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中王——中牟西瓜始於漢代至今

果中王——中牟西瓜始於漢代至今

在河南省會鄭州只要說起美味的西瓜,大多居民都知產於中牟。中牟縣南部以沙質土壤為主,中、北部以兩合土為主,通透性好,吸熱散熱快,晝夜溫差大,利於養分積累、提高含糖量,非常適合種植西瓜。中牟縣適宜西瓜種植面積8467公頃,年產量達35.59萬噸。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環境因素造就了中牟西瓜獨特的優良品質:一是口感好,西瓜種植區域多是砂質壤土,透氣性強,產出的西瓜瓤沙而多汁,口感好,適口性強。二是含糖量高,西瓜結果期在4~7月份,晝夜溫差較大,有機、無機肥料科學配施,產出的西瓜含糖量高。三是品種全,產量和品質雙優,品種構成上呈現主導性強、品種新穎的特點。瓜農青睞抗病且品質好的新品種,如有籽的京欣系列、鄭抗系列、日本金麗等,無籽系列的特大黑蜜5號、D-20、花蜜無籽等。四是供應時間長,西瓜栽培模式多樣、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西瓜的市場供應期從4月一直供應到10月。五是耐貯運,中牟西瓜瓜皮細胞壁較厚且有彈性,耐貯耐運。中牟從漢代開始種植西瓜,宋代成為汴京西瓜的主要產區(中牟原隸屬開封),在國內外享有“涼爭冰雪甜爭蜜,中牟西瓜人皆孚”“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生風”“籽如寶石瓤如蜜,中牟西瓜甜到皮”的美譽。

果中王——中牟西瓜始於漢代至今

中牟縣2001年被認定為全國無公害農產 品生產示範基地縣,2011年“中牟西瓜”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登記。在2014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中牟西瓜品牌價值為17.87億元。

果中王——中牟西瓜始於漢代至今

為推介中牟西瓜的生產和銷售,自2005年以來,該縣縣委縣政府每年都要舉辦大蒜·西瓜節及貿易洽談會,開展西瓜趣味比賽(“吃西瓜”“抱西瓜跑”“西瓜舉重”)、西瓜擂臺賽、西瓜新產品展示、主題攝影、書法、繪畫、徵文比賽等活動,每年都要召開新聞發佈會,宣傳西瓜產銷信息和優惠政策,開闢綠色通道,吸引國內外客商走進中牟洽談業務,正如百姓所頌的“農家廣廈連雲起,半是西瓜壘砌成”。

果中王——中牟西瓜始於漢代至今

果中王——中牟西瓜始於漢代至今

童年時代的中牟西瓜,是牟山腳下的賈魯河灘,是爺爺看護的那片瓜田;是高高的瞭望棚、矮矮的秸稈庵,是忠實的黑犬、點水的蜻蜓、斜飛的紫燕,是赤著雙腳、蹚過小河為爺爺送飯的瓦罐,就沐著月光、點著星星、沾著清露的夢幻。當然,在那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歲月,近千口人唯一的瓜田,既有流著口水、光著肚皮的垂涎,更有飢渴生盜心、望瓜難止渴的苦澀和企盼……

青少年時的中牟西瓜,是春風吹拂下的萌芽,是豔陽照耀下的舒展,是希望的復甦,是責任的凱旋,是片片綠海的蔓延,是座座豐收和展覽,是隨父老拉到都市、省城的架子車隊,是霓虹燈下相看兩不厭的無眠。當然,在鈔票鼓滿衣兜的時刻,有農民草帽遮不住、毛巾擦不去的艱辛喟嘆。

現如今的中牟西瓜,是黨員幹部披星戴月助農售瓜的忙碌身影,是黨委、政府為民排憂解難的生動畫面:一條條綠色通道,一場場推銷活動,一家家便民超市,一輛輛補貼廂式貨車,一個個直銷攤點……當然,更多的是市場機制的構建,是不斷拉長的產業鏈,是市民、農民的皆大歡喜!

中牟西瓜,在一個四十歲人的眼裡,是黃河南岸昔日沙鄉今朝綠海歷盡滄桑孕育出的千萬顆珍珠,是樸實無華、默默無聞包裹著的一輪太陽。中牟西瓜,演繹著多少故事,寄託了多少情感,閃耀著時代的影像,展示著如歌的畫卷。四十年的西瓜,歷經政策的普照、科學的滋潤、產業化的洗禮,已越來越純正、成熟、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