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遊之佛系篇續

上篇為大家介紹了十處西安著名寺廟,今天繼續蒐集整理出6處歷史悠久,既有宗教文化又有歷史文化的寺廟和大家分享,當然我們的還是以旅遊景點作為切入點!對宗教就先不做深入探討了!

1.仙遊寺

仙遊寺,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與蕭史的愛情故事發生在這裡。古稱仙遊得名。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原名“仙遊宮”,系隋文帝行宮。仁壽元年(601),隋文帝為了安置佛舍利,於十月十五日命大興善寺的高僧童真送佛舍利至仙遊宮,建舍利塔安置,易宮為塔,改稱仙遊寺。白居易曾在這裡創作了不朽名篇《長恨歌》。
西安旅遊之佛系篇續

2.感業寺

感業寺是唐代禁苑內的皇家寺廟,唐高宗時,武則天曾在此為尼數載,因之馳名。”《資治通鑑》記載,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遺詔,命武才人出家於感業寺,“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三月奉詔回宮”。武則天在感業寺度過二載晨鐘暮鼓、青燈古佛、遠離塵世、面壁修佛的比丘尼生活。感業寺現存有石欄和武則天汲水井一口。《咸寧長安兩縣續志·祠祀考》載:“感皿寺,同治兵燹後殿宇盡毀,僅存明萬曆年一碑,鄉人掘土所得一碣上書:唐武后焚香院六小字,下書大唐感業禪院六大字,今俱存
西安旅遊之佛系篇續

3,水陸庵

水陸庵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敦煌”。它三面環水,形似孤島,帝有青山聳立,周有河水環流,故稱水陸庵。據考證,該庵原為唐悟真寺的下院。明代時秦王朱懷埢常遊歷於此,因喜歡這裡的景色,奉庵為王府佛堂,遂大肆整修!
西安旅遊之佛系篇續

4.​

大興國禪寺

原名大興國寺,據《咸寧志卷七詞》記載,大興國寺始建前曾是唐太宗的練馬場,唐貞觀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建成興國寺。寺南是堰渡村,北至側坡村,全長五華里,有殿36座,僧人百餘位,屬皇家寺院。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與魏徵等於興國寺「顯德殿」議治國方略,提倡「偃武修文」,遂親賜修建大興國寺。該寺為唐三藏西行取經始發站、今世佛法流傳地,堪稱法源,故興禪護國亦名法源興國,對佛法流傳無盡未來、天下太平,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所以該寺又以「唐僧取經第一站」而聞名於世。
西安旅遊之佛系篇續

​5.淨業寺

淨業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為樊川八大寺之一。淨業寺建於隋朝,唐初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場,因而成為佛教律宗祖庭。律宗後由道宣再傳弟子鑑真傳到日本,成為日本律宗的始祖。淨業寺是國務院確定的142座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寺外峰頂上有道宣律師舍利塔巍然屹立,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西安旅遊之佛系篇續

6.古觀音禪寺

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約有1400年曆史,為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觀音禪寺寺內有一棵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的銀杏樹。據傳,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已被國家列為古樹名木保護名錄。
西安旅遊之佛系篇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