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為何比去年 “晚”了19天

6月18日迎來端午節,去年的端午節在陽曆5月30日,明年的端午節在陽曆6月7日,這意味著今年的端午節比去年晚了19天,比明年晚了11天。

天文資料顯示,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遲為6月26日,最早為5月27日,最早與最遲相差了近一個月。就本世紀而言,最晚端午節出現在6月25日(分別在2001年、2020年和2058年),最早端午節則落在5月27日(在2085年)。

天文專家解釋說,中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但中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0天至12天。為使得農曆年與陽曆年能基本對應,中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

“2017年的農曆年裡有一個閏六月,因此,端午節自然就早了一些。而今年的端午節受此閏六月的影響,來得就會晚一些。”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據新華社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