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軍人為救同鄉犧牲,全村人為其送行,3歲兒子哭著要爸爸抱抱


崇尚英雄,懷念英雄,學習英雄。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里面,我們需要的不是娛樂的薰陶,而是英雄的模範,當今社會缺少的是正能量,缺少的是勇於獻身揭露罪犯,勇鬥歹徒之人,因為只有安定的社會才會給人民帶來富佑,帶來源源不絕的平安。而在這其中,有著農民、軍人、商人、教師等等,他們為了那一刻的義舉勇於獻身,勇於為社會做出貢獻。而今天我們說到的是一位步兵戰士馮戰峰。在同村村民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馮戰峰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是一名退伍老軍人,受到父親的薰陶,從小就懂得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道理,他9歲時就成功救起落水的小夥伴。入伍後,他十分珍惜當兵的機會,刻苦學習,努力訓練,由於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學習有困難,便他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堅持一邊學文化,一邊學理論,經常打著手電筒趴在被窩裡學習到深夜,很快在新兵中脫穎而出。

新訓結束後,他先後被選拔推薦到軍區司機訓練大隊和技工大隊學習,多次被評為“學習訓練標兵”。當上駕駛員後,他幹一行,愛一行,對工作認真負責,刻苦鑽研駕駛技能,安全行車15萬公里,由於他思想紅,工作好,受大隊、營、連嘉獎5次,被隊裡樹立為“模範共產黨員”、“模範駕駛員”。


在村民眼中,馮戰峰是一個樸實、善良的孩子。他家庭貧困,每月除留下生活費外,其餘工資全部寄回家中。在戰友眼中,馮戰峰是一個性格隨和、樂於助人的“熱心腸”。只要是戰友家中有困難,他總是會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生活費慷慨資助。幾年來,他先後為汶川、雅安等地震災區捐款10餘次,累計近萬元。如此一個優秀的軍人卻沒想到災禍來的那麼突然。

這一日,村民楊會長與兒子去村邊池塘下魚簍,不慎落入離馮戰峰家約100米遠的廢棄水井裡。楊會長的兒子大呼救命,休假在家的馮戰峰聞聲後迅速趕往出事地點,村民馮迎春也隨即趕到。馮戰峰觀察了一下井的深度,迅速作出判斷:“迎春,你趕緊找繩子去,我先下井救人!”他縱身跳下井中,在漆黑的井中摸到了楊會長,但楊會長已經昏迷,且井深壁滑,多次營救未能成功。

幾分鐘後,馮迎春及七八名村民拿著繩子趕到,馮戰峰艱難地為楊會長繫好繩子,並在下面奮力託舉著楊會長,眾人協力將楊會長拉了上來。再往下放繩子時,井中已無人回應。馮戰峰救起遇險的楊會長,而自己卻因溺水時間過長,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戰峰,戰峰,你讓我和兒子以後怎麼過啊。妻子癱倒在馮戰峰的身邊,握著他冰涼的雙手痛哭失聲。


3歲的兒子懵懵懂懂,似乎也感覺到爸爸發生了什麼事情,一聲接一聲地喊“爸爸,爸爸抱抱”,然而,爸爸再也不會回來了。這一天是馮戰峰的葬禮,全村的村民都來了。由於連降暴雨,道路泥濘溼滑,鄉親們懷著沉痛的心情,邁著沉重的步子,抬著戰峰,一路嗚咽。《滄州好人賦》曰:“好人之易,易在人人可為;好人之難,難在舍我為人。”

馮戰峰走了,他的事蹟被廣為傳頌,馮戰峰走了,他的精神仍激勵著他的戰友們。許多網友通過網絡平臺向他敬獻白菊花、黃絲帶,數萬篇飽含淚水的留言和跟帖,共同為他送行,無不訴說著對英雄的懷念和敬意,並紛紛表示要向他學習,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英雄的去世讓世人為之悲傷,但是他留下的精神讓世人銘記。去世多年,我們應當多緬懷他。因為他是英雄,我們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