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尼日爾、蘇丹

預警|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尼日爾、蘇丹

埃塞俄比亞:南方人民民族州族際衝突頻發,社會安全綜合風險持續預警

2018年6月12日,埃塞俄比亞西南部南方人民民族州(SNNPR)錫達馬地區(Sidama)阿瓦薩鎮(Awasa或Hawassa),錫達馬族(Sidama)民眾舉辦文化節慶祝活動,並呼籲脫離該州、建立自己的獨立聯邦州,部分民眾阻塞道路,向過往車輛擲石塊,並與當地沃萊塔族(Wolayta)發生暴力衝突。6月12日至13日,該州索多鎮(Sodo)、韋爾基特鎮(Wolkite)等地也相繼發生族際騷亂。6月15日,埃塞當局已安排聯邦安全部隊進駐,暫停當地大部分公交服務,並實施汽車限行。截至6月17日,本輪族群衝突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89人受傷、2500多人流離失所。未來數日與數週,不排除該事件後續持續發酵升級,引發更多示威騷亂與族際暴力衝突的可能。

【點評】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數據庫顯示,錫達馬族與沃萊塔族常因土地糾紛爆發衝突。錫達馬族希望脫離南方人民民族州,並將沃萊塔族驅逐出錫達馬族祖先的領地。另據當地媒體報道,本輪騷亂青年還襲擊對方族群成員的旅店、商業場所和住宅。此外,iCover平臺數據庫還顯示,2018年6月9日晚,埃塞俄比亞西南部南方人民民族州(SNNPR)蓋德奧(Gedeo)地區與奧羅米亞州(Oromia)西古吉(West Guji)地區交界處附近的迪拉大學(Dilla University)主校區圖書館,遭不明武裝分子手榴彈襲擊,已造成12人受傷。此前,6月3日,蓋德奧-西古吉邊境及周邊地區也曾發生暴力事件,造成至少20人死亡,50座房屋被毀,目前,該地區蓋德奧族與古吉族群體間局勢依然緊張。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統計,自4月爆發族際糾紛暴力騷亂以來,蓋德奧地區和西古吉地區已有共計超過20萬人流離失所。

iCover平臺專家分析,2018年2月17日,埃塞俄比亞國防部確認,自16日起開始實施全國緊急狀態6個月,至8月底,以保護“憲法秩序”,本次系埃塞2016年10月以來的第二次全國緊急狀態。新一輪緊急狀態實施以來,部分民眾反政府與牴觸情緒不斷增長,全國多地仍現動盪,反政府示威仍時有發生。雖然,2018年4月2日,奧羅莫族人阿比-艾哈邁德當選新任總理後,釋放數千名政治犯並呼籲全國團結,國內局勢逐漸緩和,但國內族際衝突、宗教衝突、區域利益糾紛與民眾反政府情緒依然不時引發地方性、零散性抗議示威、低烈度安全衝突等事件。6月5日,鑑於目前國內的法律與秩序已恢復,埃塞全國緊急狀態已提前2個月解除,但近期敏感時期與未來數月,仍不排除上述糾紛衝突出現反彈的可能,仍然值得中方在外人員持續與高度重視。

鑑於以上覆雜情資與風險分析,iCover平臺專家建議駐埃塞各地,尤其是首都、提格雷州、奧羅米亞州、阿姆哈拉州、阿法爾州、索馬里州、南方人民民族州等多地,中方人員近期敏感時期與未來數月,應避免談論社會、民族、政治敏感話題,謹慎或避免前往邊境與部分族群交錯的高危敏感地區,並在其他中等風險區域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備。建議在外人員減少在集會場所、宗教節慶場所、加油站、運油/糧食/食糖車輛、大學校園、政府、執政黨或軍警部門相關建築、設施或車輛周邊等人群密集公共場所逗留的時間。中資企業應遵守當地有關法律法規,採取必要防範措施,留意駐地周邊異常情況及可疑人員,提高駐地與隨行安保等級,提前儲備足夠基礎物資,做好應急預案,確保安全,並提前購買人身財產保險,以減少損失。中方人員應注意可能的族際衝突、示威抗議、邊境爭端、暴恐活動與局部社會動盪風險。同時,應嚴格遵循埃塞軍警部門及當地政府有關禁令,並聽從當局發出的最新指示行動。

尼日利亞:球迷疑遭博科聖地組織成員襲擊,全國多地連日暴力衝突頻發,社會安全綜合風險持續預警

2018年6月16日晚,尼日利亞東北部博爾諾州(Borno)丹博阿鎮(Damboa),當地民眾觀看2018年世界盃國家隊比賽直播回家途中,遭疑似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自殺式爆炸與手榴彈襲擊,造成至少34人死亡、18人受傷。同時,全國多地連日暴力衝突頻發。6月10日至14日,尼日利亞東南部阿誇伊博姆州(Akwa Ibom)Eket地方政府管轄區(LGA),當地敵對的“維京人團體”(Vikings Confraternity)與“黑斧”(Black Axe)異教徒團體發生持械暴力衝突,造成3人死亡,至少20人被捕。當局料持續在該地區部署大量警力維持治安。6月15日,尼日利亞南部阿比亞州(Abia)經濟中心阿巴市(Aba)埃努古-哈科特港(Enugu-PortHarcourt)高速公路 Osisioma Ngwa路口附近,Ngwa高中附屬FOB軍營士兵與當地機動警察部隊(MOPOL)警員因口角發生暴力衝突,造成1名士兵與2名警察死亡,數名路人受傷。6月17日,尼聯邦首都特區(FCT)Bwari鎮,當局在豪薩族(Hausa)與Gbagyi族群體緊急局勢加劇後,宣佈實施每日18時至次日6時的無限期宵禁。

【點評】iCover平臺專家分析,因伊斯蘭教統治尼北部,基督教主導尼南部,尼日利亞“中間地帶”(Middle Belt)恰巧處於多宗教信仰和各民族混居地區,社會矛盾異常尖銳、錯綜複雜。目前,尼“中間地帶”族際衝突的致死人數已超過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在尼東北部的恐襲,此趨勢值得中方在外人員持續與高度重視。此外,尼偏遠農村地區,因警力資源有限,且道路基礎設施較差,尼安全部隊對騷亂衝突反應往往嚴重滯後,衝突可能持續數小時。當前,尼日利亞國家隊參加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大批民眾聚集觀看比賽或引發各類群體性事件與恐怖襲擊事件,也值得中方在外人員重視。

鑑於以上覆雜情資與風險分析,iCover平臺專家建議駐尼日利亞各地,尤其是尼東北部、中間地帶、南部等高危地區,中資企業與在外人員在近期敏感時期與未來數月,應密切關注當地媒體對各類安全事件的跟蹤報道,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備。在外人員應避免談論民族、部族、宗教、社會、政治敏感話題,儘量減少在尼東北部地區、中部民族部族混居地、南部三角洲油氣設施、各宗教節慶場所、犯罪案件高發地區(尤其是高速公路、幾內亞灣海盜活躍區域)、政府與軍營設施、宗教禮拜場所、學校、集市、難民營地、公交樞紐、周邊地區等人群密集公共場所逗留的時間,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提高警惕,留意駐地周邊異常情況及可疑人員,適度提高駐地與隨行安保等級,注意安全防備,做好應急預案,避免進入軍警人員安全行動區域。中方在外人員應提前購買人身和財產保險,引入綁架勒索預防危機管理解決方案,儘可能減少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在外人員應預計偶發性局部交通中斷與安保措施加強,注意當地可能的民族與宗教矛盾、部族幫派衝突、示威騷亂、難民危機、暴恐活動與局部社會動盪風險。同時,應嚴格遵循尼日利亞軍警部門與政府有關禁令,並聽從當局發出的最新指示行動。

尼日爾:部分地區再延3月緊急狀態,武裝衝突與潛在恐怖活動風險持續預警

2018年6月19日獲悉,尼日爾政府因安全原因,再次延長迪法大區(Diffa)以及塔瓦大區(Tahoua)與蒂拉貝里大區(Tillabéri)部分地區的緊急狀態3個月,至9月18日。此前,4月27日至5月18日期間,尼日爾靠近馬裡邊境附近,各類武裝衝突與襲擊共造成100多人死亡。

【點評】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數據庫顯示,尼日爾東南部迪法(Diffa)大區由於與尼日利亞北部、喀麥隆北部、乍得西部接壤,頻遭“伊斯蘭極端原教旨主義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在乍得湖(Lake Chad)地區的襲擊與威脅,自2015年2月以來一直處於緊急狀態。緊急狀態允許尼軍方隨時搜查該地區私宅,每日20時後禁止車輛通行,實施宵禁。近5年來,基地組織北非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組織”(AQIM)、“西非統一和聖戰運動”(MUJAO)、“伊斯蘭衛士”(Ansar Dine)等武裝組織及毒販團伙在尼日爾與馬裡、布基納法索邊境地區發動多起襲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2017年3月3日以來,蒂拉貝里大區(瓦拉姆省、阿約魯省、班吉拉雷省、阿巴拉省、巴尼邦古省)及塔瓦大區(塔薩拉省、蒂利亞省)進入緊急狀態,當局實施交通管制,每日20時至6:30之間,禁止蒂利亞(Tillia)與塔薩拉(Tassara)的汽車與摩托車行駛,並在蒂拉貝里大區6省禁止一切交通通行。此外,當前尼日爾境內潛在高危襲擊目標包括:政府與軍警設施、宗教場所、外國企業、人員與設施以及餐館、咖啡廳等外國人經常光顧的娛樂場所。

鑑於以上覆雜情資與風險分析,iCover平臺專家建議駐尼日爾各地,尤其是靠近尼日利亞、馬裡、布基納法索等邊境廣大地區,中方人員未來數月應謹慎或避免前往高危區域,密切關注媒體對安全事件的最新報道,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備。在外人員應減少在政府機構、政黨、軍警部門相關建築、設施、車輛、難民營、宗教場所、集市、外國人經常光顧的娛樂場所等人群密集公共場所周邊的逗留時間,避免談論政治、宗教、社會敏感話題,採取必要防範措施,留意駐地周邊異常情況及可疑人員,提高駐地與隨行安保等級,做好應急預案,確保安全。中方人員應注意避免洩露個人信息, 尤其是有關國籍、工作、家庭等方面信息,出行保持靈活多變的路線,提前購買人身和財產保險,引入綁架勒索預防危機管理解決方案,儘可能減少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在外人員還應預計當地局部交通中斷與安保措施加強,注意可能的武裝襲擊、暴恐活動、示威抗議與局部社會動盪風險。同時,應嚴格遵循尼日爾軍警部門及當地政府有關禁令,並聽從當局發出的最新指示行動。

蘇丹:唯一海港蘇丹港缺水斷電,民眾連日抗議遭暴力驅散,物資短缺與示威衝突風險預警

2018年6月12日起,蘇丹東北部紅海州(Red Sea)首府、國內唯一海港蘇丹港(Port Sudan),大批民眾連日集會反政府示威,抗議該市嚴重飲水短缺與間歇性斷電,遭安全部隊催淚瓦斯與實彈暴力驅散。截至6月17日,雖然當局已解僱紅海州水務公司負責人,但零星示威仍在持續。諸蘇丹東部民間社會組織已公開呼籲紅海州州長調查分配給該州飲水供應系統維護與擴建的資金使用情況,更換政府行政人員,解決“挪用公款貪汙問題”。未來數日與數週,不排除該事件後續持續發酵升級,引發民眾進一步反政府示威與潛在警民對峙暴力衝突的可能。

【點評】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數據庫顯示,自2018年4月以來,蘇丹港出現嚴重飲水短缺危機,導致瓶裝水價格大幅上漲。6月12日,蘇丹港Korea區居民封鎖通往集市的主幹道,拉開本輪反政府示威序幕。示威者還企圖破壞政府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遭安全部隊暴力驅散。

此外,iCover平臺數據庫還顯示,2018年1月1日蘇丹新年度預算生效以來,因海關稅率上升、麵粉與燃料短缺等問題,一系列生活必需品物價持續飛漲,已引發首都喀土穆(Khartoum)、東南部森納爾州(Sennar)、烏姆杜爾曼(Omdurman,又譯“恩圖曼”)、北喀土穆(Khartoum North)等多地民眾抗議示威,遭當局暴力驅散。目前,蘇丹經濟形勢嚴峻,蘇丹外交部預算赤字已達3000萬美元。未來數週與數月,若相關問題仍未能妥善解決,中方人員今後仍需做好可能遭遇多起民眾抗議示威活動的心理準備,並應做好應急預案,以免遭受影響。

鑑於以上覆雜情資與風險分析,iCover平臺專家建議駐蘇丹各地中方人員,在近期敏感時期與未來數月,應謹慎或避免前往首都、紅海州、喀土穆州、森納爾州等地示威熱點敏感區域,避免前往卡薩拉州與北科爾多凡州等緊急狀態地區,提高警惕,嚴格出行管理,減少與陌生人員接觸,避免單獨出行,適度提高工作場所與隨行安保等級,做好應急預案,提前儲備各類生活基本物資,避免談論社會、政治、經濟敏感問題,儘量減少在供水點、加油站、高校校園、法院、議會等政府機構與各類政治集會場所的逗留時間,以免遭受影響。在外人員還應預計當地局部交通中斷與安保措施加強,注意可能的抗議示威、部族衝突與局部社會動盪風險。同時,應嚴格遵循蘇丹軍警部門及當地政府有關禁令,並聽從當局發出的最新指示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