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今年的‘新歌聲’我們還會有全新創意,和前面兩季完全不一樣,可以預告一下。”一週前,談到即將開播的《中國新歌聲3》,燦星製作副總裁陸偉扔下這樣一句話。

一週後,他口中的“全新創意”還未上線,官方倒是拋出了另一個重磅消息。

6月25日,上海燦星製作(《中國新歌聲》製作方)官方微博發文稱: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北京唐德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世紀麗亮(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藍巨星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和解協議書》。

各方就與“中國好聲音”相關的知識產權糾紛達成和解,承諾在協議簽署後及時遞交撤銷法律程序的申請。全部爭議撤訴後,各方均不得再就既往爭議案件向協議其他各方追究任何責任或提出任何起訴、仲裁、控告以及索賠要求。

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已經正式向國家廣電總局提交報告:申請將已經確定於今年7月13日迴歸的《中國新歌聲》更名為《中國好聲音》。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如果不是這一紙《和解協議書》,大概很多人都忘了就“中國好聲音”名稱歸屬問題,燦星與唐德自2016年開始的“糾纏不休”。

在最近的一次產業論壇上,陸偉就此事公開發表過看法。

作為《中國好聲音》最早的引進方和製作方,燦星本擁有該節目的獨家續約權。而Talpa公司卻在節目越來越火的情況下,不斷抬高模式引進費,從每年200萬元,提高到每年6000萬元,甚至破億,並鼓動其他衛視或者製作公司來競爭搶購。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燦星製作副總裁 陸偉

如此明顯的圈錢行為令浙江衛視與燦星製作無法接受,也直接導致了當時續約的失敗與後來唐德的接盤。

“那一年我們遭遇的情況是,要價比國際慣例標準(國際慣例模式費不超過製作成本的5%)翻了幾十倍,這樣的要價是做不成的。”陸偉認為模式的商業價值一定是雙方共贏,而不是單純地在節目製作比較好的情況下不斷加碼。

但唐德認為“中國好聲音”的名字理應屬於《The Voice of···》原版節目,於是以侵害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為由,對燦星發起民事訴訟。由此掀起了雙方來來回回多達幾十次的“對簿公堂”。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就在大家以為燦星與唐德的這筆賬會繼續糾纏下去時,“和解”消息傳來。客觀地說,達成和解不論對最近處在風口浪尖的唐德影視,還是即將開播的《中國新歌聲3》都是好事。

唐德可消除相關訴訟事項可能對公司利潤帶來的不利影響,浙江衛視與燦星能拿回“中國好聲音”的名稱,並有望在7月13日開播前改過來。

只是改回《中國好聲音》,能拯救這檔節目近兩年的頹勢嗎?很難,因為這檔老牌綜藝似乎已經“陷入僵局”。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6年前,《中國好聲音》的開播的確帶給了大家不小的驚喜。這種不問年齡、外貌、職業、學歷等一切外在因素,只聽“聲音”的賽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要想出道成為歌手,必須年輕貌美,最好還有點其他才藝的固有印象。

新穎的賽制加上彼時會唱歌的素人資源尚且豐富,讓這檔節目不僅收視率連連攀升(最高時達6.101%),還培養出了梁博、吳莫愁、吉克雋逸、張碧晨等一眾藝人。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冠軍 梁博

隨著觀眾審美疲勞的加劇,素人資源逐漸枯竭,節目的亮點越來越少。 人們討論的焦點開始集中在“你的夢想是什麼”、導師搶人等環節上,至於學員都有誰,唱了哪些歌,不再重要。

尤其去年夏天,幾檔音樂選秀網綜的同時出擊,更是讓大眾感受到了《中國新歌聲》這麼多年的一成不變。

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不僅從節目本身出發,在題材、播出方式、後期剪輯上大下功夫,不再賣慘、講故事,而是控油、去套路,做不符合自己年齡的行為或套路評委,都會被淘汰。他們還會考慮整個節目的延伸,比如衍生品的研發、藝人經紀和線下演出的策劃等。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反觀《中國新歌聲》,依舊專注煽情、講故事、問夢想,還進入了“炫導師”的怪圈。

去年的陳奕迅就是個典型。初次加入導師隊伍的E神成了不少人觀看的理由,節目組顯然深諳此道,不論是前期宣傳,還是首期節目,陳奕迅都成了關鍵詞。“陳奕迅來了”、“陳奕迅清唱”、“周杰倫陳奕迅互懟”······至於其他兩位導師,以及之後出場的6位學員,似乎都成了襯托。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陳奕迅

可若是沒有高質量內容,靠導師吸引來的觀眾依舊難以留住。更直觀地表現在收視率數據和口碑上:

據公開收視率數據統計可以看出,自《中國好聲音》開播至今六季節目整體收視率呈下滑趨勢,去年單期最高收視率未超3%。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豆瓣上,這六季節目截至目前的評分依次為:7.8(22133人評價)、6.3(8292人評價)、5.7(5660人評價)、5.9(4884人評價)、5.2(3908人評價)、5.0(4773人評價),持續下降。

當然,除了節目本身的不求變外,整個音樂綜藝市場近幾年的過度開發,也讓這類節目不再是塊香餑餑。

如果說2012年《中國好聲音》和2013年《我是歌手》的相繼開播,給了整個行業更大的想象空間,那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基本上能想到的與音樂結合的模式都已開發殆盡:歌手PK、明星跨界、星素搭檔、改編比賽······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很難有同類型節目能再讓觀眾眼前一亮,更不用說是已播出六季的《中國新歌聲》。

另,今年夏天的音樂類綜藝可以用“井噴”來形容。

騰訊視頻有《潮音戰紀》、《明日之子2》兩檔,愛奇藝的《中國新說唱》更名迴歸,優酷“這!就是”系列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也將上線。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電視臺方面除了《中國新歌聲3》,還有湖南衛視由洪濤監製,王菲參與的《幻樂之城》以及江蘇衛視的《金曲撈2》。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網綜、臺綜都有,綜N代與新綜藝並存,再加上多樣題材、多位大咖助陣,可以預見屆時競爭會有多激烈。

所以,今年的《中國新歌聲》就毫無看頭了?

倒也未必。

今年的導師陣容依舊是看點之一。庾澄慶、李健、謝霆鋒、周杰倫4位男導師均有過參與選秀節目的經驗,且綜藝感不錯。除了首期節目的開場表演值得期待外,小公舉、老幹部、老頑童、大廚之間會在比賽進程中擦出怎樣的火花也是個很大的關注點。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四位導師

而在選手上,據微博音樂博主燈燈HOHO爆料,這屆“新歌聲”的參賽選手中出現了《聽見下雨的聲音》原唱魏如昀、《說散就散》原唱JC,以及在《夢想的聲音》中有“大魔王”之稱的趙駿等熟悉的身影。當然,比起他們,更希望這一季能出現多一些令人驚豔的素人。

賽制上的變化應該就是陸偉口中的“全新創意”了。

首先,此次比賽的順序並非提前排好,而是由導師看著選手的演唱歌單,按自己喜好隨機選擇。

其次,今年導師的座駕由戰車變為了“魔鏡轉椅”,每個轉椅後有塊大屏幕,學員上臺前會選擇自己的心儀導師,演唱時心儀導師背後的屏幕亮起,學員可通過觀察心儀導師的表情動作,判斷他是否認可自己,從而決定要不要堅持自己的選擇。

《新歌聲》將改回《中國好聲音》?新導師能否挽救收視率僵局?

魔鏡轉椅

最後也是變化最大的,本季比賽每位導師的學員名額依舊是6名,但導師可以無限爭搶學員。當戰隊滿員,一旦導師新選了學員入隊,新學員將主動向戰隊內任一學員發起挑戰,雙方各清唱60s,最終由導師決定誰走誰留,類似街舞比賽中的call out(不服挑戰)。

從今年賽制上的三大變化不難看出,節目組在創新上花了不少心思。這三點無不是為了增加比賽的懸念、不確定性,以及競爭的激烈程度。

看來首次嘗試製作網綜《這!就是街舞》給了燦星製作不少啟發,他們也在試圖將網綜裡一些好的點運用在臺播綜藝中。

至於最終效果如何,就要等著開播後看成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