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王中軍

在影視界,提起王中軍的名字無人不知,《手機》、《卡拉是條狗》、《可可西里》、《天下無賊》等十幾部家喻戶曉的電影,他是投資拍攝方;如今,在收藏領域,他的名聲日益雀起,陳逸飛、艾軒、王沂東、楊飛雲等中國寫實畫派代表人物的作品,他購藏豐富且影響頗大。走進他工作了十幾年的辦公室,琳琅滿目的雕塑和油畫讓人目不暇接;而到過王中軍家的人都說:"家裡真像一個美術館"。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琳琅滿目的藝術品

記 者:能否請您簡要介紹您的收藏經歷?

王中軍:我的收藏開始於十多年前,當時買艾軒、楊飛雲等人作品也就1萬美元左右。買畫主要是因為房子大,2000多平米,又有閒錢,在加上自己學藝術設計出身,自然就想到要些藝術品來裝飾家居。如果你有了大房子,擺放無數的傢俱,不如掛幅名畫。一個大房子,掛了幅陳逸飛的畫,馬上感覺就不一樣了。想一想,如果掛的是仿製品,那又是種什麼感覺?

寫實畫派的東西,個人也比較喜歡,像陳逸飛的畫那麼大的場景、色彩、氛圍,能駕馭得這麼好,陳逸飛是真正的藝術家;楊飛雲畫的肖像,在表達方式上很獨特;而艾軒特點也很明顯,黑白調子更豐富。到目前為止,我收藏了楊飛雲的油畫最多,有十多幅;艾軒的也有十來幅;王沂東的有五、六幅。

雕塑對環境裝飾作用特別大,我收藏早期通過拍賣會買了不少歐洲18、19世紀的雕塑,在中央美院教授等專業人士的推薦下,後來開始收藏國內的,很驚訝國內雕塑家的創作水平。國內雕塑主要收藏了向京、瞿廣慈、魏廣信、李向群、田世信等人的,各類雕塑已有了幾百件,家裡都擺不下了。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王中軍收藏的梵高作品

記 者:您的收藏理念是什麼?

王中軍:我買藝術品沒有投資想法。買的時候我一定不是想錢的問題,我就是覺得東西有意思,我有興趣,和自己的審美一致。就像我買楊飛雲的作品,幾萬元的時候就在買,現在價格上升到了幾百萬元,依然在買。但我收藏的這些,從經濟價值來說,到目前普遍都翻了有10到20倍了。我收藏比較遵循自己的審美取向,不太受別人影響,也不太聽別人的。這幾年市場比較好,也會換些手,賣些不需要永久收藏的東西,不是單純為了能賺多少錢,而是買些終極收藏品。中國當代藝術我也買,主要從慈善拍賣買,他們對中國藝術的貢獻也值得尊重,我收藏了方力鈞、曾梵志等人的作品。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王中軍收藏的曾鞏《局事帖》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松美術館外景

記 者:您如何看待當下的市場?

王中軍:現在市場有點亂,有炒家、有莊家,一些作品價格不能反映其藝術價值了。每年的春拍和秋拍,我都會看,也會買些中意的。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松美術館內景

記 者:您平時喜歡和收藏家交流嗎?

王中軍:收藏是愛好,是個輕鬆的事。我喜歡不設主題的交流,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談更有意思,收藏不要有共識;審美取向也不要一致。因此,我業餘時間經常去藝術家工作室看看,和藝術家交流看法。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松美術館內景

記 者:您現在收藏是個人的行為,將來有可能會做成企業行為嗎?

王中軍:不可能。我公司是股份制的,股東們的興趣不一致,沒有必要強求。個人行為非常好,豐富了自己的業餘生活。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松美術館外景

(本文系作者2008年的採訪。如今10年過去了,王中軍一直堅持收藏,例如2014年以6176.5萬美元買下了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2016年以2.07億元買下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傳世孤本《局事帖》書法。他履行了諾言,2017年,將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溫榆河畔的馬場進行了改造,建立了松美術館,總佔地面積22000餘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約2200平方米,共有12個展廳。館外植有199棵各具特色的松樹)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館名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松美術館外景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做終極收藏家

王中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