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將從這裡啟航——走進晉陽首邑美麗陽曲

振興將從這裡啟航——走進晉陽首邑美麗陽曲

振興將從這裡啟航——走進晉陽首邑美麗陽曲

精準切脈致貧原因
紮實做好公共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我們,扶貧的同時,必須要防止返貧。為了阻斷貧困的代際傳播,政府必須做足兜底保障的公共服務。”劉晉萍說。
那麼如何做呢?
——政府出資建校,讓因城鄉教育資源不平衡以及因上不起學而導致貧困的現象從此消失,實現學有所教。

振興將從這裡啟航——走進晉陽首邑美麗陽曲

創新融資發展模式
致力美麗鄉村建設


聚焦發展,創新引領,統籌各路資金,大力招商引資,“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澆築”美麗鄉村樂園。

振興將從這裡啟航——走進晉陽首邑美麗陽曲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集中表現在城鄉“二元結構”中,實現鄉村振興,就是要加強城鄉融合發展,讓農業發展起來、農村興旺起來、農民富裕起來,就必須補齊短板彌補欠賬,大力提升美麗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但是,錢從哪裡來?這不僅需要膽識、擔當,更需要智慧與創新。
陽曲縣緊抓貧困村提升的歷史機遇,率先在全省成立金融辦,制定《陽曲縣金融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相繼成立扶貧產業公司、新農村綜合開發公司、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6個融資平臺,與16家金融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融資金額達30億元。並從國開行貸款3億元、整合涉農資金2億元、撬動社會資金9.6億元。
對此,劉晉萍深切地感慨“資金問題一直是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我一直在思考,錢從哪裡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基礎設施建設要向農村傾斜,公共服務向農村傾斜’的論述,給了我們信心和底氣,也給了我們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我們積極聯繫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瞅準路徑,結合實際,幹就行”。


陽曲縣高起點規劃,高標準佈局,按照“宜居宜業宜遊”的理念,將40個貧困村全部納入到美麗鄉村重點建設序列,從“水、電、路、氣、網、排、場、家、綠、暖”十個方面實現了基礎設施的全面提升,並按照“村村有景點、路路有風景、全縣是景區”的要求,全面推開了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逐漸湧現出了南留南、錄咕咀、店子底等一批示範村。
與此同時,大力拓展招商引資渠道,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發展。僅2017年就舉辦各類招商活動達10次之多,先後借力文博會、農博會等,組織“美麗鄉村、鄉村旅遊、農產品展銷”各類招商推介會,簽約7.6億元,充分發揮了金融的槓桿作用。
引人注目的是,在今年1月20日舉辦的太原軍民融合陽曲創新基地項目發佈會暨新晉商陽曲發展論壇會上,《陽曲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新十條》極大地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現場簽約項目23個,簽約額351億元。
梧桐自引鳳凰來,花香總有蝶戀舞。陽曲縣對自身精緻的打造,也必將贏得更加廣闊的未來。


“首邑田園”品牌引領


全景陽曲全域旅遊


一時貧困可以靠急救,但持久的富裕必將依賴內生性的、興旺發達的、現代產業體系來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說,“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兩山理論”的提出更為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標準推進,高質量退出”是太原市委對貧困縣發展的根本要求,更是陽曲縣經濟發展的座標。

振興將從這裡啟航——走進晉陽首邑美麗陽曲

作為晉陽首邑的陽曲縣,雄踞首府太原的北大門,數千年的人文歷史底蘊及緊鄰首府太原30分鐘的車程距離,都為其經濟發展奠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以有機旱作特色農業示範區為座標,發展“四個十萬畝”,即:10萬畝有機旱作穀子、10萬畝乾鮮果經濟林、10萬畝中藥材花卉、10萬畝綠色蔬菜,精心耕耘首府太原的“糧袋子、菜籃子”。培育“首邑田園”公共品牌,在“貢天下”“天貓”“京東”等網店開展直銷網站,在太原鐘樓街、千峰路等商圈開設陽曲農產品直銷店,線上、線下齊發力,瞄準青運會,打造安全食品,延伸陽曲農產品價值鏈。
持續強化“公司+貧困戶”利益聯結,不斷髮展壯大樺桂、寶迪等強農企業,引進七峰山、九牛牧業等規模養殖企業,並通過荒山荒地開發、借本還息、折股量化,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形成“鄉鄉有龍頭企業、村村有帶動主體、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能脫貧致富”的產業格局。
——以建設綠色全景陽曲為目標,緊緊圍繞荒山荒坡增綠、環城綠化增景、生態旅遊增色和乾果經濟林增效等四大重點,全面實施國土綠化、通道綠化、鄉村綠化、景區景點綠化美化工程,讓綠色成為陽曲的“底色”,春夏秋冬四季見綠、三季見花,實現“花灌木穿鞋、經濟林纏腰、生態林戴帽”綠化目標,打造太原北部生態休閒勝地。


——根植鄉土文化,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通過就地改造一批、整村搬遷一批、補短板一批,組建村級旅遊公司,培植農家莊園100個、農家客棧500個,使“村莊變景區、民房變客房、農田變景觀、農戶變商戶”。“回村過年、回村採摘、回村避暑”等系列遊,已成為當地最具人氣的旅遊項目,最直觀的收入,也讓農家真正地樂了起來。
時下,陽曲縣的旅遊業已逐漸形成以青龍古鎮、華強方特主題公園為龍頭,“名鎮古村遊”“黃土風情遊”“美麗鄉村遊”“宗教文化遊”“經典紅色遊”“回村系列遊”六大品牌,構建了全域旅遊大格局,是“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縣”。目前,旅遊業正在成為陽曲縣產業結構轉型的新生主導力量,2017年旅遊收入超億元。
今日的陽曲在發展變化中謀全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城郊農業、全域旅遊,建成完善了大盂工業園、小微企業園、轉型產業園等要素齊全的新型工業和新興產業承載平臺,不僅將脫貧落到實處,更將“振興”威武托起!


勵精圖治一心為民


“週末學堂”凝聚動能

振興將從這裡啟航——走進晉陽首邑美麗陽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