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這裡是老張的行攝之旅

2200多年建城史

位於廣西、廣東交匯處

號稱“綠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寶石之都”

嶺南文化、珠江文化發祥地

粵語發源地之一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梧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是古蒼梧郡、廣信縣所在地,位於廣西東部,扼守潯江、桂江、西江,自古以來被稱作“三江總彙。 是廣西東大門,中國西部大開發十二個省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梧州是珠江流域西江黃金水道中下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梧州港是華南第二大內河港(僅次於廣州黃埔港)。

梧州市區尤其是老城區有很多人是祖籍順德、南海等地,經濟繁榮,和廣西其他地區歷史和文化均不相同。相反梧州人與廣東移民融合較多,本土粵文化和廣東粵文化亦融合。由於近代以及民國時期的廣東移民,有百分之七十(市區)是祖籍廣東的人,下面各縣市也有一定比例的祖籍廣東的居民,梧州地區的人家裡有個廣東人就很常見了。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梧州人的語言傳承和文化習俗傳承也更加接近廣東,梧州人偏愛粵語,不愛說普通話,即使新生代自己普通話能講得很好也更喜歡講粵語。​,梧州有自己的粵劇團,跟廣東各城市的粵劇團互有交流。最具廣東特色的生活習慣無疑是喝早茶了,梧州人喝早茶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事情,十分看重,基本一得閒就去,談生意、老友聚會甚至吃個早餐都習慣性地說:“我哋去飲茶啦。”以至於梧州茶樓遍地,酒店酒樓基本都開設茶市,這在廣西其他地方很難看到,即使個別地區有喝早茶的習俗也並不濃重,大部分地區的人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早茶。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與梧州鄰近的廣東封開縣是粵語的起源地之一,梧州本地口音也是粵語廣府話,因此很多梧州人對廣府地區較有親近感。在古代,廣信是嶺南和珠江流域開發最早的地區,廣信還是兩廣之“廣”所在地,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東謂廣東,廣信之西謂廣西,梧州從分設粵桂開始就一直屬於廣西,為廣西的東大門。

廣西地區長期流傳著“食在梧州”的說法,梧州人的飲食,主要以粵菜為主,粵味極濃,特別講究色、香、味。因梧州人喝早茶的習慣,市內茶樓較多,茶市以早晨為主,亦有午、晚間茶市的。自三四十年代以來,茶市還備茶點供應,茶點以各類包點、糕點和燒麥為主,兼營其它,酒樓飯館用餐之前,必先上茶,飯後亦上茶供飲、漱。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梧州的特產以及風味小吃花樣繁多,令初來者垂涎欲滴,主要有:六堡茶、龜苓膏、紙包雞、冰泉豆漿、神仙缽、梧州臘腸、岑溪古典雞(岑溪三黃雞)、梧州河粉(上湯河粉)、古鳳荔枝、沙頭遲熟荔枝、京南米粉、蒼梧蜜棗、和味龍蝨、岑溪竹筍釀、岑溪豆腐釀、梧州艇仔粥、梧州腸粉、梧州煲仔飯、梧州缽仔糕、屯巴茶、古龍大紅八角、梧州桑寄生、梧州三蛇酒、嶺南神酒、梧州蛤蚧酒、岑溪紅等。

六堡茶是梧州最著名的特產之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蒼梧六堡茶製作技藝更是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岑溪竹芒編制手工技藝、同心米粉製作工藝、梧州豆腐渣製作技藝、梧州紙包雞製作技藝、倒水酸肉製作技藝、龍圩豬油餅製作技藝、岑溪豆腐釀製作技藝、京南米粉製作技藝等傳統手工技藝。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梧州最有特色的歷史建築——騎樓,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的達2530米,騎樓建築560幢,被譽為“中國騎樓博物城”。

這座城市在廣西,卻說粵語喝早茶,很廣東!美食之都,兩廣門戶

​感謝您關注行者老張,一起欣賞大美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