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王者荣耀》时代回望《英雄联盟》

站在《王者荣耀》时代回望《英雄联盟》

最近,广西四名初中生放学后在商店外蹭网打《王者荣耀》,一直打到半夜12点,回家途中遭男子刘某持棍抢劫,刘某对四人进行了殴打并抢走了四部手机,得知四人是因为贪玩游戏才凌晨回家后,他又强迫四人为他按摩并跳舞给他看,声称要让他们玩个够,一直折腾到早上五点才放他们回家。

随手摘两则新闻,就可知《王者荣耀》在我国已经融化到了空气中,无需多言。2亿注册用户,5000万日活,一季度120亿营收,单款皮肤单日卖了1.5亿。这是一种小便失禁的力量,交给谁,都会尿醒。

可是,从来只见新人笑,有谁闻得旧人哭。虽然我现在《英雄联盟》确实玩得越来越少了,但这把,我还是要站在《王者荣耀》时代回望《英雄联盟》,回望那些操蛋与欢欣。

一个正常的《LOL》职业选手都是从十七八岁开始训练,进入职业战队,一直打到二十四五就会面临退役,因为年纪太大,手速和反应都变慢了,跟不上趟,不得不退。我是以三十岁高龄入坑的,不知该算中年还是老年,索性就叫中老年玩家吧,

假如我也有专属战歌的话,应该就是「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了。

中学玩《魔兽世界》3C地图时长期使用射手,那段经历奠定了我后来玩《LOL》时祖传ADC的扎实补刀基础。一个普通的阴天,我打开了《LOL》官网,下载了那个当时还不算特别庞大的客户端,静静等待进入一个新世界。

我生活的城市并没有山,但我向窗外看了一眼,确实是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在这里我也呼吁大家和我一样,养成「遇重大节点,必观测天气」的好习惯。下载完成后,我进了游戏,系统推荐的区叫巨龙之巢,是网通第七区。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郊区,而且是最远的远郊。新手引导英雄是寒冰射手艾希,和我之前打3C时玩的英雄简直是龙凤胎,技能很接近,我上手很快,一样的补兵,一样的推塔,一切既陌生又熟悉,像十年后又回到了奶奶的老院子。

玩了一段儿时间后,我才知道原来《LOL》也有地域鄙视链,一般来说,电信一区艾欧尼亚是最早的区,也是公认最牛逼的区,很多职业玩家和主播都在电一,高手云集,相当于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网通一区比尔吉沃特也很牛逼,仅次于电一,相当于上海。其次就是电二、网二,像电四,网五之类的就都是大郊区了,

我所在的巨龙之巢是网七,堪称远郊重镇。

《LOL》的地域鄙视链异常严重,你看直播就能发现,地图炮的思想根深蒂固,绝对的「犯我河南者,井盖必丢」。常见的弹幕鄙视思路是:电一的青铜二去了郊区就能直接上白金。

艾希玩久了,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不是艾希这种没有位移技能的英雄可以驾驭的。在《LOL》的世界里,没位移就等于死路一条。《LOL》归根结底是一个建立在位移基上的游戏,一切设定都围绕位移内核展开。

于是,我开始寻找我人生中第二个《LOL》英雄。运气不错,没过多久,我就找到了——皮城警备凯特琳,江湖人称女警,这也是我玩的第一个有位移技能的英雄。

因为太顺手了,我一口气打了八百场女警,要知道,在远郊低分段,一场比赛平均下来怎么也得四十分钟,八百场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啊,你见过凌晨四点的鄂尔多斯么。但八百场其实是个双刃剑,到后来,我每次用女警出战都会引来瞩目,带了节奏就会听到「八百场的女警就是屌」,坑了队友就会听到「就这你妈还打了八百场」。

《LOL》在某种意义上,基本就是年轻人的交流硬通货,就像孕妇们碰到一起总会算算清宫图一样。现在的《王者荣耀》也是一样。过年回老家,碰到那些好久不见的表弟时,每次都是靠《LOL》来打破许久不见的生分。大家围坐一桌,各玩各机,场面清冷。但只要有人起头,问出一句:「新英雄你们都玩了么。」然后就能纠扯出两个小时的聊资。大家越聊越嗨,桌上的菜好像也变得更好吃了。

《王者荣耀》是公认的少年宫,遍地小学生。但作为一款降低了操作难度的手游来说,其实早已进入了小学生的驾驭射程,小学生多归多,坑的比例可比《LOL》小多了。《LOL》里小学生才是真的残暴小学生。一些口下留德的人遇到脑残队友时,都会忍不住打出一个:「小学生?」本意是戏谑,但就我在巨龙生活多年的经验来说,我感觉,巨龙是真的有很多小学生在玩,是那种真的戴红领巾,每周一参加升旗仪式的小学生。

小学生最擅长的就是就是挂机和送人头,这也是《LOL》里最恶心的行为。

小学生们因为在人间历练时间太短,所以心智还不健全,当然,我国大学生们心智也一般健全。小学生和大学生们挂机送人头的理由千奇百怪,无法预判,国服各区都有,郊区登峰造极。

有一次我刚买了一个诺手的灌篮高手皮肤,开场买完出门装后我就运着球往上路跑,跑在半路,就看见ADC问我:「篮球哪买的。」我没在意,以为他在调戏我,就没理他。过了一会,兵线过来了,他又开始说:「我问你,篮球哪买的。」我一看是个病人,就回了一句:「体育用品店。」然后,他直接来了一句:「挂机。你们玩。」再然后,我方辅助浑身懵逼,只身坚守下路一塔,被打成了野狗。20分钟一到,我们秒投。直到现在,《LOL》玩家的自尊心都始终是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很多人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会愿意花钱给英雄买皮肤,我见过很多人,自己平时穿得像丐帮少帮主,有时一身衣服能顶半个月,但手上的英雄却拥有全部皮肤,不惜财力,出一款买一款,他自己身上的衣服基本都没有皮肤贵。这种行为的理论基础其实很简单,就是《茶馆》里松二爷的那句话:「我饿着,也不能叫这鸟儿饿着。」

后来联盟为了打击各种破坏游戏公平的行为,推出了「裁决之镰」机制,确实取得了实效。在游戏中挂机或秒退的人会被系统裁决,按恶劣行为次数累计,分别处以登录等待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极刑,没人愿意盯着屏幕看二十分钟倒计时再开始比赛,所以大家都学乖了一些。在「裁决之镰」出现前,我一直以为只有中纪委介入才能有效解决国服的各种毒瘤行为。

除了毒瘤以外,其实《LOL》也还是有很多有营养的东西,我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小哲理。有一次,一个陌生的朋友问我如何调解婆媳关系,他老婆和他妈天天干仗,干的他失眠、易醒、神经衰弱。

我对他表示同情后,开始帮他分析,其实婆媳矛盾和《LOL》队友之间的矛盾内核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因为交流的太多了。我有一段儿时间打《LOL》,开场三分钟必和队友因为各种屁大的的事诸如他的ID太恶心之类的开始吵架,五分钟就送成了一条红河,连续掉大段。

后来我找到了化解办法,胜率一路飞升,这个和谐灵药很简单,就一句话:

「没有交流,就没有伤害。」你一进游戏就把所有人都屏蔽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队友送人头的概率,同时极大地提高胜率。依此法,该赢的比赛绝对输不了,该输的比赛极有可能会翻盘,亲测有效。

要说从《LOL》中还能学到什么,那应该就是脏话了,因为《LOL》玩家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骂起来都是口吐莲花。骂战初期,大家一般都是先来几句全国人民都懂的错别字版三字经,但普通话的表现力毕竟有限,于是人们就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从小到大听过的所有家乡骂人话,使劲砸键盘。

大家在泄愤的同时,也交流了各地文化。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就是:「顺风笑嘻嘻,逆风妈卖批。」妈卖批是南方几个省的通用脏话,现在已经成了《LOL》里的普通话,在全国各族各界《LOL》玩家中普及开来了,有事没事卖一下。

蒋方舟老师在微博发过一句话:「一个自由的人在他失败的时候,是不指责任何人的。」我觉得拳头公司真该花重金买下这句话,作为《LOL》友好竞技宣传语。《王者荣耀》也一样。

有时候,在国服玩《LOL》,真的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慢慢地,我在国服学会了如何直面逆境,学会了随遇而安,甚至学会了如何管理情绪,受益终身啊朋友!

当时看直播听一个女主播聊过一件事,她去台服打排位,有一局心不在焉,发挥一般,连续坑,连续送,突然中单在他面前停住不动了,她估计应该是在打字喷她,正打算学习学习台湾同胞是怎么喷人的,没想到,台湾中单打出一句话:「没关系,撑过前期就好了,加油。」

当时,她的泪水一秒钟夺眶而出,飞流直下,她含着泪,舔着咸,回了一个好,泪水又止不住的往外淌。那局结束后,她去发了一条微博:「国服数载,从未此遇。」

尽管有特别的乐趣,但冷静地说,在国服玩《LOL》绝对是一场修炼,感觉全国的戾气都集中在这里,不像是全国的中学生、大学生们在玩,倒像是一群少年犯在玩,还有一些应该是犯案无数,隐匿多年的连环杀手。

初期刚玩《LOL》时,我产生了自幼以来从未有过的游戏体验,几乎每天都想杀人。我经常想,要是有一个超级大网吧,可容纳几万玩家共聚一室一起玩,当天到底会死多少人。

玩的人越来越多,《LOL》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LOL》里的黑话和骚话就是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骚话主要是嘲讽对手,有一次我用天使开大越塔强杀一个残血安妮,结果被晕在了塔下,最终被活活烧死,我死后七秒,魂魄刚刚离开肉身,对面安妮给我来了一句:「学到了么?」

当时我差点一口鲜血涌出来,学到你妈逼,气得我想吃鼠标。随后,我在草里阴了半年,终于等到她。可爱的安妮蹦蹦跳跳走了进来,打算横穿草丛,我劈头盖脸扔出一套猝不及防的技能加点燃,直接带走,并迅速敲出一句,「谢谢老板」。那一刻,我听到了海哭的声音。

作为一个中老年玩家,躲在屏幕后边,和无数个年轻人同场竞技,其实还是有一些负担的。有一件事我记到现在,在我还在玩艾希的时候,有一局大家选完英雄开始闲聊,一个人问:「你们都多大啊。」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撒个小谎,打个26出去。

没想到队友们手都很快,抢在我前边纷纷作答,有一个说他19,还有一个说他18,最大的一个是21,还有一个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打了一个16。我不知道这几个人里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隐瞒年龄的中老年玩家,最终我还是举着没底气的手指,生硬地敲出了一个22。一下年轻八岁,对我来说已经很吃力了。

冲锋前,我还真有点肝颤,因为我没有防割手套,真一刀砍过来,我没有闪现可怎么躲。谁曾想,冲进房间后的景象和我们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根本没人抵抗,他们看见我们很镇定,房间里没有电视,大家居然都有手机,所有人都乖乖坐在没有海绵的沙发上玩手机。

我各屋转了一圈儿,发现几个男的都是标准的《LOL》重度玩家脸,面黄肌瘦,发型坚挺,眼神中充满疲惫但又闪烁着一丝欢欣。

我想,如果那时就有《王者荣耀》的话,他们憋在这个屋子里开黑,可能会快乐一些吧。或者,打《王者荣耀》打的玩物丧志,没那么多赚钱的欲望,也就不会被骗来搞传销了。

这件事过去一年后,我也慢慢忘了,继续日复一日的投入到战斗中,有一次,我玩ADC,一个机器人给我打辅助,拉得特别准,绝命神钩,我俩很默契,对面也很配合,每次都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一个送,我们每局都把对面打得裤子都不会尿,轻松七连胜。

最后机器人加了我好友,和我私聊,问我是哪儿的,我说鄂尔多斯,他大吃五惊,说他是贵州的,前年还被传销集团骗来鄂尔多斯呆了几个月,我大吃十斤,原来是故人。最后我们相约下次假如他再被骗来,想办法联系我,我请他吃蒙古料理,吃完一起去网吧开黑。

其实三十岁称老,未免有装逼矫情之嫌,但确确实实每局都会面对平均年龄不满20岁的年轻人,从这个角度,也不算过。从小到大我玩了无数个游戏,或多或少从每个游戏中都得到了快乐,收获了体验。《LOL》是其中收获最丰富的一个。说得艺术人生一点,《LOL》其实和人生的内核是一样的,有顺风,也有逆风,顺风时不浪不作,戒骄戒躁,稳稳拿下,逆风时直面困境,步步为营,惊天翻盘。

还记得多少次我和队友们攻城略地,打出一次次团灭,提着龙头,砸碎水晶。还记得多少次我们被虐得落花流水,提着裤子,坚守门牙,最终卧薪尝胆,反败为胜。那些咬牙抠脚、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大多数人的人生坦途中,真的寥寥。玩游戏的初衷,不就是为了体验平淡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乐趣与感受么。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拳头公司,感谢《LOL》,感谢郊区,让我们这些中老年玩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每一天,打完最后一把,关掉客户端,耳边都好像有人顺势唱起了那首歌:「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