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園林建築屬於園林中以人工美取勝的硬質景觀,是景觀功能和實用功能的結合體;植物體是有生命的活體,有其生長髮育規律,具有靈動的自然美,是園林構景中的主體。建築與園林植物之間的關係應是相互因借、土自互補充,園林建築和植物的配置如果處理得好,可互為因借、相得益彰,使景觀具有畫意。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一、建築與植物造景的關係

優秀的建築作品,給人帶來藝術的享受,但終究還缺少些生氣。園林建築是構成園林的重要因素,但是要和構成園林的主要因素——園林植物搭配起來,才能對景觀產生更大的影響。園林植物與建築的配置是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結合,處理得當,二者的關係可和諧一致。植物豐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變的線條、優美的姿態及風韻都能增添建築的美感,使之產生出一種活潑而具有季節變化的感染力、一種動態的均衡構圖,使建築與周圍的環境更為協調。

園林建築屬於園林中以人工美取勝的硬質景觀,是景觀功能和實用功能的結合體;植物體是有生命的活體,有其生長髮育規律,具有靈動的自然美,是園林構景中的主體。建築與園林植物之間的關係應是相互因借、土自互補充,園林建築和植物的配置如果處理得好,可互為因借、相得益彰,使景觀具有畫意。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二、建築與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植物可以協調建築物使其和環境相融合, 而景觀建築則又把各種植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 更好地表現了景觀的美觀效果。

1、植物配置對園林建築所起的作用

植物配置使園林建築的主題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據建築的主題、意境、特色進行植物配置,使植物配置對園林建築主題起到突出和強調的作用。通過植物配置的多樣性、靈活性可以打破園林建築生硬的關鍵,有助於軟化園林建築的呆板生硬的線條,實現和諧的平衡,同時也可以豐富園林建築的趣味性,使園林建築景物變得豐富多彩。

2、園林建築對植物配置的作用

園林建築為植物的配置提供空間,土壤,並且也能改善植物的局部小氣候。建築的外環境、天井、屋頂等對陽光雨水進行控制,同時,通過建築的遮、擋、圍的作用,能夠為各種植物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園林建築對植物造景起到背景、框景、夾景的作用,植物的配置必須根據園林建築提供的背景和框架來進行,和植物一起組成優美的構圖,園林建築的風格和功能也為植物配置提供了一定的主題和風格。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三、不同風格的建築設計中的植物配置

園林植物的配置應依據園林建築來進行配置,從而更好的突顯園林建築的主題、豐富園林建築的意境、凸顯出了園林建築的風格與特色。每座建築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歷史背景、和功能,建築的植物配置應和建築的風格和諧統一,以襯托建築、豐富建築構圖,賦予建築以時間季候感。

1、古典園林中的建築與植物配置

我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古典園林眾多。由於園主人身份不同以及園林功能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導致園林建築風格各異,故對植物配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中國古典皇家園林,,如頤和園、圓明園、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園林建築為了凸顯皇家的威壓和嚴肅,宮殿建築群往往大都具有佔地較廣、個體宏大、耗資巨大,並且都採用了金碧輝煌、色彩濃重的厚重豔麗色彩。這些氣勢宏大、色彩濃重以及嚴整的佈局則為植物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選擇原則,也必須符合這種皇家的氣勢和格調,才能相映生輝。常用觀賞花木有松、竹、梅、樟、蘭、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中國傳統的樹種,如海棠、銀杏、國槐以及芍藥、松柏等等植物本身具有姿態蒼勁,意境深遠,氣勢龐大的特點,因此成為佈置皇家園林建築的最佳選擇。且一般多行規則式種植,與色彩濃重的建築物相映襯,形成莊嚴雄渾的園林特色。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2、江南私家園林中的建築與植物配置

江南古典私家園林面積不大小巧玲瓏、精雕細琢,其代表是蘇州園林。江南是水鄉,是水的故鄉,其溫婉柔弱、才子佳人的文化底蘊決定了其園林建築也是精雕細琢、小巧玲瓏、臨水而建。 常通過以小見大的手法再現大自然的景色,以“ 咫尺之地”進“城市山林”, 建築以粉牆、灰瓦、慄柱為特色, 用於顯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植物配置重視主題和意境,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意境,在景點命名上體現建築與植物的巧妙結合, 多於牆基、角隅處植松、竹、梅等象徵古代君子的植物。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3、寺廟園林中的建築與植物配置

作為中國古典園林四大類型之一的寺廟園林,其植物配置自然遵循古典園林植物配置的原理與方法。除此共性之外還有其獨特的個性,具體表現在儒道佛對自然的態度、寺廟與植物的關係、寺廟園林植物配置方法與寺廟園林植物選擇特點等。寺廟與植物的關係,既是美學的,又是宗教的。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寺院、陵園建築這些場所主要體現其莊嚴肅穆的場景, 多用油松、圓柏、國槐、七葉樹、銀杏,而且多采用列植和對植的方式種於建築前。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4、 現代園林中的建築與植物配置

現代景觀建築造型較靈活, 形式多樣。因此,樹種選擇範圍較寬,應根據具體環境條件、功能和景觀要求選擇適當樹種,而且栽植形式亦多樣。可根據景觀建築的功能、性質、風格等因素, 採用不同的搭配方法和種植排列方法配置, 體現整個景觀的特點。由於不同植物的質地和色彩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所以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經常運用不同的植物烘托不同風格的建築和塑像。一般體型較大、主題莊嚴、視線開闊的建築物附近,會選幹高枝粗、樹冠開展的樹種;在玲瓏精緻的建築物四周,會選栽一些姿態輕盈、葉小而緻密的樹種。現代園林中的雕塑、噴泉、建築小品等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裝飾,或用綠籬作背景,通過色彩的對比和空間的圍合來加強人們對景點的印象,產生烘托效果。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5、歐洲風格的建築與植物配置

歐洲風格的景觀建築一般多采用造型豐富、耐修剪的樹種, 如圓柏、側柏、冬青、枸骨等, 修剪造型時應和整個建築的造型相協調。同時各種造型的花壇和花池也是必不可少的, 花壇和花池中的植物則根據所需要的造型進行選擇。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建築與植物,一硬一軟,一張一弛,質感組成皆不同,形成鮮明對比;但作為景觀構成中的基本要素,兩者更多表現出的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建築周邊的植物不僅僅是建築的陪襯和被動的規劃項目,而應是與之互動的統一景觀體。通常要考慮建築的特點、功能,植物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周圍的環境和人們的需求等因素,綜合這些因素從而構造出和諧的景觀。

園林景觀建築是不變的、固定的、生硬的,因此用植物的活力柔化景觀建築是景觀設計中常用的手法。景觀建築包括:廊、亭、樓、閣、橋、航等,屬於建築硬質物體,如果沒有植物的襯托會顯得十分生硬而單調。以植物立體空間的佈局作背景,可圍合與襯托景觀建築,讓植物立體空間的佈局作背景,讓植物賦予景觀建築以活力,讓環境更加柔和充滿生機。

“園林建築”與“植物造景”

植物的四季變化給建築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的生命!只有植物造景與景觀建築之間的“和諧”相處,才能帶來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