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靶向藥物研發全線發力,精準治療還需醫保“助攻破門”

爆发:靶向药物研发全线发力,精准治疗还需医保“助攻破门”

大會現場

肺癌:精準醫療典範

《2018版中國惡性腫瘤報告》顯示,肺癌位居全國發病首位,每年發病約78.1萬。隨著靶向藥物的出現和應用,使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長和生活顯著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由於靶向藥物的研發成本高,價格較貴,很多患者家庭面臨著嚴重的經濟負擔,甚至無力承擔。

爆发:靶向药物研发全线发力,精准治疗还需医保“助攻破门”

吳一龍教授對此呼籲:

爆发:靶向药物研发全线发力,精准治疗还需医保“助攻破门”

陸舜教授

陸舜教授表示:

爆发:靶向药物研发全线发力,精准治疗还需医保“助攻破门”

程穎教授介紹說:

“國際上,非小細胞肺癌的分子分型檢測已由單獨的EGFR檢測演化至EGFR、ALK、ROS1三種基因檢測。同時,克唑替尼也被國內外權威指南一致推薦為ALK陽性、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用藥。與傳統化療相比,顯著提高了非小細胞肺癌療效。”

吳一龍教授表示:

腎癌:長期生存不再可望不可及

在我國泌尿系腫瘤中,腎癌發病率位居第二且逐年升高。據國家癌症中心全國惡性腫瘤登記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髒惡性腫瘤發病率為3.35/10萬,死亡率為1.12/10萬。

爆发:靶向药物研发全线发力,精准治疗还需医保“助攻破门”

腎癌黑色素瘤內科主任郭軍教授

腎癌黑色素瘤內科主任郭軍教授表示:

爆发:靶向药物研发全线发力,精准治疗还需医保“助攻破门”

泌尿外科主任葉定偉教授

泌尿外科主任葉定偉教授強調:

胃腸間質瘤:欺騙性最強的隱蔽“殺手”

胃腸間質瘤並不是公眾所熟知的胃癌、腸癌,但仍具有惡性傾向,部分與癌類似,具備轉移、易復發、易耐藥等不良特徵。由於胃腸道間質瘤生長在腹盆腔內,多呈外生型生長,而腹盆腔的空間很大,早期腫瘤體積較小時常無明顯症狀,隱蔽性極強,早期診斷具有很大難度,不少患者是體檢時才發現。

爆发:靶向药物研发全线发力,精准治疗还需医保“助攻破门”

GCP中心副主任李健教授

副主任、GCP中心副主任李健教授介紹:

“目前,手術切除是侷限性胃腸間質瘤首選且唯一可能實現治癒的方法。但對於高危患者而言,術後的複發率很高,半數還同時出現肝臟或腹膜轉移,並且復發腫瘤多生長迅速,對放療和化療均不敏感。患者雖然可以二次或者反覆手術,但仍難以提高生存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