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五線譜(續)

正確認識五線譜(續)

通過上一節課的講解,大家已經認識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我們發現全音符是基礎,其它音符都是在等分的過程中在前一個音符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得來的:給全音符加上符幹是二分音符,把二分音符的符頭塗成實心就是四分音符,我們再給四分音符加上符尾就是八分音符,給八分音符再加一條符尾就是十六分音符。。。。。。

正確認識五線譜(續)

當幾個連續的八分音符或者十六分音符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一般把一拍內音符的符尾連起來寫。我們在識譜的時候,一拍就是在桌子上拍一下,這樣一上一下為一拍;八分音符就是這個過程的一半,也就是拍下去和提起來都唱一個音,兩個音合起來是一拍;十六分音符則需要在拍下去時唱兩個音,提起來時也唱兩個音,四個音合起來是一拍。

正確認識五線譜(續)

先了解這幾個基本節奏吧,後面會繼續講解更難的組合。

認識了這些音符,差不多一般的樂曲咱們就能應付了,不過真要開始唱譜,還有必須弄明白一個記號,那就是拍號。拍號是由兩個數字組成的,在五線譜裡一般是下面第一、二間裡記一個數,上面第三、四間裡記一個數,下面的數字表示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上面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我們先來認識四四拍:

正確認識五線譜(續)

這樣我們就把樂曲按照拍號分成了若干小節,樂曲的結尾劃上終止線表示樂曲結束。那有朋友要問了,把它們劃分開有什麼用呢?其實拍號和小節線最大的作用是確定音樂的節拍規律,也就是各拍上的強弱規律。就像我們打鼓,如果全部用同一個力度去敲那是沒有節奏感的,我們必須有強有弱才會有節奏感,一個富有規律的強弱關係反覆出現就是節拍了。比如這個四四拍,它每一小節的強弱規律是:強、弱、次強、弱,就像我們說的“咚次打次”,按著這個規律反覆進行。那四三拍則是:強、弱、弱,就像“蹦擦擦“,也是按這個規律反覆進行。所以說小節線其實是標記重音的,凡處在小節線後面的那一拍就是重拍。

正確認識五線譜(續)

咚次打次、咚次打次。。。

正確認識五線譜(續)

蹦擦擦、蹦擦擦。。。

我們在唱譜的時候要把握住節拍重音,處理好音與音之音的強弱關係,才能正確地表達樂曲的內容。有了這些知識,我們可以真正地開始唱譜了,今天介紹了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四四拍和四三拍,結合上一節課講的唱名,咱們找一首相關的樂譜來唱一唱吧。剛開始接觸的朋友可能會唱不準音,那建議你先找一首旋律熟悉的歌曲來打拍視唱,比如《生日歌》、《兩隻老虎》等,以及你會唱歌詞的其它樂譜都可以,慢慢的你就找到感覺了,多多實踐喲~!

希望能給大家提供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喜歡的關注我喲,更多精彩內容後續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