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歲嫁給54歲省長,10此流產生下6個女兒,死後葬進八寶山公墓

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實品格,戰爭中最考驗人性道德。很多著名的國民黨將領,都在最後激烈的國共鬥爭中看穿了蔣介石的心胸狹隘、不可取信,轉而投共,為新中國的最終成立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程潛,就是其中的代表。

她17歲嫁給54歲省長,10此流產生下6個女兒,死後葬進八寶山公墓

程潛,生於1882年,家中是書香門第,自小習文,23歲時就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同盟會,在辛亥革命中程潛第一次嶄露頭角,並最終促成中華民國的成立,為推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做出了屬於自己的一份努力。民國成立後,程潛還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更為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歸國之後,程潛先後擔任國民黨軍中的陸軍上將、中央執委、總參謀長以及河南省長等要職,他指揮平路軍積極抗日,最終成功摘取了抗戰勝利的果實。抗日成功後,在國共爭鬥中,程潛堅決的站在了共產黨一方,他組織自己率領的國民黨第一兵團全體官兵在長沙起義,公開投共,給予了蔣介石致命一擊,並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於1952年擔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

她17歲嫁給54歲省長,10此流產生下6個女兒,死後葬進八寶山公墓

程潛在政治上無疑是成功的,而他在自己的家庭方面也被很多男人所羨慕,就是在54歲的時候仍然梅開二度,娶到了小自己37歲的嬌妻——郭翼青。郭翼青嫁給程潛時還只有17歲,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學生,她其實並不瞭解程潛,婚事完全是由自己的父母做主,她也不是程潛的第一任老婆,而已經是第四任了。

年近花甲的程潛娶得嬌妻,對郭翼青十分疼愛,從不讓她做任何的家務,對她的要求也是儘量滿足。平時,程潛還會為郭翼青講自己當年抗戰的故事,這讓郭翼青對程潛逐漸由陌生轉變為欽佩,由欽佩最終轉變為愛情。

她17歲嫁給54歲省長,10此流產生下6個女兒,死後葬進八寶山公墓

可以說程潛和郭翼青實實在在是養成式的愛情。雖然兩人年齡差距大,但是郭翼青的父母對她一直施行的是傳統式的老教育,要求她文靜賢良,溫婉隨和,這一點正好符合程潛的要求,兩人婚後生活漸漸和諧,郭翼青對程潛是更加柔情似水。

她17歲嫁給54歲省長,10此流產生下6個女兒,死後葬進八寶山公墓

程潛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他沒有難過反而轉過頭安慰郭翼青,即使沒有孩子也沒關係,只要兩人琴瑟和鳴就可以了。可是郭翼青不願意,她最終說服了程潛,繼續為了小生命而努力。最終,經歷了先後10次流產,郭翼青成功為程潛接連生下了六個漂亮女兒。

她17歲嫁給54歲省長,10此流產生下6個女兒,死後葬進八寶山公墓

1968年4月,八十七歲的程潛因病在北京去世,死後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郭翼青強忍悲痛,獨自承擔起撫養六個女兒的重擔,1996年郭翼青也與世長辭,她的孩子根據她臨終前的要求將她葬在了程潛墓的旁邊,讓一對愛侶死後也能朝夕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