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莫做環保整改的“兩面人”

中央環境督察利劍高懸之下,一些人之所以在整改中弄虛作假,一方面是發展慾望強烈,迫切需要亮眼的經濟數據和豐厚的生產利潤;另一方面是治汙動力不足,很多幹部只想當得過且過的“太平官”,不願做前任環保欠賬的“接盤俠”。奉勸那些在環保整改中的“兩面人”,應該乘勢而上主動作為,勇當環保整改的“急先鋒”,不應畏首畏尾消極應對

近日,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6個督察組陸續進駐河北、內蒙古等10省(區)實施督察,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省級層面督察任務。為發揮震懾效應,各督察組陸續向社會公開了一批督察整改不力,特別是“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問題,對一些地方弄虛作假、表裡不一、敷衍應對的整改行為公開曝光。

環境保護督察是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制度創新,是強化生態環保責任、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自從全面啟動實施以來,環保督察既是一把利劍,直指汙染重災區,專啃環保硬骨頭,使一大批各地長期存在的環保老大難問題得以解決;也是一名良醫,為各地環境質量和環保工作作了一次“全面體檢”,讓一大批環境領域的頑疾沉痾浮出水面,被列入整改名單。

然而,在如此高壓的環保整改中,依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有病不治,卻諱疾忌醫,陽奉陰違,扮演“兩面人”的角色:表面上看起來痛下決心,對上級領導和環保督察組唱著高調,喊著口號;背地裡依然我行我素,用文件整改問題,用假彙報應對真通報。對於這樣的行為,來一次“全面複查”和“再次會診”的“回頭看”十分及時和必要。從此次“回頭看”第一階段發現的問題看,環保整改“兩面人”不在少數。

有光說不練、裝聾作啞者,如某市市委很少專題研究汙染嚴重的河流治理和督察整改工作;有貓鼠結盟、暗通款曲者,一些監管者與被監管對象聯手修改企業在線監測數據;有虛與委蛇、敷衍塞責者,很多地方只出臺整改方案不抓落實;有偷樑換柱、自作聰明者,某地發改委以撤銷區域規劃的“妙招”搞假整改、真變通;有層層推卸、愛惜羽毛者,某市市級黨委政府將整改方案推到縣級,自己高高掛起;有監管無力、不敢碰硬者,不少違法企業屢罰不改,監管部門竟束手無策;甚至還有頂風作案、變本加厲者,多地發現環境汙染舊賬未還又欠新賬的問題。

凡此種種,歸根到底是人的觀念尚未“變綠”。企業尋求經濟效益,幹部追求考核政績,原本無可厚非,但要看建什麼樣的企業、上什麼樣的項目。那些技術裝備落後的企業和高排放、高汙染的項目雖然能在短期內富一方經濟,但會給後人和後任留下生態環境欠賬。中央環境督察利劍高懸之下,一些人之所以敢抱僥倖心理,在整改中弄虛作假,一方面是發展慾望強烈,迫切需要亮眼的經濟數據和豐厚的生產利潤;另一方面是治汙動力不足,很多幹部新官不理舊賬,只想當得過且過的“太平官”,不願做前任環保欠賬的“接盤俠”。

眼前的利益固然誘人,但望遠者方能遠行,識時務者為俊傑。何謂“時務”?是生態優先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潮流,在此中逆水而行者,終會溺水;是中央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環境保護既是歷史使命,也是現實責任,容不得絲毫懈怠;是億萬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和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的需求,民之所盼、政之所為,唯恐力所不逮,豈能敷衍而為;是環保領域不斷完善進步的制度、法律以及科技手段等綜合要素組成的“天羅地網”。實踐證明,僥倖一時不會漏網一世,以身試法者必被繩之以法。

根據此次“回頭看”安排,督察組將對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不達目的絕不鬆手。奉勸那些在環保整改中的“兩面人”,在這樣的“時務”下,不論是為國為民,還是為公為己,都應該乘勢而上主動作為,勇當環保整改的“急先鋒”,不應畏首畏尾消極應對,甘當人所不齒的“兩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