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異常繁榮的朝代,經濟全球領先,工人工資比知府還要高

西方社會曾經出現“腦體倒掛”的現象,即相同的工作時間,體力勞動者取得的報酬等於或者高於腦力勞動者的報酬數量。如,通用工廠技術工人的工資水平高於美國普通大學教授的平均工資,普通管道工的收入是一般美國人的兩倍以上。

歷史上異常繁榮的朝代,經濟全球領先,工人工資比知府還要高

這種現象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某些特徵,卻並非西方獨有,至少在南宋時期就曾有類似的現象發生。

南宋時期,熟練僱工的工資是高過普通公務員的,甚至比知府的工資還要高。

歷史上異常繁榮的朝代,經濟全球領先,工人工資比知府還要高

我們都知道,宋代是高薪養廉的時代。自立國起,宋代就給予知識分子,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特有的尊重。既是如此,工資待遇自是不低。大致算來,普通公務員工資年薪有20萬元之多,宰相級別更是可以達到千萬之巨。如果再加上福利,那簡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到了南宋,公職人員薪酬雖有所降低,但也十分可觀。具體到知府一級,年薪大概有四百貫,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15-20萬元。知府屬於士大夫階層,這種收入應該不低,至少養活一家老小綽綽有餘。

歷史上異常繁榮的朝代,經濟全球領先,工人工資比知府還要高

然後,對比整個社會,這種收入卻不怎麼高。有宋一代,社會階級發展明顯變化,市民群體快速崛起,除了公務員隊伍外,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也構成了當時的中產階級。商人、小業主我們就不說了,收入無法估算,但就手工業者,尤其是熟練僱工的收入比知府要高的。

這是為何呢?綜合來看,僱工工資高低一般受整體經濟、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影響。

歷史上異常繁榮的朝代,經濟全球領先,工人工資比知府還要高

南宋紹興和議後,社會相對穩定,中原人士南遷,帶來了很多先進技術和勞動力,加之南方資源稟賦較好,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到了中後期,南宋經濟發展達到頂峰,以世界15%的人口,創造了全球大約75%的經濟總量,讓人歎服。

當時,紡織業、制瓷業、造紙業、印刷業、造船業發展迅速,尤其是紡織業尤為發達,遍及江浙、川蜀等地,官方設有“織錦院”,工匠數千,產品精美,遠銷海外。

歷史上異常繁榮的朝代,經濟全球領先,工人工資比知府還要高

宋朝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不抑商的朝代。南宋時期,臨安、建康、鎮江許多大城市,日益繁盛,其中臨安城市人口逾百萬,城內商品交易繁榮,極為繁盛,是當時最大的商業城市。商業的繁榮,大大增加了朝廷的稅收,工商業成為當時的第一稅源,這種封建社會是不可想象的。

歷史上異常繁榮的朝代,經濟全球領先,工人工資比知府還要高

整體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市場交易頻繁,手工勞動者的價值必然會得到認可。在這種背景下,技術工人的工資高過公務員,甚至中層官員的工資,倒是極為正常的。當然,這只是基本工資的比較,技術工人收入是否真比知府高那就另當別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