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養娃是個什麼體驗? 這個話題有很多媽媽都曾哀怨泣血、聲淚俱下地熬夜含恨記下。因為太過投入,以至於子夜後不覺疲累。簡單來說:走火入魔。

我家也是個兒子。別人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而兒子,當然是媽媽的小情人咯。咋可能?至少我覺得我家定是上輩子偷吃了他的美食,這輩子來追債的。

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比如,前幾天我又破功了。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打不吼不遷怒”。嗯,我是新時代的媽媽。

然而,那天我身穿深V綠色長裙。這裙子當然不是我買的,我可是很保守的女人。當我發現穿女士襯衫稍微深呼吸側面看見爆滿,對,是爆滿的肉色文胸,我就從來不穿襯衫了。

這條裙子,當然是好友送的。她說好看,真的不漏。

確實挺好看的,漏也有一點。不過我套了件風衣。

於是我穿得厚厚實實帶娃出門,一路上自然是得體優雅的。連腳步都放慢了節拍,兒子乖乖牽我的手,歲月靜好,花落無聲。

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突然,兒子詭異地抓著我的裙子,“媽媽,抱抱”。

我耐心地蹲下來,安撫他,“寶寶,怎麼啦?你走得挺好,為啥要抱?”

“不嘛,我要。”說完他一手抓過胸前,一邊的bra顏色頓時露了出來。

我一緊張,讓他趕緊放手。“兒子,放手。快點,媽媽曝光了,羞羞。”

“不嘛,我不。”另一隻手猝不及防,拉開了深V的另一邊。

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我抬頭看到形形色色路過的人們,都在毫不猶豫地盯著我看。說好的非禮勿視呢?我氣急敗壞地在他耳邊說:“放手,再不放手媽媽揍你啊!”

意料之中,娃的大嗓門開始嚎起來,圍觀群眾瞬間倍增。

我想起了啟蒙聽聽育兒課堂裡的方法:擁抱他,親吻他,接納他。於是我趕緊把他抱在懷裡,親親他的臉頰,“媽媽不該吼你,可是媽媽很害羞吶。你把我衣服拉開了,其他人會嘲笑媽媽的。”兒子頓時往身上緊緊地貼住。

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眾目睽睽下,一位優雅的母親,從容地提起購物袋,還有兒子手上的水壺、自己的包包,然後抱起40多斤的胖崽子,得體地向一位商場保潔阿姨詢問:“請問洗手間在哪裡啊?”

她指了指,隨後便一臉怪異地看著我。我當然理解她眼神裡的質疑。能瞬間變化表情、語氣,只能因為我是媽。不然呢。

當然,我們也會出現常規方案B。

我堅持讓他放手,他堅持不放,雙手抓得緊緊地。我怒不可遏地一聲吼:“信不信老孃揍你!放手,放手啊!”於是,他可能會嚇得放手,會在哭聲裡夾雜著委屈悲傷難過等一系列無法表達的情緒。

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但是多數情況下,他是不會放手的。兒子會更緊緊地拽住衣服,一臉悲憤地看著我,邊流著淚。於是我因為覺得丟人,一巴掌下去。歐耶,優雅的中年婦女人設瞬間崩塌。

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突如其來的輿論撲面而來,“你這個媽媽怎麼打孩子啊”“不得了啦,好凶哦!”

你看,吃瓜觀眾就是這麼健忘,說好文明觀戰呢。怎麼就不能理解老母親的羞恥心和挫敗感呢。

這就是現實,你做得好,別人不會讚美你;失控一天,就天理不容。這就是媽媽的無奈。

如果人生就是一部劇本,媽媽這個角色應該是全劇最難把控的。

你要演出難堪、羞愧,又要假裝鎮定,甚至心裡把孩子他爹罵一百遍一萬遍洩火,最後勉強露出了微笑懟群演。

僅僅幾分鐘的戲,內心活動如此豐富,不得不說媽媽這一輩子都在錘鍊演技——戲精的誕生。

獨自帶娃出門是個什麼體驗?不是旅遊,是修行

兩個方案,其實理智來說多數媽媽都會選A,但很多時候我們經歷的是B。

所以,媽媽帶娃出門,不是旅遊,是修行。

你不能穿高跟鞋,會抱娃。你不能穿得太美,會走光。你不能擰著驢牌,不方便。

你不能堅持行程,保不定你看上的地方還不如一個水塘沙坑。

你揹著媽咪包,戴著遮陽帽,T恤牛仔小白鞋,叉著腰、伸出腿,休閒的樣子毫無知性可言。

但是,只要他跑,你可以隨時追。只要他哭,你可以隨時抱。甚至他趴在你身上睡得口水直流時,你仍像扛著水泥袋一樣噔噔上樓。

在這些毫無淑女形象的場景裡,你反而是他心裡最美最可愛的媽媽。

你卸下了所有可以裝飾自己的道具,不去計較別人會怎麼看待你這個做家長的,不去計較為什麼自己看著沒存在感。

你內心自信、篤定地想:我兒子就是如此,我不堆砌太多美好的期望和設想。

你會發現,你們好像和諧默契很多。而這,都是媽媽的犧牲。獻給獨自帶娃的女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