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日本,讓人「細」思極恐!

這樣的日本,讓人「細」思極恐!

我們總是容易沉浸在自己文明的偉岸之中,從而用一種有色眼鏡看待其它文明圈中的民族,但是,這個世界從來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對於東鄰島國——日本,我們就是如此,直到今天,我們還未正視過它的文明成就!

在被無數抗日神劇薰陶後,我們總認為這個國度甚是恐怖,似乎這裡人人充滿野性,充滿了對東方華人的欺凌,彷彿處處是吃人的財狼虎豹。但是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真的是如劇中所描繪的那般嗎?

民族情結總會在不經意間矇蔽我們的雙眼,真要在日本生活一段時間後,才發現,日本並不完全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如今的日本,不僅在經濟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其國民素質、社會秩序等諸多方面,都有值得學習之處。國家和文明也和人一樣,縱有千般不是,但誰也抹不去它的優秀,它的不凡。而我們能做的,唯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更進一步。

我生活在西海岸一座小城市裡,論繁華程度,我可以很認真地說,可能還比不上國內的小縣城。特別是到了晚上,除了個別街道有居酒屋傳來的喧囂,安靜得就像一座空城。我到了這裡的第三個月,才聽到第一聲汽車喇叭。然而,就在這樣一座普通得讓人容易忘記的小城裡,各種小細節都顯示著人性化,讓人莫名覺得很溫暖。

超市的細節文明

這裡的超市規模不大,人流量也不多,但這裡的設施卻著實讓人溫暖。除了常用的嬰兒座椅、貨物整理臺,和免費提供的一次性筷子、勺子、牛油、芥末等,最讓人感動的就是購物車上的放大鏡了。上面用放大加粗的字體寫著:

在文字較小,難以看清原材料標識等情況,請您使用此放大鏡。

這樣的日本,讓人「細」思極恐!

此外,在這段文字的下方,還寫著放大鏡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請一定不要通過放大鏡鏡片看太陽。用放大鏡鏡片看發亮光的物體容易導致眼睛痛。請勿大力使用放大鏡,容易導致鏡片破碎、出現危險。請勿使用出現鏡片無法閉合等故障的放大鏡。

全世界都知道,日本是個長壽的國家,人均壽命已在80歲以上。而人到了一定年紀,身體技能上的退化是誰也阻止不了的,比如眼睛。超市裡這樣簡單的設施,也並沒有多花費多少成本,就給老年人帶去了方便,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街頭的生命氣息

日本私人領域多,交通情況較為複雜,為了提醒車輛和步行者,交通障礙欄杆這樣的公共設施並不罕見。這些被冰冷鐵皮裹著的欄杆渾身散發著嚴肅的氣息。

但是,好多地方的欄杆上意外地站著幾隻鐵鑄的小麻雀,有的在抬頭仰望天空,有的在張嘴唱歌,有的就是低著頭。這些渺小卻可愛的小傢伙們就這麼站著,也讓本來生硬的鐵質欄杆增添了一份活潑。讓人不禁對小麻雀的設計者產生一種敬佩。

東京某處的小麻雀更是幸運,有人會專門在不同季節為他們編織可愛的小衣服。那欄杆上隨時間變化而多姿多彩的小麻雀們,讓整個城市都充滿著生機,充滿著愛。特別是冬日飄雪的日子,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中,鐵欄杆上穿著小花衣的麻雀更為顯眼了。每每有人經過,總會忍不住回頭多看一眼,多體會一下這方水土這方人的溫情。

這樣的日本,讓人「細」思極恐!

這樣的城市細節在身處大陸的我看來,感覺非常好奇,原來,城市不一定是冰冷的鋼筋混泥土,原來城市不一定都是穿制服的城管人員,原來城市不一定都是充滿“拆”字。原來城市,是可以有溫馨感的!

酷愛閱讀的日本人

日本是個人均閱讀量很大的國家,日本人均年閱讀40本左右,他們除了電車上、咖啡店能隨時出現讀書看報的身影,圖書館這種海納百川、群書薈萃的地方自然人氣滿滿。

圖書館裡座位很多,白天,靠窗的座位永遠是一道風景線,有人一邊冥想一邊看著窗外的花花世界,有人卻兩耳不問世事一心只讀手中書。到了晚上,就算房間內燈光再好,對窗而坐總是沒那麼方便,桌子上自己的影子就會佔去一大半空間,只能以側身等奇怪的姿勢閱讀。

當然,圖書館方面為了方便大家閱讀,也採取了很多暖心的措施。如,在靠窗位置放檯燈,特別是夜間,那一席小小的天地在臺燈之下瞬間又填滿光明,這個世界似乎都明亮起來。在座位附近放置小方毯、眼鏡這些也是非常常見的。因此,不管是冥想者,還是專心學習者,都能在自己的空間裡自由神往。

如此酷愛閱讀的日本人,習慣從小就開始培養,當地政府非常重視閱讀活動。媒體每一年都會對學校兒童讀書情況進行調查,把結果向社會公佈,引起社會對讀書的重視。

中國前駐大阪總領事王泰平曾感慨“日本人真正把學習當成一輩子的事”。

這樣的日本,讓人「細」思極恐!

一流的服務精神

在日本,很多商場進入試衣間之前都是需要拖鞋的,而一般在試衣間外,是有滿帶微笑的服務員隨時候著。她們除了給客人查詢衣服大小、整理試過的衣物、回答客人各種問題,還有一項不太起眼的工作,就是觀察每一個試衣間前擺放的鞋。

日本人自身是很習慣自己轉身擺鞋的,將鞋頭朝外、鞋底朝內,方便出來的時候穿鞋。但外國人和個別日本人會忘記,或者根本就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然而,每次從試衣間出來的時候,都會發現鞋子已經被擺的整整齊齊的。穿起來十分快速,十分便利,這種時候,試衣服的人都會朝服務員投去帶著謝意的目光,服務員則抱以甜美的微笑。不管最終交易是否完成,這個簡單的小細節都是打動人心的。

還值得一提的是,這邊有一個叫做“日本自動車聯盟”的團體,專為駕車人提供方便。只要加入它的會員之後,不管你的汽車在何處拋錨,打電話之後他都會立刻就近安排人員進行救援,而且是免費的。據說,此項服務還可以在美國等日本以外的國家使用,可以說是非常方便了。

社會成員信任滿分

不知道從哪年開始,網絡流行語就多了一句,“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調侃也好,認真也罷,至少說明,信任危機多多少少正出現在我們身邊。

在日本,大多數車票都是用普通白紙打印的,上面沒有任何防偽標誌,連印章、二維碼都沒有。司機在查驗車票之時,只要看你手中有票,就允許你上車。在網上購買長途汽車票的情況,甚至不用打印出來,乘車時只需要向司機出示手機上收到的郵件即可。

而對於鈔票,來過日本很多次,在這邊也住過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從來沒在任何地方看到過驗鈔機。付錢的時候,也絕對不會有人仔細查看紙幣的真偽,彷彿在他們的世界裡,就不會出現假鈔這樣的東西。所以買家隨意付,賣家放心收,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

這樣的日本,讓人「細」思極恐!

以前學過兩個成語,叫“路不拾遺”和“夜不閉戶”,這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似乎只存在於對理想社會的嚮往之中。然而在日本,它的實現程度就很高了。

這邊的房屋大多是獨立的,類似於小別墅的建築。很多人的車就隨意停在自己門口,甚至有的時候窗戶都沒完全關好。而房屋的門窗也很隨意,就是普通的玻璃,沒有任何鐵柵欄或者尖尖的欄杆。最多就是種點花花草草,將自己的屋子圍起來,以彰顯這是私人空間。我想,如果日本人看到國內那種插著碎玻璃、拉著電線的高圍牆一定會吃驚不已。

類似於以上所描述的細節還有很多很多。

最後,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我們現今和日本在城市文明的角度上而言,我們有太多的不足,不夠。拋開民族偏見,我們的的確確需要向日本學習。當然,國家的進步和人的成長一樣,需要時間去一點一滴打磨,我們要始終堅信,泱泱大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