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是有錢,越要貸款買房?

1、為什麼越是有錢,越要貸款買房?

100萬20年後還剩多少?

“100萬20年前是天文數字,20年後算個毛毛雨,欠銀行越久就越賺。”

通常買房貸款都是20年,30年,就以20年為例,有一條几乎是鐵律的事情不容忽視:錢是會貶值的。過去10多年的實際通貨膨脹率大概都在8%左右,什麼意思呢?就是現在100萬,到明年實際上就只值92萬,只要錢放著不動,一年就會蒸發掉8萬塊左右。

為什麼越是有錢,越要貸款買房?

所以,如果手裡有100萬,有人會選擇全款買下房子,大家嘴上說土豪啊,心裡暗暗說一聲傻,有人則會拿這100萬中的一部分作為首付,而其他的錢用來貸款做產業,因為產業貸款利率畢竟比房貸高的多。

負債的另一個名字叫槓桿

如果房租大於月供,那麼算作真正的負債,如果房租小於月供,則為資產,但房租並不是幾十年如一日,月供卻相差無幾,對於這個過來來說,其實是一個從負債變為資產的過程。

有人誠惶誠恐稱房貸為負債,有錢人卻認為這叫槓桿。所以,永遠不要怕負債,不要怕貸款。

一位投資專家說過,投資的秘訣在於:沒錢時,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的錢和積蓄,困境和壓力只會讓你生變,會讓你督促自己無所不用其極地去賺、去搶,去拼命地生出錢來。”

為什麼越是有錢,越要貸款買房?

人生像滾雪球,拼得了膽量,你的雪球才能越滾越大。

身邊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同事Z買房之前週末吃喝玩樂泡夜店,自從買了房,現在認真工作努力上進,爭取加薪,自己過的不亦樂乎。工作了五年,職位也有所上升,手裡攢了一筆小錢,就在房價飆升錢買了一套小戶型用來投資,最近欣欣然對旁人說:”我要加油,如果能再買一套140平的房子就圓滿了“。

而相反,無房無車無貸的朋友C告訴我,自己月收入1w,生活質量很好,而Z款月收入5000左右,但是住在貸款買的上百萬的房子中,每天開車上下班,然而每次對比,總感覺怎麼也比不上Z,總覺心裡缺些什麼。

千萬不要等,有錢該買房就買房。

所以,我在不同的二線城市分別買了一套房,一年四季,輪著住······

2、四大優點,讓你明白貸款買房的好處

當下社會的真理是什麼?那就是有房!

有錢人在售樓處躲場雨都能順手買兩套房,沒錢人窮極一生才能付首付買套房子。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提前擁有自己的房子都選擇了貸款買房,貸款買房也成了最具爭議的話題,貸款買房到底值不值得?有的人說貸款買房會降低生活質量,為了一套房子成為一生的房奴不值得;有人說貸款買房能迅速提升身價,就算你的房子是貸款買的,但你有房了!那貸款買房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來看看貸款買房那些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好處就明白了!

1.利率低,用銀行的錢去投資省錢

隨著房貸政策的變寬,房貸基準利率已經從去年同期的5.65%降至現在的4.9%,所以利率也越來越低,尤其是公積金貸款買房不僅利率低,而且可以用公積金賬戶減輕經濟壓力。如果有多餘的錢大可以用來投資錢生錢,從政策來看,利率通道處於下行,這樣既可以用銀行的錢掙錢,也提前擁有了自己的房子,何樂不為?

2.投入少收穫大

這個投入少可不是房子的總價,是相對於全款買房首付款少,只要付了首付,剩下的準備好資料直接去銀行借就行了,只要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具備一定的還款能力,銀行會借給你,這樣你就有房子了!

3.貸款買房風險小有保障

貸款買房就等於銀行出一大部分錢替你付錢,所以銀行為了控制信貸風險,對於房貸的審查就相對嚴格,銀行會對房子進行考察,保障房子的開發商及房屋結構等安全性,所以貸款買房有銀行為你審查細節風險更小,財產更有保障。

4.通貨膨脹錢在貶值

在物價飛速上漲人民幣貶值的時代,錢越來越不值錢,也就是說房子有可能越來越貴。要等著攢夠錢了再買房,有可能你的攢錢速度遠遠趕不上房價的上漲速度,也許一輩子都很難住在自己的房子裡,擁有自己的家,所以貸款買房就是花銀行的錢提前享受生活。

這四點還不足以說明貸款買房是一個多麼明智的選擇嗎?要知道,在當今社會,貸款買房不僅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哦~

為什麼越是有錢,越要貸款買房?

3、樓市調控持續加碼,購房成本繼續提高

近日樓市再爆出一個大消息,北京房貸利率再次收緊,首套房房貸利率將執行

舉例來看,假設購房者的貸款為100萬,首套房貸利率將執行8.5折優惠政策,30年期月供約為4872.68元;當執行基準利率時,月供為5307.27元;當執行最低1.1倍基準利率時,月供為5609.07元,而且現在有政策規定貸款週期最長為25年,月供將變為6075.36元。因此,新政策後,購買首套購房的購房者每個月要多還300元左右。然而,就北京房價來看,恐怕月供增加幅度遠遠不止300元。

有專家分析,最近出現的基準利率上浮是北京按揭貸款歷史上最嚴格的政策,另外購房者的資金成本持續上升,已經逐漸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貸款壓力越來越大。還有業內人士預測,在信貸持續收緊的大週期內,樓市降溫將持續下去。

根據相關統計,去年以來,截至年底共有60個地級以上城市和超過30個區縣,累計發佈調控政策超過160多次。如今,調控的效果初步顯現,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此前房價“高燒”的一二線城市,漲幅明顯降溫,基本退至1%以內;而上海、合肥等前期領漲的城市,環比房價甚至下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