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夜:請對基層少一點追責,多一點關愛

體制中每談起基層,話題總在一個“苦”字上。“錢少事多離家遠,位低權輕責任重。”這是體制中基層的真實現狀。“下基層”就意味著“鍛鍊人”,誰都知道基層的辛苦,卻沒人想過提高基層的待遇。

基層是“磨刀石”,基層是“練兵場”。身在基層就應該錘鍊意志、鍛鍊能力,就應該任勞任怨、砥礪前行。這些道理我們都懂,我們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累,只是怕沒有包容和理解。

01請別把責任都往基層身上推

責任一級一級往下壓,最底下的就是基層。什麼都被要求籤字,什麼都被要求負責,光每年籤的責任狀都可以疊成小山。工作都讓基層來做,連責任也都讓基層來背,各局辦已然成了各監督部門,只負責催促與考核。

舉個例子:

農房發證的審批。這本來是由國土審批的,完完全全是國土的工作。派到基層就變成了由基層工作人員做好資料,調查好實情,簽好字,做成的再報國土。國土做的工作,就是催促基層。“上午9點前報表!”“下午5點前上交資料!”農村的情況遠沒有局辦想的那麼簡單,各種複雜的情況都有,有的村民會故意隱瞞,有的村民還會無理取鬧。但局辦只看結果,不問過程。一個同事,就因為發證沒有發到任務數,被處分扣了獎金。又說自願辦證,卻又交給基層任務數;在催促的同時,卻又政策變動,導致很多都要修改甚至重頭再來;既然是由國土審批,卻要求基層人員簽字,你國土的工作,問責卻在基層!

02請對基層多一點關愛。

基層幹部許多都是一干就是一輩子,把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農村。對基層來說,能走出去的機會很少,能往上走的機會就更少了。基層只有幹頭,沒有盼頭;只有創新力,沒有保障力。一直在說要制定好政策惠及基層,卻很少有真正落實的。薪資低,地位也低,付出與回報不相匹,優質資源都集中在局辦。

舉個例子:

市裡的公開選調。選調對象的條件,其中有一條就是“鄉鎮(街道)報考市級機關部門(單位)的。應有5年以上鄉鎮(街道)工作經歷,鄉鎮報考街道的,須有三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而對市級機關報考市級機關的卻不做要求,越基層越劣勢!光倡導基層工作光榮的理念、基層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就可以一輩子把人留在基層嗎?

這就是基層的無奈與心酸,“苦”在身,更在心。要改變基層的面貌,不是光靠說的,要不斷投入“真金白銀”。

少些追責,多些關愛,給基層留些希望。來源,公務員思想動態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