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我們的很多家長,在學識上和收入上,已經很富有了;但是,他們在教育上,很可能還是“窮人的思維”。

窮人的六條思維

1、太過於實用主義;

2、不相信簡單而美好的東西;‍‍‍

3、只注重眼前看得見的東西;

4、多餘的錢和時間用在娛樂上;‍‍‍

5、相信優勝劣汰的教育,是公平的;‍‍‍‍

6、想讓孩子受教育後當公務員。‍‍‍‍‍‍‍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1

太過於實用主義

在窮人的思維裡,教育只是為了讓孩子擁有技能,從而獲取大量財富。

當教育不能直接使孩子獲得財富的時候,輟學就更為常見。這就使得我們看到,即便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提供免費的六年義務教育,但貧窮家庭孩子的輟學情況仍然非常嚴重。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在生活條件尚可的中國家庭中,雖然不至於因為短期教育不能賦予孩子財富而讓孩子輟學,但絕大多數家長心裡仍然抱著“孩子長大之後要回報給父母多少錢”的想法。本質上,家長仍把教育看作一種獲取財富的方式。

而事實上,越是把教育當做人生的一部分,從而終身學習的人,會更加富有;反而把教育當做財富之路墊腳石的人,會越來越貧窮。

2

不相信簡單而美好的東西

在窮人的思維裡,只有高昂的代價才配得上美好的結果,而簡單的實現方式只會在比較中被拋棄。

天價的學區房,家長們趨之若鶩;幾百元一節的培訓課,讓孩子週週去上;一天速成的書法班,總能夠吸引家長的目光……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事實上,只要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引導,和孩子一起看書、聊天、探索世界,就可以取得比培訓課程有效得多的教育效果,可是中國的家長們偏偏願意相信那些“摸得見、看的著、花了錢、費了事”的教育方法來培養孩子。

吝嗇你的陪伴,懶於家庭教育,就是窮人的教育思維。

3

只注重眼前看得見的東西

因為眼前的貧窮,窮人往往更關注觸手可及的利益,而沒有等待奇蹟慢慢發生的耐心。

儲蓄太漫長,放棄;教育太漫長,放棄;健康太漫長了,放棄;改變太漫長了,全部都放棄。

然而任何值得做出的改變,都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完成。但是窮人只關注眼前,得過且過並不關心未來會發生什麼,哪怕是美好的事情。

中國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最為類似。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所有孩子的成長階段都被統一的劃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一切難道不恐怖嗎?

家長心目中所謂的目光長遠,也不過是“考入一所好大學”,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考試的每一次成績都在家長心裡至關重要,但是如果你脫離孩子升學的焦慮,將孩子一生的快樂視為重要目標,考試成績還是那麼重要嗎?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當你的孩子對繪畫有了一點興趣,不要著急用枯燥的素描課程消耗他的熱情,請等他慢慢長大,在更多的藝術靈感中主動學習繪畫技藝,自己把握精彩人生。

4

多餘的錢和時間用在娛樂上

如果你關注貧窮救助的後續工作,你就會很遺憾的發現,大部分窮人往往會將救助的錢用來娛樂消費。

一旦錢被花光,他們就心安理得地回到貧窮狀態,認為這是“命”。

當我們自己努力奮鬥脫離了定義的“貧窮”,尤其是有了家庭之後,更應該早早改變之前“貧窮”的生活狀態,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用陪伴孩子代替娛樂消費,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巨大作用。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事實上,富人的時間安排是比窮人更加繁忙的,看電視這種娛樂更不會成為他每日必做的事;

窮人才會把多餘的寶貴時間用來浪費生命

5

相信優勝劣汰的教育,是公平的

窮人往往把教育看作一次彩票,相信“教育帶來知識,知識或許會帶來財富,不一定能改變命運”。

所以窮人往往會把教育資源的投入放在“最有可能中彩票”的那個孩子上,在貧困家庭中,如果孩子看似無才能,很可能被要求退學以全力供那個“最有前途的孩子”進行學習。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富人家庭因為物質條件優渥,反而更願意給孩子展示自我長處的機會,即便在孩子的短期表現不理想,也會給他更多的機會去嘗試。

教育本就不應該“優勝劣汰”,而是應該是堅持讓每個孩子都“不掉隊”,這樣才能避免巨大的人才浪費。

不只是家長,在中國教育中,教師隊伍也致力於為艱難的考試培養最優秀的學生。

真是一種悲哀。

6

想讓孩子受教育後當公務員

典型的求安穩型窮人思維,白滔滔將這一條單獨列出來。

窮人最常見的夢想是孩子能夠成為政府職員,而非可以實現自己各種夢想的企業家。

致焦慮的家長:你很富有了,但還在用“窮人的思維”教育孩子嗎?

但在中國,這種思維模式似乎適用於各階級。即便是物質充裕的富人家庭,也認為編制內的工作更加體面光榮,而不是鼓勵孩子“闖一闖”。

所以,即便你不是窮人,你有沒有在用“窮人思維”踐行你對孩子的教育?

希望在孩子的陪伴上

你是個大方給予的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