,這個箱子一個人都能輕鬆提來提去,音量也足夠大。面板簡潔,沒一個多餘的按鈕,非常好用,音色也不錯。原來覺得低音下潛還不夠,現在可到好,整天發愁低音太多的問題。放這個音箱的小舞臺下面是空的,底鼓和貝斯都太重了。安培的貝斯音色就不說了,絕對夠好,很理想的一款貝斯音箱。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雙15寸舞臺全頻音箱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調音臺人聲效果器功放

再說說主唱的人聲系統。以前我們在地下室排練,鼓手拿鼓當健身器材用,樂隊一起來全是軍鼓和鑔片的聲音,貝斯吉他也就音量巨大了,人聲的頻率我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和吉他軍鼓有衝突,根本聽不清自己唱的聲音,聲嘶力竭半天也不是個辦法,我就不停的增加人聲音箱的功率,從200瓦,800瓦一直搞到現在雙15寸各1600瓦的人聲音箱,終於可以輕鬆聽見人聲了。我嚴重懷疑這套人聲系統小型體育館都夠用了。我很少用調音臺,總是感覺調音臺沒接地線,麥克風電嘴,畢竟外行,也不知道太具體原因。我一般麥克風接腳踩的人聲效果器再進機架的話放人聲效果器進功放再進舞臺箱,覺得這樣人聲最輕鬆最舒服。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舞臺返聽

因為我們排練廳面積挺大,不進監聽覺得聲音是反彈回來的,會有時差,感覺自己唱的很不舒服,跑調也正常。所以還是要返回到監聽音箱上,這樣排練時會輕鬆很多。目前我們的人聲我還不是最滿意,還是需要做些接線上的調整,主唱不舒服的話我覺得排練也好演出也好,效率會很低。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AUDIX OM5動圈話筒

作為主唱,對自己的聲音特質肯定要有所瞭解。那麼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動圈話筒也是很有必要的。我選這款原因很簡單,美國進口Curt Cobain同款,我在想他選麥克風時肯定找自己適合的,我乾脆跟著就行了。事實證明確實不錯,指向性強,低頻中頻挺飽滿,意外收穫就是發現錄音時用它拾音吉他箱的效果也特別好。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SM58

SM 57,58用於樂手和聲和吉他箱以及鼓的拾音


二把刀吉他手談對自己的音箱系統的使用感受

樂隊排練箱

對樂隊而言,我的建議是要有個多通道的排練箱,八通道以上。我那款沒找到照片。因為自帶功放,相當於一個簡單的八軌調音臺帶音箱,樂器多了隨時往上插,麥克風也能插很多,理論上可以八個樂器,八個話筒同時發聲音,還自帶混響功能,還一個用途,當舞臺返聽。價格便宜,搬運方便,因為不是電子管還不怕震動,禁得起折騰,建議樂隊的話要有一個排練箱。

有一次和另外幾個朋友去禮堂給幼兒園表演,現場哪有專業舞臺設備,幾個人還在商量如何讓主辦方增加吉他箱貝斯箱,我的經驗就用上了,不用那麼麻煩,直接排練箱,電鼓,吉他,鍵盤,貝斯往上一插,音箱線性輸出進舞臺的調音臺,事實證明演出音效還挺不錯呢。實用簡單的好東西,貴的也就兩三千元了不起了。

今天就寫到這吧,不知不覺又2600字,手機都熱了。希望這樣的非技術貼能給大家帶來一點信息和幫助。大家有什麼感興趣話題可以關注或者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哪天我再給大家聊聊錄音那點事。謝謝您的閱讀和支持!

還是那句話,音箱不重要,重要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