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作品有一個統稱,叫「 別人家的辦公室 」。各種羨慕嫉妒、各種口水橫流,要是自家公司也這麼贊,估計創造力 max 爆表。

-

這期給大家分享的是深圳水木空間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辦公空間設計,這個空間還獲得了被稱為 設計界奧斯卡 的德國 iF DESIGN AWARD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這個項目主要關於物料的可持續和空間的延展

-

2016 年末,原工作場所片區升級改造,短時間內需完成搬遷,迅速的環境轉換,促使設計師們重新關注周邊環境的狀態及物料的可持續性。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考慮可持續性的同時,物料獲取和實施的便利性等因素也需一起考慮。項目附近有許多倉庫,木託板較容易獲取;另外只需訂製部分金屬構件銜接固定木託板,就能使用。在這個項目裡,木託板似乎成了一個符號,這個符號不是標新立異的結果,而是特定時間、地點和需求相互影響下形成的選擇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國內的木託板原料大部分來自貨運剩餘木料的回收,木板有工人留下的數字、標記等痕跡,這些痕跡記錄下它們的歷史軌跡……來自非洲、南美洲,或許是歐洲、大洋洲……帶來了想象和趣味。木板塊寬窄不一,沒法工業流水線生產,木託板只能手工製造,缺少精確與嚴謹,甚至略帶粗糙,卻有著粗獷而獨特的自然質感。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走進水木空間建築工作室(AQUA+),能聞到一股天然木的香味。

-

關於空間延展……創造可流動性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開放工作區運用帶軌道滑輪的木託板進行分隔,活動間隔創造了一個流動的空間,讓工作場所的功能具有延展性。12 米長的吧檯區被定義為交流和閱讀,我們相信該場所如同海綿,能給工作場所帶來活力和彈性。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未來搬遷,只要擰開金屬構件的螺絲,卸下木託板返還給倉庫,便可循環再用。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AQUA+ ACHTETURE STUDIO 榮獲德國 iF DESIGN AWARD 2018 獎

︿

項目名稱:AQUA+ ACHTETURE STUDIO

設計公司:深圳水木空間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看看,這就叫做「別人家的辦公室」

︿

主創設計師:梁志平

設 計 團 隊:蔣茂華、程晶晶、肖 根、陳爍丹、

王雲龍、蔣振雲、葉智華、王曉珊。

【 近年獲獎項目 】

-

白鹿劇院建築設計

2016 艾特獎入圍最佳公共建築設計獎

2012 文化空間設計獎

上海國際體操中心立體車庫建築設計

2015 艾特獎入圍最佳綠色建築設計獎

苔 蘚

2016 艾特獎入圍最佳商業空間設計獎

2015 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

年度商業設計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