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系統出現大規模故障,雲安全再次敲響警鐘

互聯網時代下,雲計算作為新興產業得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所謂雲計算就是通過網絡以自助服務的方式獲得所需的IT資源。雲計算的發展推動了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加快了我國國際化的進程。

雲計算是我國IT行業的一個新機遇,而入局最早的阿里雲得到了先機,佔據了公有云laas市場31%的份額,成為行業中的領跑者。近日卻遭網友在微博上吐槽。

27號下午,很多網友在微博吐槽,阿里雲的服務出現故障後臺掛掉,圖片等部分服務功能使用不了,並且手機端和PC端都無法訪問。

阿里雲系統出現大規模故障,雲安全再次敲響警鐘

據悉,故障時從27日16:21左右開始,用戶在訪問阿里雲控制檯和使用MQ、NAS、OSS等部分功能時出現問題。而故障原因是因為工程師團隊在上線一個運維新功能時觸發了一個未知的代碼bug,bug使部分內部IP無法使用。後在工程師團隊的修復下,陸續恢復了訪問。阿里雲也真摯回應將會覆盤改進,不會辜負用戶的依託。

雲計算出現故障會給企業客戶帶來很大的傷害,雖然阿里雲故障得到了迅速的補救,但依然會對它的信譽造成影響。另外這已經不是阿里雲第一次出現故障,在2016年阿里雲華東1地域可用區B的部分ESC服務器出現故障,導致部分用戶無法連接雲服務器。2015年阿里雲杭州數據中心因光纜中斷,導致支付寶訪問中斷兩個小時,同年阿里雲香港數據中心因電力故障導致服務癱瘓。

阿里雲系統出現大規模故障,雲安全再次敲響警鐘

無獨有偶,雲計算的故障也不止阿里雲發生過,亞馬遜、微軟、谷歌也曾多次出現過故障,雲服務提供商的這一系列事故也讓使用雲計算的人感到擔憂,對雲計算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人們對雲計算信任的不足阻礙會到雲計算的發展之路,雲服務的提供商要重視技術的發展,提高服務質量和信息安全。通過創新技術,為用戶提供安全雲服務。阿里雲若想在雲計算行業中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就要創新技術,並將技術申請為專利。專利技術將使阿里雲在行業中的地位得到保障,而那些技術實力不強、安全性不足的企業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