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磨剪子嘞,戧菜刀——”

老天津衛,不僅有著詼諧幽默的天津相聲,在大街小巷中還有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它們就如同一段段小曲兒,是天津民俗的標誌,也是不少人心中兒時的記憶。

天津叫賣文化隸屬於衚衕文化,是天津城市發展過程中民風民俗的長期積澱,康熙年間的《天津衛志》中記曰:“天津去神京(北京)二百餘里,當南北往來之衝,南運數萬之漕悉道經於此,舟楫之所式臨,商賈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雜處……實在一大都會所莫能過也。”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天津自1404年設衛建城雖不過才600餘年,卻是一座真正的移民城市,清末民初時天津具有老城、租界地等多種城市形態,而與之相適應的也有各樣的商業文化,因而使天津的叫賣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在天津有句地方諺語叫,“幹嘛的就得吆喝嘛”,說的便是天津吆喝的多樣性,

有樸素的:“大火燒哎~~~~大火燒!”

有逗樂的:“嗨~~~~賣菜的三哥又來了,誰買蔫豆角、捎點籽茄子,穅心兒蘿蔔、打鼓的蔥哇,還有點啊臭韭菜、爛菠菜、沒有心兒的大白菜哎~~~~”

有誇張的:“嗨!到、口、酥——的崩豆啊!啊這是甜崩豆哇,那是鹹崩豆哇,不甜、不鹹、不要錢,回家、要錢、買崩豆~~~~哎!”

…………

天津的吆喝,一套一套的,跟說相聲似的。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沒有了之前的小衚衕,天津的吆喝聲也不常聽到了,但如今仍有一些人,他們循著前人的足跡,尋找著老天津的記憶,馬鑫便是他們中的一位。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馬鑫,生於天津,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受天津曲藝份氛圍的影響自幼酷愛民俗藝術,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與民間藝術家王炳華先生結緣,並拜王老先生為師,跟隨老先生學習天津衛的老叫賣聲,經過多年的學習與實踐,在2017年又自編自導自拍了以“早期衚衕里巷的叫賣聲”為主題的首部民俗市井紀錄片,其作品已受民俗曲藝界內名家們的認可和讚譽,在界內小有名氣,被譽為“天津吆喝哥”。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民俗吆喝|聽天津吆喝哥再現天津衛傳統吆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