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孤独,叫做中年男人

有一种孤独,叫做中年男人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年男人的孤独。

还没享受够父母给予的呵护与关爱,一转眼自己也做了父亲,从此不得不笨手笨脚而又小心翼翼地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一如当年父母无微不至地照料自己,只是无论如何都学不会父母的耐心和细致,也许刚迈入中年行列不久的他,还未学会如何褪去年轻时的浮躁与浅薄,更欠缺如父母般的责任与爱心。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初入中年的他一时还无法面对和适合突如其来的种种改变,太多的角色与身份叠加在一起,让没有做好足够心理准备的他们倍感焦虑:渐渐老去的双亲,满怀期待的爱人,满脸幼稚的孩子,默默牵挂的友人,遭遇瓶颈的事业,不太明朗的未来……

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孤独。

年轻的时候,他喜欢热闹,喜欢倾诉,所有的快乐和烦恼都可以与朋友分享,并从他们那里获取勇气和信心,进入中年以后,却开始沉默寡言,不是不想说,而是找不到愿意倾听的人——每个人都那么忙碌,忙碌到没有时间和心情来忍受他的聒噪;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他的诉苦非但不会引来同情和理解,更多的只会招致反感与漠视。

而面对家人,他更加不忍开口,尽管,他多么渴望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和鼓励,可是,中年男人的责任与使命告诉他,他不应该让家人看见生活的艰辛与命运的残酷,所有的苦痛,都让他去扛吧,只因为,他身为男人,而且是中年男人。

只是,孤独依然无时不刻地吞噬着他,看上去成熟稳重、无坚不摧的他,又有谁会去细心观察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落寞呢?

他看起来似乎已是功成名就之人,事业上独当一面,家庭中说一不二,他努力为家人编织着美好幸福的未来,可是谁又能知道,其实他是多么的害怕未来、极度缺乏安全感?

他兢兢业业地勤勉工作,不敢得罪领导、同事和客户,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把事情搞砸,把饭碗弄丢,他每个月都在为下月的房贷和车贷以及家庭的必要支出而努力,而发愁。

他渴望能多陪陪孩子,可是为生计奔忙的他总也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好不容易有了时间和孩子相处,却又尴尬地发现,孩子的作业,自己没法辅导;孩子的问题,自己没法回答;甚至孩子的爱好与游戏,自己也没法投入地参与;而面对孩子的任性、自私与懒惰,自己也那么无能为力。

他感谢妻子对家庭的辛勤付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过上更体面更尊荣的生活,可是面对妻子喜欢与人攀比的虚荣心或是经常小题大作的唠叨时,他又常常为此苦恼不已。提前进入更年期的妻子,脾气与身体变得同样糟糕,让他既厌烦又担忧。

他想报答父母,可是想去看他们的时候,又总是没有时间,真正面对父母的时候,父母满头的白发和日渐佝偻的身影又总会让他心生愧疚和自责,他不敢接受父母逐渐老去的事实,更害怕失去父母那一天的到来。

这就是中年男人的孤独,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家人和事业,却又不敢面对这一切,生怕会辜负了他们的期待和信任,更害怕没有了他,这个家就会陷入分崩离析。

尽管他知道,没有了他地球依然会正常运转,家人也远比他想象的更坚强,他总是低估家人的生活智慧和韧性,可是,他还是习惯于让自己成为父母的依靠、爱人的依赖和孩子的榜样,因为,户口簿上,白纸黑字的写着,他才是”户主“。

他也许并不高大威猛,却愿意一路披荆斩棘,只为给他所爱的人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他或许也不英俊潇洒,却甘愿永远坚强乐观,只为给他所爱的人一张最幸福的笑容。

他也许是你的丈夫、你的父亲或者你的儿子,如果此刻他就在你的身边,就请给他一个最温暖的拥抱吧,并且感谢他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努力、所忍受的孤独,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爱和努力,这个家庭才会如此完整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