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隨著四大行年報都已經公佈,我們也有必要對其進行詳細的分解比較。總體來說,四大行,各有特色,從四大行的年報中基本可以拼出一份瞭解中國經濟的密碼。就像2015年,整個銀行業營收總體陷入微增長,不良率爆發,但是國家公佈的數據顯示是增長6.9%,而從銀行的數據來看15年經濟應該是微增甚至負增長的,這也是研究銀行的樂趣。

一、行業情況

從2017年的年報我們可以看出,四大行的息差與不良拐點已經確認,這與整個經濟的企穩回升是一致的,那麼對於銀行這種強週期行業,無疑出現了好的買點。具體息差與不良率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自2014年開始,銀行業進入了息差收窄週期,到2017年二季度開始息差出現了探底回升態勢,且四季度呈加速回升態勢。其中全年來看,工行息差改善最為明顯,農行次之。不良方面,自2012年開始,銀行經歷了漫長的不良煎熬,尤其15年大幅上升,直到2017年一季度,一些銀行的不良率開始下降。其中農行的改善最為明顯。結合淨息差與不良的數據來看,去年一季度為淨息差最低點,可以預期一季度四大行的數據一定會很靚麗,尤其工行,建行,農行,利潤大概率會有雙位數的增長。以工行為例,淨息差就可以提升10個基點以上,而他的生息資產超過23萬億,帶來的利潤增長會超過230億,這裡還沒有考慮不良貸款生成上的減少,不過工行一定會反其道而行,增加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但是不管怎樣,一季度利潤的增長大概率會超過10%,去年一季度工行的利潤為760億。

二、四大行買哪隻

那麼四大行買哪隻呢,有些人喜歡買看起來便宜的。這裡我引用巴菲特的一段話來說明我的選擇。他說:“銀行業不是我們的最愛,當一個行業的資產普遍是其股東權益的20倍時,只要資產端發生一點點狀況就有可能把大部分的股東權益給蠶食掉。由於20比1的槓桿比率會使管理中所有的優缺點被放大,所以我們對用便宜的價格買下一家經營不善的銀行一點興趣都沒有。相反,我們只對合理價格買進一些經營良好的銀行感興趣。”

這篇文章僅對四大行進行橫向對比。我還是通過我熟悉的框架,來分析一下四大行的特色以及差距在哪裡。我這裡主要從構成ROA的幾個指標來分析。第一項是淨利息收入/平均資產,第二項是手續費收入/平均資產,第三項是業務及管理費/平均資產,第四項資產減值損失/平均資產。這幾項加減再扣除稅收成本,再加上其他收入支出,就可以得到ROA.其各項數據如下表: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從上面的指標可以看出,中行的淨息差最窄,至於原因我們後面再細說,中收這一塊,工行最高,說明其客戶最活躍。管理費農行最高,畢竟人員最多,在鄉鎮鋪那麼多網點是要付出代價的,資產減值損失反而建行最高,可是根據我以前的分析,建行的資產質量是最高的,這裡姑且理解為其更穩健吧,後面再說明。所以綜合下來,農行的ROA最低。

下面我們就一一說明吧:

2.1、農行負債成本低,利差大,中行海外資產多,收益率低

四大行裡淨息差,農行最高,中行最低。這個可能有點出乎你的意料?農行最高,主要是因為農民伯伯理財意識淡薄,給農行帶來了大量活期存款。當然這些活期存款也是有代價的,就是設了這麼多低效能的網點導致,費用大幅增加。我們來看一下四大行的負債結構: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現象,農行的存款佔比最高,所以負債成本最低,這個很好理解,其他渠道來的資金比如同業拆借等負債成本必然高過存款。建行的公司活期存款佔比最高,說明了他對公的強勢結算地位。農行無論是個人活期還是定期存款佔比都是最高的,說明農村人不敢或者不夠錢買理財啊。

再來看四大行的資產結構: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從上面的資產結構可以看出,建行的貸款資產佔比最高,但是他的貸款平均收益率並不高,這裡可以理解為建行資產質量更高,因為我們都知道,高風險對應高收益,後面的逾期貸款佔比也可以驗證。農行主要放了一些縣域的貸款,其風險高,收益也高,中行放了一些外幣貸款,外幣貸款的收益率很低,拉低了他的整體收益率。

從資產結構與負債結構綜合起來看,就可以算出各家銀行的利差,就是生息資產的平均收益率減去負債成本。農行最高為2.15,中行最低為1.7,建行工行相同為2.1。

2.2、工行、建行客戶粘性強

手續費收入這一塊,很好理解啊,就是看哪家銀行的客戶最活躍,用戶結算多,購買的產品最多,收入就高。這是衡量客戶粘性最重要的指標。具體如下表: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工行的客戶粘性跟建行位於前列,農行的用戶使用的服務比較單一,但是由於其鄉鎮網點的便利性暫時無憂,但是隨著互聯網理財,貨幣基金,手機銀行等越來越普及,農行物理網點的優勢有可能被蠶食,反而變為其劣勢。

2.3、農行人多待遇低,建行減員力度大待遇好

從第一部分的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農行每一塊錢資產的運營費用最高,但是也不能簡單判斷其無效率,其生一利,必生一弊端。現在我們再來看下四大行的運營效率及其待遇情況;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農行分支機構最多,人多,待遇相對差。建行工資最高,減員力度最大,反應在網點就是智能化程度最高,平均一個機構24人左右,而工行約27人。

2.4、資產質量以及擴張能力

資產質量這一塊,是最後決定是否買銀行股的最重要因素,對於一些已經披露的不良率,撥備覆蓋率,撥貸比,不良生成率已為歷史,僅有參考意義,更重要的是判斷前瞻性的指標逾期以及重組貸款佔比:

四大行年報大剖析之為什麼我選擇下注建行?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農行的逾期加重組佔比最高,資產質量最差,建行的資產質量遠遠好於工行,撥備計提也較工行充足。另外,擴張能力方面,建行核心資本充足率最高,擴張潛力最大。

總結:

四大行裡面,農行雖然現在負債端有優勢,但是被資產端的不良侵蝕,並且現在的網點優勢在金融科技時代有可能變為劣勢。工行與建行的客戶粘性較強,但是建行的資產質量遠遠好於工行,撥備與核心資本充足率等指標也更加充分,更加穩健。中行,就是比較雞肋的品種,但是海外資產佈局最廣,如果人民幣有國際化的機會,中行還是有先天優勢。這是一個行業性的機會,如果具體到投資決策,我還是聽巴菲特的,銀行只買最好的,反正估值都不高,我選擇下注建行,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