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我曾經是某鄉村中學七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班裡有50名學生。學校七年級一共有四個班級。一班二班是重點班,三班四班是普通班。重點班每班五十人,普通班每班是六十人。

我當時的理念就是消滅(大幅減少)中等生。班裡只有分數很高的成績優等生,還有分數不高的成績後進生,杜絕(減少)中等生。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在我眼裡,中等生是可以轉化的。中等生大部分可以轉化成優等生,小部分轉化成後進生。對於優等生而言,成績穩定提高很重要;對於中等生,對自己要合理的定位;對於後進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是否願意轉化成中等生,進而轉化成優等生。最終的結果就是要縮減中等生的學生比例,中等生越少越好。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優等生:成績特別優異,對學習有自己的方法,善於思考和分析。成績非常穩定,並略有提高。我對這些同學的要求是——高分高能。他們的特點是:安靜、善思考、有主見、自學能力強、待人有禮貌。

後進生:成績較差,對學習有一定的排斥,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是太看重。當然成績也較穩定(成績較差)。我對這些同學的要求是——低分高能。他們的特點是:活潑好動、不善思考、有主見、熱愛勞動、待人有禮貌。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我對班級不同的學生要求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特點是不一樣的。兔子善跑,鷹善飛翔,魚在水中游。你讓魚在天上飛,兔子去游泳,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的。我們班的優等生的作業較多,是後進生的2-3倍,能者多勞,勞者多得是我對優等生的要求。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在我眼裡,後進生也特別重要。愛勞動,講義氣,聽老師話,任勞任怨,品德極佳。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完成最基本的學習任務,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作業只是優等生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題都是基礎題。因為他們不喜歡學習,不善學習。他們有自己的愛好,對將來有自己的打算,當教師的也不能強加給學生自己的意願。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我很喜歡魏徵 (唐)的《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一句話——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我對班級的管理也是遵循這一規律,讓願意學習的聰明的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能令自己的成績特別優異;讓那些勇敢的,也就是熱愛勞動的同學多勞動;同學之間就應該互惠互利,成績優異的同學互相幫助提高成績,成績較差的同學共談理想,為自己的將來出謀劃策;每個同學都應是誠信之人,每個同學都做對班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班級才是一個讓每個學生喜歡的班級。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當然,我們班的成績和另一個班對比大獲全勝,記得有一次考試年級前50名,我們班佔32個,另一個班佔18個。我們班的成績優秀的學生特別多,中等生特別少。這和我預估的一樣。成績優異就是為了考高中和大學做準備。中等生必須給自己定位,要麼把成績提高上去,要麼和後進生一樣為將來做打算。每個學生要對自己定位:是否考大學,還是讀完初中就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願每一個學生都為自己負責。

鄉村教師心中“雙極教育” 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

大家對“雙極教育”贊同這個理念嗎?一起討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