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我國股市近日可謂動盪,6月19日滬深兩市持續下跌,近千股跌停。然而就在近期股市放眼望去一片綠的同時,國內動力電池第一股,剛剛上市沒多久的寧德時代卻在逆勢飄紅。

截止6月27日15點,寧德時代股價為74.09元,總市值1609.56億元,超過老牌新能源汽車明星股——比亞迪(A股)1284.96億元市值300億元。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寧德時代股價走勢

兩家公司都做動力電池,都是新能源領域的明星玩家,但是既做動力電池又造整車,同時還有手機代工與雲軌業務的比亞迪為何在市值上落後於寧德時代?目前傳聞比亞迪也在醞釀分拆動力電池業務,未來的“比亞迪電池”是否又是一個新的寧德時代呢?

帶著這些疑惑,車東西查閱了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多份財報,並通過與多位券商分析師的交流,試圖尋找出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寧德時代上市第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

寧德時代於6月11日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發行價25.14元,首日上漲44%至36.2元。隨後的6月12日—21日,又以7個漲停升至70.54元。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其中6月19日是一個值得記錄的日子,這一天寧德時代漲停後股價為58.3元,市值1266.5億元,超過比亞迪同期的1227.1億元,而這也僅是寧德時代上市的第9天而已。

也許是受到6月19日的股市震盪影響,寧德時代的連續上漲記錄在6月22日即被打破,當日股價下跌5.66%至66.55元。

6月25日週一開盤後重回漲勢,連續2日分別上漲3.97%、7.21%,6月27日開盤又開始下跌,截止6月27日15點,寧德時代股價為74.09元,總市值1609.56億元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於2002年7月在香港主板上市,簡稱比亞迪股份,代碼1211.HK。

與寧德時代一樣,兩者都是成立7年後實現了上市。2007年比亞迪將旗下手機零部件及組裝業務分拆為比亞迪電子單獨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0285.HK。2011年6月30日,比亞迪又登陸A股,簡稱比亞迪,代碼SZ.002594。

截止6月27日15點,比亞迪的股價為47.1元,總市值1284.96億元。就A股的比亞迪來說,其股價從2011年至今,可以分為4個階段: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比亞迪股價走勢

1、2011年—2013年間,比亞迪股價一直處於20元左右徘徊,整體處於下降態勢。

2、2013年—2015年6月,比亞迪股價開始起飛,從2013年初的13元左右,一路漲至2015年6月30日的87.06元,最高市值2170億元。

3、2015年7月—2017年8月,經歷了上一階段的起飛後,比亞迪股價在這個時期又從87.06元的高位下滑到47元左右。

4、2017年9月至今,比亞迪股價處於一個波浪下降的態勢,其從2017年9月逐步上漲到10月9日的72元左右後又逐漸下跌到了46元左右,總市值1200多億元。

與比亞迪的股價經歷的這種坎坷的成長路徑相比,股價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衝到了70多元的寧德時代真可謂是含著金湯勺出生。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業績對比:寧德時代盈利能力更強

兩家都是新能源領域明星企業,但是寧德時代卻快速起飛,上市8天市值就超過比亞迪,兩者背後的業績究竟如何?

財報數據顯示,比亞迪從2015年—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800億、1034億和1059億元,歸屬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8.2億、50.5億和40.6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分別為12.06億、46.13億和29.86億元。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比亞迪近年營收情況

寧德時代招股書顯示,從2015年—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57億、148.7億和199.9億,歸屬股東淨利潤分別為9.3億、30.2億和39.7億,扣非淨利潤為8.8億、29.5億和24.6億。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寧德時代近年營收情況

從增速來說,比亞迪在2017年已經明顯放緩,而寧德時代則仍有一定後勁。而如果粗略計算一下扣非後利潤率(扣非利潤/總營收),比亞迪近三年的數據分別為1.5%、4.4%和2.8%。寧德時代則為15.4%、19.8%和12.3%。

從近3年的營收增長與利潤率來看,寧德時代的特點就是高增速、高利潤率,而比亞迪雖然盤子很大,但是增速放緩,利潤率也處於較低水平。

今年4月底,比亞迪發佈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其營收同比增長17.5%至247.37億,淨利潤1.02億元,但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就為-3.2億元了,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73%。

在本次上市之前,寧德時代也公佈了今年1—3月的財務報表審閱報告,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今年第一季度營收37億元,淨利潤4.13億元,扣除1.44億元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2.69億元。

至於最近的今年第一季度,上述審閱報告中並未直接說明其業務與利潤的同比增長情況,但從寧德時代2017年199.9億的營收和24.69億的扣非利潤來看,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的營收和扣非利潤同比是處於下滑狀態的,但好消息是仍然能夠盈利。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寧德時代超越比亞迪:憑什麼?

寧德時代只做電池,而比亞迪既做電池,又做整車,還做手機零部件與代工業務,整體營收規模也要高於寧德時代。對於目前出現的這種市值差異,車東西也向幾位證券行業分析師詢問了他們的看法。

1、寧德時代的市值是否合理呢?

“這是一個很好算的賬,預期市值就是歸母淨利潤X市盈率。”一位大型券商分析師這樣告訴車東西。

按照其測算,寧德時代在2020年預計會有500億元的總收入,參照汽車零部件和過去的利潤率,按照10%計算就是50億元。而同時又預期新能源汽車市場有30%以上的增長,所以按照30倍市盈率計算,就是50億 X 30=1500億的估值。

“而如果再樂觀點估計,未來市值到1800億也差不多。”這分析師補充道,“所以寧德時代目前的市值水平處於合理區間。”

車東西同時也諮詢了另外兩家大型券商的分析師,對方給出的答案也類似,即認為寧德時代具備次新股和獨角獸屬性,目前30—50倍左右的市盈率屬於板塊龍頭股的合理範疇。

2、比亞迪是否被低估了?

“比亞迪涉及整車、手機代工、光伏發電、雲軌等多條業務線,與寧德時代不是一個類型的公司,兩者的市值無法直接對比。”一位深圳券商分析師告訴車東西。

在他看來,高和低是對比而來的概念,但是由於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業務差別很大,無法用寧德時代的市值來證明比亞迪的市值是否被低估。

但另一方面,從市盈率水平其實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就A股市場來說,國內汽車銷量較好的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市盈率都在11左右,遠低於比亞迪目前的36.06(數據來自萬德股票)。而汽車業務又佔到了比亞迪營收的50%,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比亞迪整體的市盈率其實是被手機電子、光伏發電、雲軌等新興業務拉高了。

萬得股票APP數據顯示,比亞迪目前的市盈率為36.06,與寧德時代37.41的數字相當接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市場對其預期是高於普通整車廠的,至少一定程度上能說明比亞迪並沒有被低估。

3、比亞迪電池業務分拆後是否能再造一個寧德時代?

在寧德時代業務起飛之前,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出貨量也曾是全國第一,但是由於其為了保證自家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動力電池只供自家車型,因此業務量隨後就被寧德時代超過。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GGII統計的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情況

在看到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大勢後,國內媒體報道稱比亞迪已經開始了獨立分拆電池業務的動作。前幾日車東西也獲悉,比亞迪的動力電池目前已經開始搭載到其他品牌車型中去。

“但是分拆需要時間,何時能分拆完?分拆之後是否以及何時能做到行業第一?”在與上述大型券商分析師討論時,對方這樣解釋道,“在這種都不確定的背景下,很難再造一個寧德時代。”

“我們調研發現,整車製造商並不會依賴於特定某家電池廠商,並且電池量價因素比較難把握,重新追趕寧德時代的前途依然艱難。”另外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車東西說道。

所以整體來看,證券行業的分析師們並不認為比亞迪能夠再輕易分拆出一個寧德時代。與此同時,考慮到競爭問題,其他新能源整車廠如果向比亞迪採購動力電池,其還會面臨讓比亞迪這個競爭對手知道自己核心技術能力的問題,可能會是比亞迪擴大電池銷量的阻礙。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未來走勢:兩家明星企業何去何從?

資本市場有其特定規律與運轉模式所尋,寧德時代目前的市值超過了比亞迪,但不非代表長久如此。正如比亞迪在2015年牛市時也衝上過2000億市值高位。對於兩家明星新能源企業來說,未來的機會與挑戰又在哪裡呢?

對於寧德時代來說,成功上市為其打開了更直接的融資渠道,新的資金注入會幫助寧德時代在電池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充上提供充足彈藥,進一步夯實在國內,乃至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位置。

比亞迪雖然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淨利潤大幅下降的局面,但是隨著全新一代唐、秦等車型的逐步上市,以及動力電池業務的獨立分拆,比亞迪在整車領域的競爭力會進一步提升,並且逐步打開汽車零部件市場,獲得更好的營收表現。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兩家企業的前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此前寧德時代招股說明書就顯示,隨著競爭的加劇,寧德時代2015—2017年動力電池系統的銷售價格正在逐漸下降,分別為2.28 元/Wh、2.06 元/Wh 和 1.41 元/Wh,而對應的成本則分別為1.33 元/Wh、1.13 元/Wh 和 0.91 元/Wh,成本下降的速度低於售價下降的速度,自然帶來的結果就是利潤降低。

上市9天市值超過比亞迪,寧德時代憑什麼?

▲寧德時代產品出貨價格變動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措施逐步退去,補貼下降、日韓電池廠商的迴歸,以及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的出現,也都會加劇寧德時代的經營壓力。

對於比亞迪來說,唐、秦都全新車型的出現讓其產品競爭力提升不少,但是隨著大眾、通用等合資車廠加速了電動化進程,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或者純電動車型也即將在2020年面世,再加上新造車企業的競爭和支持政策推出,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享受到的新能源紅利逐漸消失,競爭壓力非常之大。

與此同時,獨立分拆電池業務看似是一條擴大營收的好路徑,但是考慮到同業競爭的問題,會有多少車企在多大程度上買賬還有待觀察,再造一個寧德時代的困難程度不小。

前幾日車東西受邀去大眾德國總部參加活動,在採訪大眾集團董事會成員,大眾中國CEO海茲曼時他就明確表示,與其他國家的企業相比,來自中國的電池企業正在具備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力,如果他們進軍歐洲的話,將對歐洲的車企是一個更多的選項。

而比亞迪,則由於巴菲特在2008年購入股票並長期持有,以及與戴姆勒集團合資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公司騰勢而備受關注。

所以且不論兩家企業市值誰高誰高,寧德時代與比亞迪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典型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