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大师:《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

虚云老和尚:《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

复陈殊贤居士

虚云大师:《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

如今不说冲突与不冲突,试问自己疑他做甚么?

若疑诸佛菩萨说法有冲突,岂能垂教万古?实在自己不能体会经义;

若悟第一义,则无开口处,说个明心见性,已属方便,岂有冲突之理?

至此业已答复,若不会,且看世尊唤阿难托钵去。

若依座主见解,不免依文解义。

盖当时,六祖为韦刺史说“世尊在舍卫国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

若论相说,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等语,

六祖言世尊在舍卫城西方引化经文,可知已明白净士法门,断无故违佛说。

不过他随缘说法,叫人了自性,识身中净土,

不可愿东愿西,向外驰求,应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后再曰:人有两种,法无两般,即《法华经》所谓“惟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也。

所以当时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宏化天下,至今五灯灿耀,岂徒然哉!

你我自惭,不能领会玄旨,不是祖师有过。

夫上天下雨,无私润于枯林;佛愿虽广,难度无缘。

阿难为佛侍者,多闻第一,上有父为国王,已不富而自贵;

兄为世尊,有吾不自修不能成佛之感。

是知大地众生虽有佛性,要随顺修行,譬如金在矿里,须经锻炼,方得受用也。

再考我佛在天竺说西方,华夏之人便指天竺为西方。

菩萨说法无法,令人背尘合觉;

而众生知见,多是背觉合尘,不能随处解脱。

喻如劝人不可心外觅佛,其人便执心为佛,岂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弥陀经》云:若人念佛七日一心不乱,弥陀便来接引。

一心不乱者,即是离念也。

能做到离念功夫,何处不是净土!

故《坛经》云:悟人在处一般。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此之谓也。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舍八邪,乃过八千;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觌弥陀。

及夫见了弥陀,又不生欢喜之心,则无时不在净土;

若在净土,又无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则是真实菩萨。

到那时不管东西南北,无不自在矣!

专复,断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