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獨特的“保健米飯”做法

大米飯是我們中國人的重要主食之一。其營養豐富,口感醇香,深得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燜大米飯也未免有些單調。其實在燜大米飯的時候稍微加一些其他的佐料,可以讓燜出來大米飯口感大為不同。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幾款既有營養又非常簡單易做的特色大米飯。

风味独特的“保健米饭”做法

其實,關於米飯的做法,可以有很多種,它們或鮮鹹可口,或香甜誘人,都是各有特色。然而,中國烹飪協會營養與美食委員會委員吳美雲認為,不管做法如何,它們都有相通之處:特色米飯大多會添加動物性及植物性配料,因此在營養素含量和營養素種類上都要比普通蒸米飯有所增加。此外,其豔麗的色澤和多變的口感也能增加人們的食慾,令飲食文化極大地豐富起來。

第一種——海鮮飯,色彩豔口味香

海鮮飯實際是個“舶來品”,起源於西班牙,是西班牙的國菜。正宗的海鮮飯,由於使用了香料藏紅花,飯粒成金黃色,再配上大蝦、牡蠣、魷魚等料,僅其鮮豔的色澤就足以讓人食慾大增了。

在國內,西班牙海鮮飯大多進行了改良。據北京阿山蒂餐廳介紹,為了適應中國人的口味,他們將西班牙傳統的夾生飯做成了全熟,但鮮香的基本口味不變。

海鮮飯要用到的配料極為豐富,除了上面提到的蝦、牡蠣、魷魚,還有青椒、紅椒,以及其他貝類海鮮等。此外,橄欖油、藏紅花也是絕對不可缺的。製作時,先用橄欖油把魚類、貝類、蔬菜類炒過,然後放入藏紅花、鹽等調色、調味品,和米一起煮熟。

第二種——石鍋拌飯,營養最全面

只要是看過韓劇的人,對他們捧著大盆吃拌飯的情景都不會陌生。不過,說起韓國的拌飯,最“經典”的還是石鍋飯。

據瞭解,石鍋拌飯的配料很多,從葷到素,從涼到熱樣樣不缺,包括雞蛋、涼拌的嫩豆芽和青菜、炒好的蕨菜、胡蘿蔔絲,以及炒好的肉末等。在製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雞蛋煎一面,另一面則要保持蛋黃完整;蒸好的米飯在入鍋前,應該在石鍋底部及邊緣塗抹一層香油,以保證米飯不粘鍋,同時添加油香味道。由於石鍋的導熱速度很快,米飯、時蔬、雞蛋和肉末下鍋後加熱不久,就會“滋滋”作響。此時端下,用筷子攪拌,濃香四溢,讓人食指大動。

第三種——菠蘿飯,用紫糯米最佳

水果入菜已不是什麼新鮮創意了,但若論米飯與水果的“最佳結合”,則非菠蘿飯莫屬。

雲南某餐廳段經理介紹,作為雲南邊疆傣族一道獨具特色的美味佳餚,菠蘿飯與普通米飯大有區別,其獨有亞熱帶水果菠蘿的鮮、香、酸、甜,與糯米飯醇香滑潤的雙重口感,而且富含多種維生素,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顧名思義,菠蘿飯以菠蘿和糯米為主料。其中,菠蘿應該既不太熟,也不太生,外觀以2/3黃,1/3綠為最佳;糯米則以上等紫糯米為最佳。

製作時,先將糯米上籠蒸成糯米飯備用,再將菠蘿順釘部切開做蓋,挖出菠蘿肉備用,留下約0.5釐米厚的外殼,上籠蒸15分鐘左右。然後將挖出的菠蘿肉切碎(越碎越好),與蒸熟的糯米飯攪拌,撒少許白糖,拌勻後放進菠蘿內,蓋上蓋,再上籠蒸15分鐘左右即可。

第四種——揚州炒飯,少用油鹽

提起炒米飯,揚州炒飯可是大名鼎鼎,從街邊小店到五星級飯店似乎都能做出一份。可是,正宗的揚州炒飯應該是什麼樣呢?

揚州炒飯準確的叫法應該是“什錦蛋炒飯”。根據2002年頒佈的標準,它的主料包括米飯、河蝦仁、柴雞蛋;配料則有雞腿肉、鮮筍丁、海參丁、花菇丁、冬菇丁、金華火腿丁,以及水發後的乾貝、青豆。從做法上來說,揚州炒飯應該注意“減油、減鹽”。比如,500克米飯配4個雞蛋,再加上若干配料共約1000克,只需60克油,加鹽量也要以比平時口味略淡為宜。

薛大師認為,吃揚州炒飯,最好能配上一碗青菜豆腐湯,米飯、素菜,再加上少許葷菜,才是最健康的吃法。

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有一種想開始著手做特色大米飯的衝動呢?其實做大米飯最關鍵的還是大米的選材。要選粒大飽滿的大米做出來的米飯才能醇香。另外放入的佐食一定要與大米飯融合。比如海鮮飯,一定要將海鮮先炒過,才能很好的與大米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