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觀點:降準提震股市信心 可關注創業板中小企業

政策原文:

“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支持“債轉股”實施主體真正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治理,並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定向降準資金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同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富國大通副總裁李大治認為,本次降準主要原因是今年5月新增社會融資總量環比4月攔腰斬,這一輪嚴監管、去槓桿,導致了銀行體系內的緊縮效應,影響到市場的資金鍊趨緊,市場情緒比較緊張,從而對未來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如當前民間投資急速下滑,最新消費數據呈明顯下降趨勢,再疊加中美貿易戰因素,對經濟產生了較大挑戰。因此,央行採用一系列手段來進行對沖。本次降準實際說是定向降準,但是比以往的定向降準都松,更充分說明了央行對沖的決心,或者說是本次降準恰恰體現了前段時間央行對流動性的定義:合理區域,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降準對債市的影響:

一、解決債券市場發行難

李大治提出,降準實際上體現了兩點:

第一,本次降準具有永久性的特點,降準與MLF(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不同的是:它是長期資金,是永久性的;而中期借貸便利和逆回購都是有期限的釋放。

第二,本次降準釋放了7000億基礎貨幣。同時,6月1日央行宣佈擴大MLF擔保品範圍,以前只接受AAA債券,現在擴大到AA+、AA級債券,銀行有意願買一些低層次的債券,降準讓銀行有資金去買這些債券,在一定程度上可解決半年來債券市場發行難的問題,從整體程度上也有利於債市,發行利率也會進一步下行。

二、有利於推進結構性去槓桿

從政策背景看,由於近期信用違約事件頻發引燃了市場的悲觀情緒,而中小銀行更是處於重災區,富國大通投研中心負責人沙泉認為,此次降準資金有利於增加銀行低成本可用資金,緩解信用壓力,同時也有利於推進結構性去槓桿。債務收縮推動去槓桿的同時,寬貨幣結構性對沖緊信用影響,引導資金流向,助力經濟轉型。

原文指出“同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可以理解為此次放水更直接利好郵儲銀行(5.23+0.00%)、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央行支持這些中小銀行向小微企業貸款。中小銀行是表外理財的食物鏈末端,所謂表外理財,即大銀行買中小銀行的存單,中小銀行再用大行的錢去購買企業非標債。前幾年主要就是通過發理財加槓桿這種方式擴張資產負債表規模買債和非標,最後發的錢越來越多,但實際上並沒有改善企業的生產狀況,導致資金脫實向虛,資金空轉。因此,這個降準直接緩解了去年開始到今年以來,城商行和農商行資產負債表還本付息的壓力,結合前期的降低資產撥備的要求,共同敦促城商行農商行放貸,從而緩解表外轉表內的壓力,為接下來的表外理財進一步收縮和2020年停止保本理財提供緩衝空間。

三、降準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

沙泉提出,本次目標是債轉股不是股轉債,重點是股,放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企業改善經營。因為中小銀行的表外理財通過信託購買公司股票,公司約定幾年後回購回去,就是名股實債。央行明確提出“定向降準資金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這次降準一部分作用是因為表外理財大規模收縮,為使影響平穩過度,央行給中小銀行一個過渡期。

這次央行降準應該理解為央行支持其將債務轉成股票參與公司經營,不是讓他們去拿錢加槓桿去吸中小企業的血。如果一直以名股實債的形式發理財,實際上對企業經營改善沒有益處,只是借新還舊形成的資金空轉,並不能有效降低槓桿,違背了央行的去槓桿的意願。因此,這次政策是對降槓桿過程中的一個緩衝。

提震股市信心,可關注創業板中小企業

此次降準,實際上是完全符合市場眾多人士的預期,早在6月初,就有機構預測要降準一次。而且高層也在上週不斷暗示要降準,可以說這次降準並不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此次降準0.5%後,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降至2008年底水平,也就是金融危機那段時間。如果按照一個月前,專業人士預測下調1%的最低預期,那麼,後續大概率還有一次降準。富國大通沙泉認為,此前大盤下跌的部分原因是流動性枯竭,現在引水入渠,雖不一定立即引爆市場,但對市場信心恢復與穩定起到關鍵性作用。

真正底部可能不會馬上到來,可關注創業板中小企業

市場當前估值水平和結構都處於相對低位,富國大通沙泉認為市場已經接近底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近期受到貿易戰衝擊和資金面緊張的影響,A股市場持續受到重挫,但是外資在此時卻加速流入A股市場。根據統計,近兩個月外資流入A股市場超過1200億,5月份就流入了500多億,創月度流入量新高。外資流入股票大多都是優質藍籌股,外資是從公司基本面以及中長期角度來進行投資的,外資的大量流入表明很多個股已經跌出了價值,外資願意在這時抄底優質個股。

其次,本週央行展開了2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釋放積極信號,同時通過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此前大盤下跌的部分原因是流動性枯竭,現在引水入渠,雖不一定立即引爆市場,但對市場信心恢復與穩定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是從歷次降準市場規律來看,“先有政策底,後有市場底”,真正的底部可能不會馬上到來。

由於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大多數中小企業,而此次降準可能主要的利好對象就是中小企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為創業板注入了生機。

人民幣貶值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富國大通李大治認為,人民幣兌一攬子貨幣穩定,兌美元或還會貶值,本次降準的時機選擇說明:一方面,政府確實有意坐視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另一方面,政府對於將貶值控制在可控範圍內較有信心。

房貸利率下調可能性不大

從樓市層面來看,李大治提出老百姓(76.60-1.78%,診股)房貸利率下調可能性不大,雖然本次降準對於銀行來講,它的流動性相對更充裕了,但是畢竟房地產行業是政府、或央行一直限制的領域,所以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會降房貸利率。由於確實7000億派生出來大量的貨幣,會有一些資金通過各種途徑流向樓市。

私募觀點:降準提震股市信心 可關注創業板中小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