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和鄉下人誰更“愚”?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我抒我讀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本期推薦:《鄉土中國》

分享者:廣州市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站 陳亮

播出平臺:廣州新聞電臺FM96.2

重溫平臺:花城FM app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鄉土中國》作者是費孝通,他生於1910年,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一生從事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工作,留下數百萬字的著作,其中《江村經濟》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在40年代後期,根據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而成。本書不同於傳統的調查報告,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一些概念,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基層社會。篇幅雖小,但言之有物,書中的“差序格局”、“禮治秩序”等理論影響了幾代學者,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對中國社會基層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18年4月,《鄉土中國》排名清華大學借閱榜第6位。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主持人

《鄉土中國》是怎樣打動您的?

陳亮:我認為《鄉土中國》中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核心的觀點,說的是中國過去作為一個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其本質是鄉土性的。例如,北京的三里屯原為農村,因距離內城三里,所以稱“三里屯”,現在已經是北京時尚潮流生活的地標。還有廣州的客村,萬曆年間建村,本義是“客居他鄉”,如今已是廣州的中心地帶,獵德村就更不用說了,地處廣州CBD,但村裡還保留著划龍舟的習俗。

如果我們想知道這類社會變遷的背後有哪些奧秘,不妨捧起這本《鄉土中國》一探究竟。其實和我們息息相關。

主持人

您說這本書很有趣,有哪些段落是您覺得特別好看的?

陳亮: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例子是本書第二篇《文字下鄉》中關於城裡人和鄉下人誰更“愚”的故事。鄉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後汽車連續按喇叭,慌了手腳,東避西躲,司機拉住剎車,從窗戶裡探出頭,朝著土老頭啐了一口“笨蛋”。然後有一次費老帶學生下鄉,有一位城裡小姐來到包穀地,冒充內行說“今年麥子長得這麼高”,旁邊鄉下小朋友雖然沒啐她一口,但微微一笑,也不妨譯作“笨蛋”。一個是城裡人罵鄉下人“笨蛋”,一個是鄉下人嘲笑城裡人“笨蛋”。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鄉下人“愚”,其實是他們沒知識,沒文化,沒有見過世面,但這不是智力問題。反過來,這裡的城裡人是因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缺乏實際農業生產經驗而鬧了笑話。馬未都在有一期《圓桌派》中談到一個故事:

有個鄉下小夥在一家酒店做門童,只要來過的客人,他基本過目不忘,而且對客人的起居習慣和生活細節都能記得一清二楚,比如誰是不喜歡床頭櫃擺放花瓶的,誰是不喜歡把被子扎進床墊的。每次客人入住,他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也因此取得了客人的信任,幾十年過去,酒店所有員工都換了個遍,唯獨他無可替代,最後還成了酒店的金字招牌。

主持人

您有切身體會過這種“愚”嗎?

陳亮:有啊!特別有趣!上次去尼泊爾徒步就遇到過一個非常機靈的背夫,由於語言不通,我們基本都是打手勢或者眼神交流,但他察言觀色的能力絕對是一流的,我都懷疑他天生就會某種讀心術。當時我和我朋友就有個想法——帶他去廣州發展,憑他這股機靈勁兒一定能闖出一番天地。所以城裡人和鄉下人的“愚”之辯,關鍵是成長環境和生活經驗的不同所帶來的,而這並不影響個人智力和能力的發揮,所以鄉下人也並不要因為不懂城市規則而自卑,可能城裡人還沒見過捉螞蚱呢?見了蟑螂就嚇破膽呢?

我並不認為二者需要對立,只是覺得城裡人應該給那些來自鄉下底層的奮鬥者多些包容,同時對鄉土文化也應該多些瞭解。當然啦,鄉下人來到城市,也應該遵守公共秩序,儘量不要給這個城市添太多麻煩,在貢獻勤勞的同時留下一份溫存。

主持人

這本書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啟發嗎?

陳亮:主要還是工作上的啟發和影響。首先,時刻提醒我要做到廉潔自律,遠離不良的“圈子文化”和“裙帶關係”。第二,不能以道德代替法律,當今中國正處在一個由禮制社會向法治社會過渡階段,在我們處理違法違規案件時,不能僅僅依靠道德標準來評價是非功過,而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判罰。第三,還要多做實地調查研究,不要以“文件落實文件”,費老正是做了大量的鄉村調研,通過深入基層,調查取證,瞭解民情,才能對中國基層社會現狀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為國家和社會提供了諸多良策。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習總書記紮根陝北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充分了解農村現狀,體察農民疾苦,所以才不會脫離群眾,一直深受人民擁戴。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請掃二維碼

加入我們,一起讀書吧!

城里人和乡下人谁更“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