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本工程所有牆體採用砂加氣混凝土塊,該材料有利於隔聲、保溫及環保。

1、依據圖紙設計要求測定裝修階級使用的統一控制軸線和建築50標高線,彈於柱及牆面上。

2、深化了解施工設計圖紙,並對有關技術和施工人員進行相關的技術交底工作。

3、工程中使用的砌體、鋼筋、32.5普硅水泥、石子、黃砂等材料,應具備有效質量合格證書,產品性能的檢測報告等。其外觀質量應抽檢合格後,並按要求複試合格後方可使用,且按工程量備足材料和施工設備。

4、施工前必須保證砌體的含水率符合規範要求宜為5%-8%,氣溫過高、乾燥時,表面應澆水溼潤。

5、砌築水泥砂漿、構造柱與圈樑砼強度,施工中均嚴格按配合比進行配製,並按要求留置砂漿試壓塊和砼試壓塊。

6、砌築砌塊在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現場按設計要求砌築一段樣板牆,評定施工技術水平和施工質量,以確定今後的工程質量管理工作。

7、施工前必須保證加工的拉結筋、構造柱、圈樑符合設計要求,且使用的鋼筋數量、規格、尺寸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二、砌築施工要點

1、按砌塊每皮高度製作皮數杆,並豎於牆體的兩端,兩相對杆之間拉準線,在砌築位置上放出牆身邊線。

2、砌塊應提前2d澆水溼潤,以保證砌塊有一定的含水率(宜為5%-8%)。在砌塊砌築時,應向砌體面適量澆水。

3、在砌築砌體牆底部應用燒結普通磚砌築高度不小於200mm。衛生間牆體底部應用C25砼澆注一道砼導牆。

4、不同幹密度和強度等級的砌體不應混砌,也不得與其他磚砌塊混砌。(底部與頂部的砌築方法不視為混砌)

5、砌築時,砂漿滿鋪長度不宜過長,應隨鋪隨砌,並做好Ā三個一ā。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厚度不得大於15mm(省標12mm),豎向灰縫宜用內外夾板夾住後灌縫,其寬度不得大於20mm(省標18mm)。

6、砌體接近上層梁、板底時,宜用燒結普通磚斜砌擠緊,砌築傾斜度為60度左右,砂漿應飽滿。

7、牆體洞口小於300mm時,應在洞口上部應放置2根直徑f6mm鋼筋,伸過洞口兩邊長度每邊不小於500mm;洞口大於300mm時,洞口上部應增加一道預製過樑,伸過洞口兩邊長度每邊不小於250mm。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填充牆上的門窗過樑除已有詳圖註明者處斷面及配筋按下表選用: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8、砌塊牆與承重牆或柱交接處,應在承重牆或柱的水平灰縫內預拉結鋼筋,拉結鋼筋沿牆或柱高度每0.5m左右設一道,每道為2根f6的鋼筋(帶彎鉤),伸出牆或柱的長度不小於700mm,在砌築砌塊時,將此拉結筋伸出的部分埋置於砌塊的水平灰縫。當120厚牆體牆長>5m時,後砌非承重隔牆的牆頂應與梁、板拉結f6@1500,按圖1施工。拉結筋與砼柱的連接方法按圖2施工。Lae-一二級框架時,沿牆全長佈置。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9、填充牆構造柱的設置位置、斷面尺寸應於設計圖紙相符合,除已註明外,應在牆體轉角處、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³1500)、懸臂牆端佈置。構造柱(主筋4F12,箍筋f6@200,上下400為f6@100)斷面尺寸亦可據牆體厚度按圖3選用。構造柱應先砌牆後,當砂漿有一定強度時(不少於7d)灌注C25砼。

10、當牆身長>5m時,應在牆身長1/2處增加一構造柱。構造柱與牆體連接處宜砌成馬牙槎,高度為300mm。並沿牆高每500mm設2f6拉結鋼筋,每邊伸入牆內長度不宜小於1m。構造柱與梁、板連接處應加一根F16插筋。按4圖施工。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11、當牆高大於4m時,應在門洞頂處或1/2層高處佈置一道圈樑,斷面尺寸亦可據牆體厚度按圖5選用。若圈樑代替門洞過樑時,應在圈樑底部增加2F16的鋼筋,過洞口每邊長度不小於250mm。按圖6施工。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12、構造柱和圈樑與砼柱、梁、板連接方法:採用在柱、梁、板砼上按構造柱、圈樑的鋼筋尺寸打眼,眼深80~100mm,用結構植筋膠將鋼筋與柱、梁、板砼結合成一體,按圖7施工。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13、加氣塊砌體牆上不得留腳手架眼。

14、鋸砌塊應使用專用工具,不得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

15、加氣塊砌體牆每天砌築的高度不宜超過1.8m。

16、在澆灌砼前,必須清除圈樑與構造柱孔洞內的雜物及削掉孔洞內凸出的砂漿,並用水沖洗乾淨,較正鋼筋位置,並綁紮或焊接固定點,方可澆灌砼。

17、梁與構造柱和預埋鋼筋連接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5d,採用焊接時,雙面焊長度不應小於5d、單面焊長度不應小於10d(d為鋼筋直徑)。

18、若為多孔磚、砼砌塊牆體上部與圈樑接觸處,為避免澆築圈樑時砼灌入孔內,應在牆體與圈樑接觸處擱置與牆體同寬的f4鋼絲網進行封堵。

19、模板支設:在圈樑底一皮磚下間隔1m預埋矩形穿牆f6鋼筋套用於緊固模板下部,如圖8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20、構造柱模板支設可採用預埋矩形鋼筋套加斜支撐配合的方法。

21、為確保構造柱砼澆灌密實,在柱底部設清掃口外,還應沿牆高間隔500mm處側壁開設直徑10mm的觀察孔,施工時用透明膠帶粘嚴,通過觀察流漿情況確保柱砼的密實,按圖9施工。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22、砼澆灌宜分層(一般在500mm)澆築振搗,選用合適振搗棒,澆築時底層鋪20~30mm同配合比去石水泥砂漿必不可少。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三、質量標準

1、砌體和砌築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2、填充牆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3、砌體砂漿飽滿度³85%

4、砌體留置的拉結筋的位置應與塊體皮數相符合,拉結筋應置於灰縫中,埋置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豎向位置不應超過一皮高度。

5、砌築時應錯縫搭砌,長度應不小於砌塊長度的1/3;豎向通縫不應大於2皮。

6、砌體灰縫厚度與寬度應正確,其水平灰縫及豎向灰縫分別宜為15mm(省標12mm)和20mm(省標18mm)。

7、填充牆砌至接近梁、板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牆砌築完並應至少間隔7d後,再將其補砌擠緊。

8、構造柱、圈樑砼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9、砼受力部位嚴禁出現蜂窩、孔洞、露筋、疏鬆、夾渣、爛根以及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裂縫、軟弱層等現象。

10、砼應表面平整、密實、整潔、色澤基本一致;陰陽角方整、順直、無缺稜、掉角、漏漿;與牆體相交處線角順直;門窗洞口方正、尺寸和位置準確;梁、柱、板相交節點處尺寸準確,無錯位、頸縮、掉角、漏漿現象。

11、應按規範要求留置砂漿、砼試壓塊。

建築工程每天一點工程小技術(砌體工程)

四、成品保護

1、砌體上的設備留槽孔以預留為主,嚴禁砌後剔鑿而損壞砌體的完整性。

2、砂漿稠度應適宜,砌牆時應防止砂漿濺贓牆面,宜隨砌隨清理灰縫和落地灰。

3、支模澆灌砼前,宜在砌體接觸面邊沿粘貼海綿條等防漏漿措施,已保護砼質量和牆面清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