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民俗:即將消失信宜文化瑰寶——舞春牛

“舞春牛”發源於信宜的徑口鎮,流行於信宜徑口、安莪、硃砂、茶山、洪冠等地,後又流入與信宜徑口接壤的廣西容縣及玉林、北流、合浦等地。據清光緒《信宜縣誌·輿地志》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土牛於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開初,牛用泥塑造,名曰:“土牛”,不能舞,後來由當地一位姓李的秀才(名字不詳)按照《大字通書》的春牛圖仿製一條牛,用竹和紙紮成牛頭,用畫有黑色漩渦狀毛紋的深灰布拼縫成牛身,由男、女2~3人演唱牛娘調,春牛則用1人舞牛頭,1人披牛衣舞牛尾,由八音鑼鼓開路,春牛居中,舞蹈隊在後,邊走邊舞,依次到各村表演。表演時先由春牛在場上繞圈、刨蹄、晃角、甩尾、滾泥,伴隨著演唱象舞獅一樣舞起來,動作較為簡單,春牛後面,由數名乃至數十名牛公、牛娘組成的舞蹈隊表演各種農事活動,青年以木葉伴奏。春牛隊每到一家,先舞動春牛,以示祝賀,接著,牛公、牛娘邊唱邊舞,唱詞都是五、七字偶句,按方言聲韻分上下句,唱腔為牛娘調,配以鑼鼓打擊樂,節拍和諧,韻味長,通俗易懂,題材多以教人如何處世做人、孝敬老人,浪子回頭,勤儉持家及養好耕牛,催耕催種,精耕細作,從犁田耙田到浸種、下種、揷秧等,一年四季的農事記要和節氣特點,題材廣泛,教育知識性強。舞畢,村人往往端來香茶、糯米粑粑等加以慰勞。“舞春牛”是農家稱頌牛的辛勤,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一種象徵性歌舞,信宜的“舞春牛”盛行於晚清,演出的場所由起初鄉鎮中所設的春牛亭發展到鄉村的空地、曬場、祠堂或地主大廳,演出時間一般在春節至元宵期間。到1979年後,舞春牛由模型表演發展到真人表演,主要演員有牛郎、牛娘等,自此舞春牛演變成“牛娘劇”。從季節性的群眾業餘文藝演出活動變成專業或半農半藝的營業性演出。

茂名民俗:即將消失信宜文化瑰寶——舞春牛

茂名民俗:即將消失信宜文化瑰寶——舞春牛

春牛舞的特點是生活氣息濃厚,動作簡單,多為生活動作的模擬牛的動態和習性,生動自如。表現農事活動的場面形象逼真,基本上是現實生活的再現。演員隨著鑼鼓、音樂的節奏走“圓場步”、“碎步”、和“十字步”,很容易掌握運用。

茂名民俗:即將消失信宜文化瑰寶——舞春牛

春牛舞多於每年春節至元宵期間舞牛隊敲鑼打鼓、舞著春牛巡村拜年,先在村中平坦開闊之地集中表演,然後到各家各戶拜年賀歲。表演者共五人:牛郎一人,牛女二人,舞牛者(男)二人。牛朗揚鞭牽牛,牛女執扇揮巾。

茂名民俗:即將消失信宜文化瑰寶——舞春牛

全舞分四節:

第一節:賀年。鼓樂聲中,牛郎、牛女與春牛載歌載舞向鄉親們慶賀新年。

第二節:開耕。牛郎在《春耕曲》中架上牛軛,馭牛犁田,耙田。耙田畢,牛郎卸下牛軛休息,春牛在一邊吃草,牛女表演播種、插秧。

第三節:戲牛。春牛脫韁狂跳亂跑,牛郎趕上欲穿牛繩,被牛角抵彈跌倒,牛郎束手無策。牛女在《愛牛曲》中愛撫春牛,牛馴服地到河邊自由自在地戲水、搔癢,牛郎順勢扼住牛頭,穿上牛繩,牽牛至一邊休息。

第四節:豐收。在《豐收曲》中,牛女喜氣洋洋地收割、打穀,挑起金谷與牛共舞,歡慶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